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件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1969发布日期:2024-01-06 23:0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件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板件对中,具体为一种板件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的输送带、输送滚筒在输送板件的过程中,由于输送带两端的张紧度存在差异,导致板件在输送的过程中会出现走偏的现象,且距离越远,偏移量越大,这就导致后续工站无法精准地对板件覆膜。

2、部分现有的板件导正方式为固定导轨式,以电机为动力源,带动固定导轨和导向边工作,运用丝杆原理,使两边带弧度的导向边向中间对中,将板件过渡导入工作位置,固定导向边,结构简单,可以快速的对固定尺寸的板件进行对中。

3、但是固定导轨式对于不同尺寸的板件的适用性相对较弱,而且带有弧度的导向边,与板件的接触面积较大,摩擦力较大,增加了输送电机的负荷,且对板件有一定的磨损,有损板件的表面品质,对于偏移位置较大的板件,板件偏移位置越大,对导向边的冲击力越大,导向的效果越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件对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件对中装置,包括运输支架,所述运输支架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立柱;

3、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支撑立柱上,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有对中支架;所述对中支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中导轮,所述对中支架(8)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轴;

4、所述对中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内限位柱,且内限位柱上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根据板件尺寸调整位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板件时,根据板件的大小调整好两侧内限位柱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板件,启动两侧的驱动装置,两侧的驱动装置同时工作,驱动装置带动对中支架和对中导轮,沿导向轴的轴向运动,确保对中后板件位置的一致性,导正稳定性好,效率高,方便后续工站作业。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为相同型号的气缸,且连接同一个电磁阀。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右对中气缸同时动作,动作灵敏,稳定性强,气缸压力可调,配合导向轮,确保推动板件的同时,不压伤板件。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限位柱安装在对中支架的内部,所述内限位柱可以根据板件尺寸调整位置,且内限位柱上设置有传感器,当气缸触及内限位柱时,传感器把信号传递给电磁阀,控制气缸返程。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板件的尺寸及位置,调整左右两侧的内限位柱,适用不同尺寸的板件,自由调整位置,适用性强,同时确保对中后板件位置的一致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限位柱面向对中支架的一端固定有橡胶,所述对中导轮的外侧设置有橡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限位柱上的橡胶可以让对中支架和内限位柱在接触时,进行不相互磨损,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中导轮外侧的橡胶可以保护板件不受磨损,保证板件品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中导轮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对中支架上,随支架运动,接触板件侧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对中导轮,和板件的接触面积小,软性接触且随板件自由转动,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对板件表面无磨损。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轴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的对中支架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中支架沿着导向轴做轴向运动,确保运动顺畅稳定,确保两侧对中支架的平行度,确保板件位置的一致性,方便后续工站作业。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上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从支撑立柱的内部走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量避免电源线影响对中装置的运动轨迹,使对中装置可以正常地对板件进行纠偏对中。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对中导轮、导向轴、气缸、电源线、支撑立柱和内限位柱,在运输板件时,根据板件的大小调整好两侧内限位柱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板件,启动两侧的气缸,两侧的气缸同时工作,气缸带动对中支架和对中导轮,沿导向轴的轴向运动,确保对中后板件位置的一致性,导正稳定性好,效率高,方便后续工站作业。



技术特征:

1.一种板件对中装置,包括运输支架(7),所述运输支架(7)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立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3),且连接同一个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限位柱(6)面向对中支架(8)的一端固定有橡胶,所述对中导轮(1)的外侧设置有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导轮(1)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对中支架(8)上,随支架运动,接触板件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每两个为一组,分别安装在左右两侧的对中支架(8)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上连接有电源线(4),所述电源线(4)从支撑立柱(5)的内部走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对中装置,涉及板件对中技术领域,包括运输支架,所述运输支架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对中支架,所述对中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对中导轮,所述对中支架的两端均安装有导向轴,所述运输支架上设置有内限位柱。本技术通过设置对中导轮、导向轴、气缸、电源线、支撑立柱和内限位柱,在运输板件时,根据板件的大小调整好两侧内限位柱的位置,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板件,启动两侧的气缸,两侧的气缸同时工作,气缸带动对中支架和对中导轮,沿导向轴的轴向运动,确保对中后板件位置的一致性,导正稳定性好,效率高,方便后续工站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嵇伏明,李桂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绿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