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

文档序号:36755950发布日期:2024-01-23 10:4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具体为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1、根据中国专利网已公开的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垃圾分类自动识别设备,专利号为:201620280800.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自动识别设备,包括停车台、基座、工作室、主动滚轮、传送带、从动滚轮、仓门、可回收弹板、动力转轴、不可回收弹板、电动机、可回收垃圾仓、不可回收垃圾仓、检测设备、摄像头、数据处理器、储存仪器和数据输入口,所述停车台上侧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侧安装有工作室,所述工作室上侧设置有主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通过传送带连接到从动滚轮;该垃圾分类自动识别设备可以对垃圾自动识别分类,将数据存储在储存仪器里,摄像头自动采集垃圾信息,与储存的数据相比对进行自动分类,减少了手动垃圾分类的麻烦,也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节约了人力,结构简单,运行较稳定,有利维修和推广,实用性强;而上述中的识别设备只能进行垃圾识别,在投放垃圾时还需要使用者自己打开盖板投放,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使用者的便捷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2、因此,需要对识别设备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无法自动打开投放盖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具备可以自动打开投放盖板的优点,解决了无法自动打开投放盖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包括识别箱体;

3、固定连接在识别箱体顶部后侧的识别组件;

4、所述识别组件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盒,所述升降盒内腔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齿轮一,所述升降盒的内部纵向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外侧与齿轮一啮合,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且位于齿轮二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块,所述螺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凸板的正面贯穿至升降盒的正面,所述凸板底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位于识别箱体的投放处。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与升降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马达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与升降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螺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与升降盒的内壁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升降盒内腔的内侧开设有竖槽,所述限位板的内侧滑动连接在竖槽的内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正面通过滑销活动连接有竖框,所述竖框的顶部与底部均与升降盒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识别设备改变了传统使用者自己打开盖板投放的方式,采用了凸板进行自动打开的方式,就不会影响使用者的便捷性,也不会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块的设置,能够使转杆更加稳定的旋转,避免出现倾斜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包括识别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的表面套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外侧与升降盒(3)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外侧与升降盒(3)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块(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的内侧与升降盒(3)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盒(3)内腔的内侧开设有竖槽(15),所述限位板(14)的内侧滑动连接在竖槽(15)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的正面通过滑销活动连接有竖框(16),所述竖框(16)的顶部与底部均与升降盒(3)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垃圾分类识别设备,包括识别箱体,固定连接在识别箱体顶部后侧的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盒,所述升降盒内腔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齿轮一,所述升降盒的内部纵向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外侧与齿轮一啮合,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且位于齿轮二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块,所述螺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凸板。本技术识别设备改变了传统使用者自己打开盖板投放的方式,采用了凸板进行自动打开的方式,就不会影响使用者的便捷性,也不会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季海燕,陈云,成亚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