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4647发布日期:2024-02-22 21:0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瓶生产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玻璃瓶有它的缺点,如重量大、运输存储成本较高、不耐冲击等问题困扰着人们,面对这几种缺点,对于玻璃瓶生产用的传输装置避免磕碰的要求就更高了,在玻璃瓶生产用的传输装置的使用中,发现传输装置中达到的保护缓冲玻璃瓶的作用较弱,使玻璃瓶的破碎废品率较高,成本损失较大的问题,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需要一种避免磕碰的玻璃瓶生产用传输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2、现有技术中,专利(cn112079043a)公开了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内侧上端固定安装两排半圆体状的缓冲棉,缓冲棉的下端固定安装一对圆柱体状的转动轴,转动轴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前后两端位置,转动轴的上端固定安装一排机械柱,机械柱固定安装在缓冲棉的居中内侧,转动轴固定安装在长方体状的底座的前后两端位置,底座包括固定支柱、立柱、立座和支架,底座的前后两端四角分别固定安装两对长方体状的固定支柱,固定支柱的下端竖向固定安装长方体状的立柱,立柱的前端左侧安装半圆体状的立座,立座的下端固定安装长方体状的支架,支架与立柱呈平行状态,玻璃瓶触碰到缓冲棉就会由缓冲棉包围防护住,再由固定弹簧将玻璃瓶的冲击力缓冲掉一部分,这样机械化玻璃瓶生产用传输装置在运作中既保证速度、数量的前提下,又更好的减少了的玻璃瓶的废品率节约成本

3、但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机械柱在抓取过程中也会对玻璃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造成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柱在抓取过程中也会对玻璃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造成成本的提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台、四个脚柱、履带、多个传输辊、多个输送件和两组减震组件,每个所述脚柱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的两端,每个所述传输辊的一端均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传输辊的另一端均与另一个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另一个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所述履带套设于多个所述传输辊,每组所述减震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每个所述输送件均包括承接体、减震环、吸附板和多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均与所述吸附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吸附板的下方,所述承接体与所述履带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履带的上方,所述减震环与所述承接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承接体的上方。

3、其中,每个所述传输辊均包括辊体、转动棒和两根限位环,其中一个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转动棒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棒的一端,另一个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转动棒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棒的另一端,所述转动棒与所述辊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辊体的中间。

4、其中,所述履带包括带体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棒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所述带体套设于每个所述辊体。

5、其中,每组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防护板和多个减震器,每个所述减震器均与所述防护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护板的一侧。

6、其中,每个所述减震器均包括减震棉、两根防护柱、衔接板和多个减震柱,每个所述减震柱均与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衔接板的一侧,每个所述防护柱均与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衔接板的另一侧,所述减震棉与每个所述减震柱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每个所述减震柱的一端。

7、其中,所述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两组归位装置,每组所述归位装置均包括活动块、连接辊和归位板,所述归位板与所述连接辊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辊的一端,所述活动块与所述连接辊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辊的另一端,每个所述活动块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的一端。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所述承接体内的所述吸附板能够将玻璃瓶进行稳定与支撑,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与底部的所述履带接触受损,多个所述弹簧能够有效减少被撞击的风险,所述减震环能够根据玻璃瓶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在玻璃瓶套设在所述减震环上时能够防止玻璃瓶的晃动,提高抓取效率,减少了在抓取过程中机械操作对于玻璃瓶的损坏,所述脚柱支撑所述支撑台进行正常运输工作,每个所述传输辊的相互配合带动所述带体进行转动,所述限位环能够减少所述转动棒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支撑台的摩擦,提高所述转动环的转动效率,减少所述电机的能量损耗,所述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棒,从而驱动整个所述带体,进行正常输送工作,所述减震柱与所述减震棉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因意外情况导致玻璃瓶的滑落而造成的损坏,所述减震棉呈弧形结构,能够极大减少撞击的力度,从而保护玻璃瓶,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与损失,所述归位板与所述连接辊相互的配合能够使所述归为板进行移动,便于在玻璃瓶进行所述带体前归位,便于所述承接体和所述减震环的吸附与抓取,所述归位板能够根据玻璃瓶的位置不同而将玻璃瓶位置归正,便于后续的抓取运输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台、四个脚柱、履带、多个传输辊和两组减震组件,每个所述脚柱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的两端,每个所述传输辊的一端均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传输辊的另一端均与另一个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并位于另一个所述支撑台的一侧,所述履带套设于多个所述传输辊,每组所述减震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玻璃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磕碰的传输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台、四个脚柱、履带、多个传输辊、多个输送件和两组减震组件,每个输送件均包括承接体、减震环、吸附板和多个弹簧,每个弹簧均与吸附板固定连接,承接体与履带固定连接,减震环与承接体固定连接,承接体内的吸附板能够将玻璃瓶进行稳定与支撑,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与底部的履带接触受损,多个弹簧能够有效减少被撞击的风险,减震环能够根据玻璃瓶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在玻璃瓶套设在减震环上时能够防止玻璃瓶的晃动,提高抓取效率,减少了在抓取过程中机械操作对于玻璃瓶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三星精艺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