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带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5792发布日期:2023-12-21 20:4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带放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缆制造,具体涉及一种色带放卷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光缆制造过程中,一般需要在光缆表面标印出产品信息,如光缆类型、厂商名称等,以便于识别。现有的光缆印标方式主要包括喷码印标、压印印标、激光印标等。其中压印印标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印标方式,其主要是将凸版字符以一定的排列顺序编辑印标内容,形成压印模块,并将压印模块以一定压力将色带嵌进光缆外护套的表面,形成有色凹痕,从而达到印字的目的。

2、其中,在印标过程中,色带放卷的稳定性对压印质量的影响较大,目前采用的一种放卷方式是在放卷机构与压印机构之间设置利用气流输送的缓存机构,实现色带的折返缓存、稳定放卷,以通过气流平衡色带放卷过程中受到放卷机和压印装置的冲击力,避免色带发生断带等问题。

3、但是,在利用气流缓存输送色带过程中,色带也会受到气流扰动的影响,易发生翻带造成色带扭曲,使得色带传送至压印装置时,无法很好的与压印装置配合,造成没有或只有部分色带嵌进凹痕内,造成压印次品问题,影响光缆成品的质量;同时,受负压气流的影响,色带的折返路径有贴近的趋势,色带易吸附在一起,导致负压气流对色带折返点的吸附面积减小,吸附力降低,导致色带无法保持留存在缓存机构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带放卷装置,能够保证色带在负压吸附区折返转向后,对色带进行吸附夹持,防止色带在折返输送过程中发生翻带或断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色带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和牵引机构,并在两者之间设置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包括缓存管,所述缓存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第一吸附组件连通;

3、沿所述缓存管一侧侧壁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缓存管内部的第二吸附组件,并沿所述缓存管相对的另一侧侧壁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缓存管内部的第三吸附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负压件、腔壳,所述腔壳一端与所述负压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缓存管的外壁面密封连接,并通过多个负压孔与所述缓存管内部连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孔呈矩阵设置在所述缓存管相对所述腔壳的壁面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吸附组件还包括吸附板,所述吸附板设置在所述腔壳靠近所述缓存管的一侧,并在所述缓存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吸附板匹配嵌设在所述开口内,并与所述缓存管的内壁面平齐,所述负压孔呈矩阵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放卷机构和所述缓存管之间还设置有对中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缓存管纵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停止位感应器、降速位感应器和启动位感应器,且所述停止位感应器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一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缓存管的一侧纵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吸附组件,所述降速位感应器设置在两第二吸附组件之间,所述停止位感应器和所述启动位感应器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相背的两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存管相对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和所述第三吸附组件的内壁面为平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吸附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的结构相同。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壳与所述缓存管为一体设置。

13、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4、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5、(1)本实用新型的色带放卷装置,其通过在缓存管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吸附组件,以在色带折返送料过程中,对色带进行吸附,使得色带的折返路径紧贴缓存管的内壁面,防止折返色带贴合在一起,避免色带受第一吸附组件的气流影响而发生翻转,造成压印次品,同时增大色带在折返点的折返面积,提高了第一吸附组件对色带折返点的吸附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的色带放卷装置,其通过在出料通道的延伸方向上依次设置三个感应器,以通过感应器配合控制放卷机构对色带放卷速度,适应压印机构间断送料的特点。

17、(3)本实用新型的色带放卷装置,其通过结构简单,能够通过缓存管内的吸附区实现色带的动态送料,为放卷装置的间断放卷提供缓存空间的同时,保证了色带放卷过程中状态的稳定性,避免翻带、断带现象的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色带放卷装置,包括放卷机构和牵引机构,并在两者之间设置缓存机构,所述缓存机构包括缓存管,所述缓存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与第一吸附组件连通;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负压件、腔壳,所述腔壳一端与所述负压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缓存管的外壁面密封连接,并通过多个负压孔与所述缓存管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孔呈矩阵设置在所述缓存管相对所述腔壳的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还包括吸附板,所述吸附板设置在所述腔壳靠近所述缓存管的一侧,并在所述缓存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吸附板匹配嵌设在所述开口内,并与所述缓存管的内壁面平齐,所述负压孔呈矩阵设置在所述吸附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卷机构和所述缓存管之间还设置有对中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缓存管纵向依次间隔设置有停止位感应器、降速位感应器和启动位感应器,且所述停止位感应器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缓存管的一侧纵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吸附组件,所述降速位感应器设置在两第二吸附组件之间,所述停止位感应器和所述启动位感应器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相背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管相对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和所述第三吸附组件的内壁面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吸附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组件的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色带放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壳与所述缓存管为一体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色带放卷装置,属于光缆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放卷机构、缓存机构和牵引机构,其通过在缓冲机构中缓存管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吸附组件,以在色带折返送料过程中,对色带进行吸附,使得色带的折返路径紧贴缓存管的内壁面,防止折返色带贴合在一起,避免色带受第一吸附组件的气流影响而发生翻转,造成压印次品,同时增大色带在折返点的折返面积,提高了第一吸附组件对色带折返点的吸附效果。其通过结构简单,能够通过缓存管内的吸附区实现色带的动态送料,为放卷装置的间断放卷提供缓存空间的同时,保证了色带放卷过程中状态的稳定性,避免翻带、断带现象的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刚,杜仁杰,江帆,黄杰,刘爱华,柯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