一种大负载四向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8834发布日期:2023-11-29 22:3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负载四向穿梭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流仓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负载四向穿梭车。


背景技术:

1、随着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对仓库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集成度、运行效率、综合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高空间利用率的立体仓库,对于运行在其中的四向穿梭车有了更加严格的外形尺寸上的要求以及更大负载的要求,在功能正常实现的前提下,厚度更加轻薄,负载更大的四向穿梭车有利于进步一提升立体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如何降低四向穿梭车的厚度尺寸以及提高四向穿梭车的负载成为了一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18230625u公开了一种带伸缩货叉的rgv搬运系统,其rgv运输车只能沿着单一的轨道方向运行,只能通过在轨道附近设置工位货架的方式实现货物搬运,进而限制了其运行的范围,导致其对货物的搬运灵活性和搬运灵活性受到较大限制。此外,由于其单一的运行方向,导致其需要借助额外的伸缩货叉以实现货物的搬运,导致其rgv运输车的车身结构更高,占用了较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负载四向穿梭车。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在所述车身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多个第一滚轮,在所述车身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的多个第二滚轮,平移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台;

3、所述平移驱动装置和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身内部;

4、所述升降台位于所述车身上侧;

5、所述平移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相连接,用于提供驱动力;

6、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升降台相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升降台的升降;

7、所述平移驱动装置包括:平移驱动电机,与所述平移驱动电机相连接的行走齿轮箱,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

8、所述第一输出轴分别与所述行走齿轮箱和所述第一滚轮相连接;

9、所述第二输出轴分别与所述行走齿轮箱和所述第二滚轮相连接;

10、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与所述升降电机相连接的传动齿轮箱,与所述传动齿轮箱相连接的第三输出轴,与所述第三输出轴相连接的升降齿轮箱;

11、所述升降齿轮箱在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升降台的升降。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第三滚轮;

13、所述第三滚轮在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

14、沿所述车身同一侧,所述第三滚轮处于多个所述第一滚轮之间。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所述车身同侧设置的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三滚轮采用第一传动链条相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车身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轴身采用第二传动链条与所述行走齿轮箱相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输出轴在所述行走齿轮箱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分别连接所述车身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滚轮。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两端分别采用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行走齿轮箱相连接。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滚轮的轴向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向外侧面分别设置有防撞缓冲结构;

20、沿所述第一滚轮的轴向,所述第一滚轮的轴向外侧面超出所述第三滚轮的轴向外侧面。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车身的宽度方向相垂直的设置,其中,所述第三输出轴的前后两端分别采用万向联轴器与所述升降齿轮箱相连接;

22、所述第三输出轴的轴身与所述传动齿轮箱传动连接;

23、所述升降电机与所述传动齿轮箱相邻设置,且采用第三传动链条相连接。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车身包括:支撑主体,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前后两端的第一避障光电传感器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左右两侧的第二避障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上侧的物料检测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左右两侧的侧导轮。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升降台呈板状结构;

26、在所述升降台上侧面的至少部分位置设置有防滑贴。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本发明的穿梭车可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自由切换运行,即为有效的提高了其运输效率。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链传动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滚轮和第三滚轮的同时驱动,有效的增加了整体的承载能力和驱动能力,可有效的适应重载运输的需求,尤其是,通过上述传动设置,使得每个滚轮上均具有良好的动力,可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动力缺失、打滑等稳定,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在重载状态下的运行可靠性。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设置两个第二输出轴,并结合万向联轴器可有效的适应第二滚轮的升降需要,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此外,通过采用两个第二输出轴的方式可进一步简化与前后两侧第二滚轮3的连接难度,对保证本发明的使用可靠性有益。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采用同一输出轴实现对前后升降齿轮箱的控制,可有效保证了升降过程的同步,尤其是在重载运输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好的保证对货位支撑的稳定和升降的平衡,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在升降电机与传动齿轮箱之间采用传动链条相连接的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重载货物的升降,对保证升降过程的稳定有益,此外,进一步通过设置多条第三传动链条的方式,更有益的保证了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和传动链路的可靠,进一步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安全性。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在支撑主体左右两侧设置侧导轮的方式,有效保证了行走换向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在所述车身(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多个第一滚轮(2),在所述车身(1)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的多个第二滚轮(3),平移驱动装置(4),升降驱动装置(5)和升降台(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滚轮(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1)同侧设置的所述第一滚轮(2)和所述第三滚轮(2a)采用第一传动链条(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43)的轴向与所述车身(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轴(4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传动链条(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43)的轴身采用第二传动链条(8)与所述行走齿轮箱(4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4)在所述行走齿轮箱(4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用于分别连接所述车身(1)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滚轮(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44)的两端分别采用万向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滚轮(3)和所述行走齿轮箱(4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2)的轴向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滚轮(3)的轴向外侧面分别设置有防撞缓冲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出轴(53)的轴向与所述车身(1)的宽度方向相垂直的设置,其中,所述第三输出轴(53)的前后两端分别采用万向联轴器与所述升降齿轮箱(5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包括:支撑主体(11),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1)前后两端的第一避障光电传感器(12)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13),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1)左右两侧的第二避障光电传感器(14),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1)上侧的物料检测光电传感器(15),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1)左右两侧的侧导轮(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6)呈板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负载四向穿梭车,包括:车身,在车身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多个第一滚轮,在车身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的多个第二滚轮,平移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台;平移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连接,用于提供驱动力;升降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二滚轮和升降台相连接,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二滚轮和升降台的升降;平移驱动装置包括:平移驱动电机,行走齿轮箱,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分别与行走齿轮箱和第一滚轮相连接;第二输出轴分别与行走齿轮箱和第二滚轮相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传动齿轮箱,第三输出轴,升降齿轮箱;升降齿轮箱在车身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且用于驱动第二滚轮和升降台的升降。

技术研发人员:李灿,高定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蓝天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