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9397发布日期:2023-12-14 12:2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药品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稀释药品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药品包装。


背景技术:

1、通常,部分药物在使用之前先需要进行定量稀释,即将定量的药液与定量的水混合之后再使用。因此,目前的部分厂家会将给药杯也一起放入药品包装中。这类药品包装的常规布局如图1所示,一个矩形的包装盒1',该包装盒1'的杯口朝上,-包装盒1'内部被分隔成三个空间,其中,位于包装盒1'左侧的空间用于放置一个圆形的给药杯2',而位于包装盒1'右侧的两个空间分别用于放置两瓶盛装药液的药瓶3',给药杯2'的容量大于每次用药时稀释后的总液量,且给药杯2'上设有液体刻度用于计量,使得使用者不用另找容器进行稀释就能够完成用药。

2、然而,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反映从药品包装的杯子侧拿取该药品包装时容易拿取不稳而掉落,原因在于给药杯2'的重量轻而两瓶装满药液的药瓶3'的重量重,因此药品包装两侧重量不均,实际重心位于包装盒的药瓶侧,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取药品包装时,很容易因为认知的重心位置和实际重心位置的差异,导致拿不稳而掉落。

3、同时,供应商反映该药品包装的包装盒体积过大,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药品包装拿取不稳、容易掉落,以及,体积大导致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药品包装。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药品包装,其包含给药杯和两瓶药瓶,两瓶所述药瓶相对并排放置,所述给药杯的杯内壁包括首尾接续设置的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

4、其中,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三内壁沿两瓶所述药瓶的并排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三内壁在所述给药杯的杯口处的间距大于两瓶所述药瓶的瓶身宽度之和;

5、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沿与所述并排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四内壁在所述给药杯的杯口处的间距大于所述药瓶的瓶身宽度,并小于两瓶所述药瓶的瓶身宽度之和;

6、所述给药杯沿竖直方向同时套设于两瓶所述药瓶的外侧。

7、在本技术方案中,该药品包装,通过改变给药杯的外形,使给药杯至少一侧的杯内壁在杯口处的间距大于两瓶药瓶的瓶身宽度之和,而另一侧的杯内壁在杯口处的间距大于药瓶的瓶身宽度,以在两瓶药瓶并排设置的情况下,使给药杯能沿着竖直方向同时套在两瓶药瓶的外部,从而使该给药杯在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压缩该给药杯和两瓶药瓶所占据的体积,使得容纳给药杯和药瓶的包装盒能够做得相对更小,节约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

8、同时,将给药杯的杯内壁形状改为与两瓶并排设置的药瓶相匹配的形状,使两瓶药瓶套在给药杯中时,给药杯与药瓶之间难以产生大幅度运动,避免使用者拿取药品包装时,药品包装的重心发生变化,或者重心偏离中间位置导致容易从使用者手上掉落的问题发生。

9、优选地,所述给药杯的杯口朝向下,所述给药杯沿自所述药瓶顶部向所述药瓶底部的方向套设于两瓶所述药瓶的外侧。

10、在本技术方案中,将给药杯的杯口设置为朝向下,给药杯沿自药瓶顶部向药瓶底部的方向套设于两瓶药瓶的外侧,使得药瓶的开口处漏液时不会污染包装盒的表面,且外部污染物更难以从药瓶的杯口进入污染药物,进一步保证药瓶的安全与卫生。

11、优选地,所述给药杯的杯内深度小于所述药瓶的高度。

12、在本技术方案中,给药杯的杯口高于药瓶的底部,以在满足给药杯的容量需求前提下减小给药杯的尺寸,节省材料。

13、优选地,所述给药杯的杯壁表面具有抓握部,所述抓握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的背侧,且所述抓握部位于两瓶所述药瓶之间。

14、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给药杯的杯壁表面设置抓握部,抓握部分别形成于第二内壁和第四内壁的背侧,且抓握部位于两瓶药瓶之间,使得使用者使用该给药杯时能够手持抓握部,降低给药杯滑落的可能;同时抓握部位于两瓶药瓶之间,限制两瓶药瓶的滑动,以降低两瓶药瓶彼此碰撞损伤的可能。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三内壁和所述第四内壁之间圆弧过渡设置;

16、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三内壁的壁面形状为与所述药瓶的瓶身形状相匹配的曲面。

17、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内壁、第二内壁、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之间设置为圆弧过渡,将第一内壁和第三内壁的壁面形状设置为与药瓶的瓶身形状相匹配的曲面,减小了药瓶外壁与给药杯之间的缝隙,进而降低药瓶外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晃动而撞击给药杯,造成药瓶和给药杯损伤的可能。

18、优选地,所述给药杯的横截面对称。

19、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给药杯的横截面设置为对称,进一步使得给药杯套在两瓶药瓶外部时共同构成的组合体的重量均匀,重心不易发生剧烈变化,进一步避免药品包装从使用者手上掉落的问题发生

20、优选地,所述给药杯在杯口处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给药杯在底部处的横截面面积。

21、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给药杯在杯口处的横截面面积设置为大于给药杯在底部处的横截面面积,使得一给药杯的底部可以套设在另一给药杯的杯口处,减小大量给药杯单独存放时的总体积,降低仓储与物流成本。

22、优选地,在所述给药杯的底部转角处设有加强筋。

23、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给药杯的底部转角处设置加强筋,提高给药杯的耐用程度,同时当一给药杯的底部套设在另一给药杯的杯口处时,加强筋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两给药杯彼此挤压过紧,无法拔出的情况。

24、同时,在药杯的底部转角处设置加强筋,加强筋能够缩小药杯的底部空间,以更好的容纳药瓶,使两瓶药瓶在药杯中准确定位。

25、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各所述加强筋在所述给药杯的底部内侧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2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强筋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为四个,各加强筋在给药杯的底部内侧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可以均匀地加强给药杯的结构强度,避免出现结构强度不均、易在结构薄弱处损坏的情况。

27、同时,在药杯底部均匀设置四个加强筋,通过四个加强筋的共同作用,进一步缩小药杯的底部空间,以更好的容纳药瓶,使两瓶药瓶在药杯中准确定位。

28、优选地,所述给药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给药杯的刻度设置于所述给药杯的杯壁上。

29、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刻度设置在杯壁上,并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该给药杯,便于使用者从给药杯的外侧观察杯内液体高度。

3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1、该药品包装,通过改变给药杯的外形,使给药杯至少一侧的杯内壁在杯口处间距大于两瓶药瓶的瓶身宽度之和,而另一侧的杯内壁间距大于药瓶的瓶身宽度,以在两瓶药瓶并排设置的情况下,使给药杯能沿着竖直方向同时套在两瓶药瓶的外部,从而使该给药杯在满足正常使用功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压缩该给药杯和两瓶药瓶所占据的体积,使得容纳给药杯和药瓶的包装盒能够做得相对更小,节约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

32、同时,将给药杯的杯内壁形状改为与两瓶并排设置的药瓶相匹配的形状,使两瓶药瓶套在给药杯中时,给药杯与药瓶之间难以产生大幅度运动,避免使用者拿取药品包装时,药品包装的重心发生变化,或者重心偏离中间位置导致容易从使用者手上掉落的问题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