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5760发布日期:2023-11-17 18:3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盛放饮品的容器瓶盖,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拧开饮品瓶盖就可以自动配制不同溶质饮料的拧配式饮品瓶盖。


背景技术:

1、瓶装饮料由于具有携带方便、重量轻、口味齐全、干净卫生等优点,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应用的一种便携式饮料,其开盖即可饮用的方式,可以使得饮用者放心饮用,其原因则是在人们心中瓶盖形成了一种洁净、卫生的可靠保证的保障。

2、为了使得具有保障功能的瓶盖具有多样性的功能,申请人曾申请了专利号为201921195760.7 、专利名称为“ 一种拧压即配式液体溶质饮料功能瓶盖”的实用新型专利,然而,仍然存在有拧瓶盖反应不迅速、拧开用力过大等缺陷,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螺纹驱动设计不合理以及与之配合的限位块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实有进一步改善之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迅速、穿刺力大的拧配式饮品瓶盖。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包括筒体、瓶盖、及转动筒,筒体上端开口,底部封闭,筒体的外壁固连有瓶体连接部,筒体的中段为容纳不同溶质的溶剂腔,溶剂腔内壁设有凹槽,其上端的外缘设有螺纹,底部设置有突刺口;所述的瓶盖内壁设置有与筒体上端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瓶盖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瓶盖,内瓶盖内壁设置有内瓶盖螺纹;中空的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瓶盖螺纹相啮合的转动筒螺纹,转动筒可转动的设置在筒体中段的溶剂腔中,转动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尖椎部,转动筒外侧中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筒体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限位块呈凸起状,其顶部为斜面;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为倾斜的台阶,限位块与溶剂腔内壁凹槽的结合构成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所述的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的转动筒螺纹和内瓶盖内壁设置的内瓶盖螺纹的螺距大于筒体上端的外缘设置的螺纹和瓶盖内壁设置的内螺纹的螺距;

4、所述的限位块在转动筒外侧中端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

5、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在溶剂腔内壁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

6、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纵向排列于溶剂腔内壁上;

7、所述的筒体底部的突刺口设置有分裂痕、分裂痕的截面呈v字型;

8、所述的转动筒底端的尖椎部截面呈十字形结构。

9、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瓶盖的旋转动作,采用转动筒上的限位块与筒体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以及两对不同螺距的旋转差值,使得原有的利用正、反向螺纹进行旋压的过程中,存在不能直接使转动筒垂直下降,进而使得转动筒的尖椎部在突刺筒体底部的突刺口时,出现了挤破,而不是刺破的现象产生,增加了开瓶的难度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得开瓶与戳破溶剂腔的动作简单、容易。



技术特征:

1.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包括筒体、瓶盖、及转动筒,筒体上端开口,底部封闭,筒体的外壁固连有瓶体连接部,筒体的中段为容纳不同溶质的溶剂腔,溶剂腔内壁设有凹槽,其上端的外缘设置有螺纹,底部设置有突刺口;所述的瓶盖内壁设置有与筒体上端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瓶盖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瓶盖,内瓶盖内壁设置有内瓶盖螺纹;中空的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瓶盖螺纹相啮合的转动筒螺纹,转动筒可转动的设置在筒体中段的溶剂腔中,转动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尖椎部,转动筒外侧中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筒体内壁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呈凸起状,其顶部为斜面;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为倾斜的台阶,限位块与溶剂腔内壁的凹槽的结合构成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所述的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的转动筒螺纹和内瓶盖内壁设置的内瓶盖螺纹的螺距大于筒体上端的外缘设置的螺纹和瓶盖内壁设置的内螺纹的螺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在转动筒外侧中端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在溶剂腔内壁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纵向排列于溶剂腔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底部的突刺口为设置有分裂痕、分裂痕的截面呈v字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筒底端的尖椎部截面呈十字形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本技术涉及盛放饮品的容器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拧开饮品瓶盖就可以自动配制两种不同溶质饮料的拧配式饮品瓶盖。包括筒体、瓶盖、及转动筒,利用瓶盖的旋转动作,采用转动筒上的限位块与筒体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及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的转动筒螺纹和内瓶盖内壁设置的内瓶盖螺纹的螺距大于筒体上端的外缘设置的螺纹和瓶盖内壁设置的内螺纹的螺距的结构,使得原有的利用正、反向螺纹进行旋压的过程中,存在不能直接使转动筒垂直下降,进而使得转动筒的尖椎部在突刺筒体底部的突刺口时,出现了挤破,而不是刺破的现象产生,增加了开瓶的难度的问题得到解决。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蜂乜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