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3417发布日期:2023-11-18 02: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生产,特别涉及一种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电芯的传输工作通常采用直线电机进行控制,使一个或者多个电芯夹具移动到加工工位,以便对电芯夹具上的电芯进行加工处理。由于直线电机控制的夹具数量有限,需要在物流线中安装多个直线电机,空间占用大;同时,直线电机上的电芯夹具的位移行程固定,很难精确控制电芯夹具在加工工位停下,往往需要设置辅助机构来对电芯夹具进行辅助定位,而且定位精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不仅能实现循环使用电芯夹具,并使上下料工作和加工工作能同步进行,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定位精度高,能精确控制电芯夹具在传输线的加工工位停下,无需额外设置辅助定位机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包括:

4、传输线,至少设有三条且首尾循环设置,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传输线之间设有转送机构,每条所述传输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定子组件,所述转送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有的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有的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共同形成循环传输线,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定子组件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二定子组件转动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对接;

5、多个电芯夹具,所述电芯夹具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或第二定子组件磁悬浮连接的动子组件。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由于多条传输线和多个转送机构能够构成循环传输线,电芯夹具能通过动子组件实现与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磁悬浮连接,因此,多个电芯夹具能够在循环传输线上移动,可以同时进行上下料和加工处理等工作,从而提升电芯加工效率;而且,每个第一定子组件和每个第二定子组件能够相互独立控制,可以精确控制电芯夹具在传输线上的位置,提高电芯夹具的定位精度,从而令电芯夹具能够在加工工位处迅速停止,无需增设辅助定位机构来精确控制电芯夹具的位置,优化了电芯传输装置的结构。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每个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均设有磁悬浮线圈。如此设置,每个第一定子组件和每个第二定子组件可以通过独立控制磁悬浮线圈的电流方向,精确控制电芯夹具在循环传输线上的位置,能够令电芯夹具在传输线上的加工工位立即停止,提高电芯夹具的定位精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均包括定子底座和磁悬浮导轨,所述磁悬浮导轨设在所述定子底座上,所述动子组件包括动子底座和磁铁,所述动子底座与所述定子底座滑移连接,所述动子底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磁铁,所述磁悬浮导轨插接于所述导向槽。

9、由于动子底座与定子底座滑动连接,动子底座的导向槽内设置有相对的磁铁,磁悬浮导轨伸入至导向槽内,因此,利用磁悬浮导轨和磁铁相互之间的磁性作用,促使动子底座磁悬浮连接于定子底座,并根据磁悬浮导轨原理实现电芯夹具悬浮并直线移动,具有速度快、噪音小、能耗低的优点。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子底座设有两组滑轨,两组所述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磁悬浮导轨的相对两侧,所述动子底座设有与所述滑轨连接的滑座。如此设置,使得动子底座相对定子底座稳定直线运动,并确保动子底座能够在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之间顺利转移。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定子组件转动位置的检测组件。如此设置,能够精确控制第二定子组件的转动角度,促使第二定子组件能够与相邻的第一定子组件对接,从而令电芯夹具可以从其中一传输线转移到相邻的传输线,实现电芯夹具循环使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夹具包括支撑座、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呈相对设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夹臂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臂。如此设置,在电芯放置于支撑座后,可以利用驱动组件驱使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共同对电芯施以有效的夹持作用,使得电芯稳固在电芯夹具上,在循环传输线上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芯夹具还包括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设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压板组件具有用于与电芯上表面抵接的下压部。如此设置,压板组件能够对电芯施以向下的作用力,在电芯随电芯夹具移动的过程中,电芯得到更好的固定作用,且稳定性更好,有助于提高加工质量。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压块、扭簧、升降块、基座和直线驱动件,所述压块与所述升降块铰接,所述扭簧设在所述压块和所述升降块之间的铰接处,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块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设在所述支撑座,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块连接,所述基座设在所述支撑座,所述基座设有滚动面,所述压块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能沿着滚动面下移并驱使所述压块克服扭力而朝所述支撑座的方向向下摆动。

15、在需要将电芯放置于支撑座上时,可以利用直线驱动件驱使移动块带动压块上移,令压块的滚轮能沿基座的滚动面向上运动,同时,在扭簧的作用下,压块会朝远离支撑座的方向往上摆动,腾出足够的空间,避免电芯与压块之间发生碰撞;在电芯位于支撑座后,直线驱动件驱使移动块带动压块下移,使得压块的滚轮沿基座的滚动面向下运动,并促使压块能够克服扭簧的扭力作用而朝向支撑座往下摆动,令压块能与电芯的上表面相抵接,实现压块对电芯施以下压作用;将直线驱动件的直线驱动转换成压块的摆动,从而简化压板组件的结构,减少压板组件在支撑座上的占用面积。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输线具有四条,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传输线垂直相接。如此设置,在每个转送机构工作时,旋转驱动组件可以驱动第二定子组件旋转90°,便可实现电芯从其中一传输线转移到相邻另一传输线上。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还包括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设在任一所述传输线上。如此设置,可以利用上下料机构给传输线上的电芯夹具进行上料或下料工作,无需人工操作,十分智能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每个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均设有磁悬浮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均包括定子底座和磁悬浮导轨,所述磁悬浮导轨设在所述定子底座上,所述动子组件包括动子底座和磁铁,所述动子底座与所述定子底座滑移连接,所述动子底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相对两侧面均设有所述磁铁,所述磁悬浮导轨插接于所述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底座设有两组滑轨,两组所述滑轨分别位于所述磁悬浮导轨的相对两侧,所述动子底座设有与所述滑轨连接的滑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送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定子组件转动位置的检测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夹具包括支撑座、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呈相对设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用于驱使所述第一夹臂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夹具还包括压板组件,所述压板组件设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压板组件具有用于与电芯上表面抵接的下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压块、扭簧、升降块、基座和直线驱动件,所述压块与所述升降块铰接,所述扭簧设在所述压块和所述升降块之间的铰接处,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块连接,所述直线驱动件设在所述支撑座,所述直线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块连接,所述基座设在所述支撑座,所述基座设有滚动面,所述压块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能沿着滚动面下移并驱使所述压块克服扭力而朝所述支撑座的方向向下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具有四条,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传输线垂直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设在任一所述传输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在磁悬浮电芯传输装置中,传输线至少设有三条且首尾循环设置,任意相邻两条传输线之间设有转送机构,每条传输线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定子组件,转送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有第一定子组件和所有第二定子组件共同形成循环传输线,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定子组件连接,驱使第二定子组件转动并与相邻第一定子组件对接,电芯夹具设有多个,电芯夹具设有能与第一定子组件或第二定子组件磁悬浮连接的动子组件。本技术能循环使用电芯夹具,并使上下料和加工工作同步进行,提高效率,且定位精度高,能精确控制电芯夹具在加工工位停下,无需设置辅助定位机构。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利元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