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2249发布日期:2024-04-18 17:2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属于冶金行业活性炭脱硫脱硝。


背景技术:

1、参照附图1、2,cscr脱硫脱硝活性炭物料运输系统内设置有新活性炭仓与活性炭循环仓两个缓冲仓,主要用于系统内活性炭的存储;新活性炭仓用于新添加的活性炭,体积为90m3,活性炭循环仓用于吸附塔、解析塔故障或临时停车检修时活性炭的缓冲仓,体积为320m3。

2、活性炭物料运输系统当中,新装入的活性炭经7#链斗机进入新活性炭仓,并通过8#链斗机进入解析塔进行解析,解析后的活性炭通过9#链斗机运输到振筛后,进入11#与12#链斗机,将活性炭运输到吸附塔进行吸附反应;吸附后的饱和活性炭通过与其对应的1#、2#、3#、4#四条链斗机,将活性炭统一汇合至5#链斗机;5#链斗机通过风筛及其下三通分料器进入8#链斗机再次进行解析。在正常状态下,新活性炭通过解析塔升温解析后,进入吸附塔进行吸附反应,饱和活性炭活选择再次进入解析塔中完成由解析到吸附再到解析的闭环循环过程。

3、活性炭循环仓,作为整个活性炭物料循环的缓冲仓,通过6#链斗机入仓;其中新炭仓通过8#链斗机,解析塔中活性炭通过三通分料器进入10#链斗机,吸附后的饱和活性炭也可通过风筛下的三通分料器,以及5#、8#、10#链斗机散落活性炭都可以通过6#链斗机进入活性炭循环仓。所以活性炭循环仓中可以存放新活性炭、解析后活性炭,以及吸附后的饱和活性炭。

4、上述整个活性炭物料循环系统,无论是解析塔解析出来的活性炭,还是吸附塔吸附后的饱和炭,在非正常情况下,都需要临时进入活性炭循环仓来维持整套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活性炭循环仓的料位容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决定了检修及故障处理的时间。由于活性炭循环仓容量是固定的,在82%时,便会出现高料位开关报警,连锁停6#链斗机,因5#、8#、10#几个关键部位链斗机的余料回收刮板机都与6#链斗机相连,所以同时会连锁停止所有链斗机,进而导致整套活性炭物料循环瘫痪。因此,如何优化整个活性炭流程,在不增加活性炭循环仓容量的情况下,延长物料循环时间,避免整个循环系统过早瘫痪,成为相关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在不增加循环活性炭仓容量的同时,能够延长活性炭存储时间,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包含活性炭循环仓和新活性炭仓、与活性炭循环仓相配合的活性炭仓下料斗、与活性炭仓下料斗相配合的6#链斗机以及与新活性炭仓相配合的7#链斗机,在与活性炭循环仓配合的活性炭仓下料斗侧面开孔加装法兰盘,并通过一根落料斜管与新活性炭仓顶部连通。

4、所述落料斜管上安装有气动插板阀。

5、所述落料斜管向新活性炭仓一侧倾斜。

6、所述落料斜管与新活性炭仓中心线夹角为45°。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循环活性炭仓容量的同时,能够延长活性炭存储时间,避免整个循环系统瘫痪。可以在检修、解析塔满料状态下,有充裕的时间实现在线处理,并确保系统的解析状态,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包含活性炭循环仓(1)和新活性炭仓(2)、与活性炭循环仓(1)相配合的活性炭仓下料斗(3)、与活性炭仓下料斗(3)相配合的6# 链斗机(6)以及与新活性炭仓(2)相配合的7#链斗机(7),其特征在于:在与活性炭循环仓(1)配合的活性炭仓下料斗(3)侧面开孔加装法兰盘,并通过一根落料斜管(4)与新活性炭仓(2)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斜管(4)上安装有气动插板阀(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斜管(4)向新活性炭仓(2)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斜管(4)与新活性炭仓(2)中心线夹角为4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CSCR脱硫脱硝物料循环系统,属于冶金行业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活性炭循环仓(1)和新活性炭仓(2)、与活性炭循环仓(1)相配合的活性炭仓下料斗(3)、与活性炭仓下料斗(3)相配合的6#链斗机(6)以及与新活性炭仓(2)相配合的7#链斗机(7),在与活性炭循环仓(1)配合的活性炭仓下料斗(3)侧面开孔加装法兰盘,并通过一根落料斜管(4)与新活性炭仓(2)顶部连通;所述落料斜管(4)上安装有气动插板阀(5);所述落料斜管(4)向新活性炭仓(2)一侧倾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加循环活性炭仓容量的同时,能够延长活性炭存储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飞,纪南卓,谢永杰,于抒文,王亚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