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9615发布日期:2024-01-06 23:0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幕墙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幕墙通常为玻璃幕墙,玻璃幕墙作为一种现代化、美观的建筑外墙装饰和保护材料,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在施工玻璃幕墙时,需将玻璃吊运至指定安装位置。在现有相关技术中,玻璃一般通过汽车起重机进行吊运。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汽车起重机在吊运前需疏散场地、车辆定位以及脚撑落地等,工序较为繁琐,不便于确保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吊运幕墙,从而确保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包括移动平台、悬挑组件以及吊装组件,所述移动平台包括车架和若干滚轮;

4、所述悬挑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悬挑液压杆、滑轮安装座以及悬挑滑轮,所述第一安装座安装于车架,所述悬挑液压杆的缸体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座,所述滑轮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悬挑液压杆的活塞杆,所述悬挑滑轮转动连接于滑轮安装座,所述车架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悬挑液压杆的缸体转动;

5、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卷扬机、吊装绳以及吊钩,所述吊装绳的其中一端绕设于卷扬机的卷筒,所述吊装绳的另一端搭设于悬挑滑轮,所述吊钩安装于吊装绳的搭设于悬挑滑轮的一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运幕墙时,首先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推动至楼层的边缘;其次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悬挑液压杆转动,将使悬挑液压杆的角度转动至指定角度;再其次将悬挑液压杆的活塞杆伸出,使悬挑滑轮处于合适位置;然后通过卷扬机驱动吊装绳绕悬挑滑轮运动,使吊钩下降至地面;最后待幕墙安装于吊钩后,再次通过卷扬机驱动吊装绳绕悬挑滑轮运动,使吊钩运动至位于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底部的楼层,进而便捷地完成了幕墙的吊运,确保了施工效率。避免了在使用汽车起重机进行吊运时,需进行疏散场地、车辆定位以及脚撑落地等工序的情况的发生,简化了吊运幕墙的工序。

7、同时,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的体积较小,占用的施工空间小且不易倾倒,安全系数高。另外,汽车起重机的起重吨位往往远大于幕墙的重量,因此存在施工资源的浪费,而使用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的起重吨位与幕墙的重量较为接近,因此有利于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

8、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靠近吊钩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杆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液压杆的缸体安装于车架,所述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沿竖直方向朝下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安装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横截面积尺寸大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尺寸。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运幕墙时,第一液压杆伸出自身的活塞杆,使第一支撑件抵紧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所处的楼板,进而减少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在幕墙的重力作用下倾覆的情况的发生。同时,第一支撑件的横截面积尺寸大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尺寸,不仅使得压力更加均匀地被传递至楼板,还使得第一液压杆更难以在车架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从而减少了第一液压杆损坏的情况的发生。

10、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远离吊钩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液压杆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液压杆的缸体安装于车架,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于第二液压杆的活塞杆,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横截面积尺寸大于第二液压杆的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尺寸,所述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吊运幕墙时,所述第二支撑件抵紧位于自身顶部的楼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运幕墙时,第二液压杆伸出自身的活塞杆,使第二支撑件抵紧位于第二支撑件顶部的楼板,进而减少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在幕墙的重力作用下倾覆的情况的发生。

12、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液压杆和第一调节座,所述第一驱动液压杆的缸体转动连接于车架,所述第一调节座转动连接于第一驱动液压杆的活塞杆,且所述第一调节座安装于悬挑液压杆的缸体。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吊运幕墙时,使第一驱动液压杆回缩或伸出自身的液压杆,使悬挑液压杆朝车架所在位置转动,从而减小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所占用的空间,即便于存放又便于运输。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螺栓于车架,所述悬挑液压杆的缸体设置有第一拆装件,所述第一拆装件包括第一滑移框架和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滑移框架固定安装于悬挑液压杆的缸体,所述第一滑移框架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延伸至第一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座滑移配合于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穿设于第一滑移框架并螺纹配合于第一调节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运输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时,首先转动第一固定螺栓,并使第一调节座自第一滑槽内滑移退出,然后转动螺栓使第一安装座与车架相分离,进而使得悬挑液压杆与车架相分离,从而便于单独运输悬挑液压杆,减小了单次运输的重量,方便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的运输。

16、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安装于车架,所述第二液压杆的缸体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座,所述车架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液压杆和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二驱动液压杆的缸体转动连接于车架,所述第二调节座转动连接于第二驱动液压杆的活塞杆,且所述第二调节座安装于第二液压杆的缸体。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吊运幕墙时,使第二驱动液压杆回缩或伸出自身的液压杆,使第二液压杆朝车架所在位置转动,从而减小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所占用的空间,即便于存放又便于运输。

18、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通过螺栓安装于车架,所述第二液压杆的缸体设置有第二拆装件,所述第二拆装件包括第二滑移框架和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滑移框架固定安装于第二液压杆的缸体,所述第二滑移框架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延伸至第二滑移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二调节座滑移配合于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穿设于第二滑移框架并螺纹配合于第二调节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运输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时,首先转动第二固定螺栓,并使第二调节座自第二滑槽内滑移退出,然后转动螺栓使第二安装座与车架相分离,进而使得第二液压杆与车架相分离,从而便于单独运输第二液压杆,减小了单次运输的重量,方便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的运输。

20、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材料选为工字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翼板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易于在工地内获取,且第一支撑件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只需转动螺栓即可使第一支撑件拆卸或安装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方便快捷。

22、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材料选为工字钢,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翼板通过螺栓安装于第二液压杆的活塞杆。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易于在工地内获取,且第二支撑件与第二液压杆的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关系简单,只需转动螺栓即可使第二支撑件拆卸或安装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方便快捷。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吊运幕墙时,首先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推动至楼层的边缘;其次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悬挑液压杆转动,将使悬挑液压杆的角度转动至指定角度;再其次将悬挑液压杆的活塞杆伸出,使悬挑滑轮处于合适位置;然后通过卷扬机驱动吊装绳绕悬挑滑轮运动,使吊钩下降至地面;最后待幕墙安装于吊钩后,再次通过卷扬机驱动吊装绳绕悬挑滑轮运动,使吊钩运动至位于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底部的楼层,进而便捷地完成了幕墙的吊运,确保了施工效率。避免了在使用汽车起重机进行吊运时,需进行疏散场地、车辆定位以及脚撑落地等工序的情况的发生,简化了吊运幕墙的工序。

26、2.吊运幕墙时,第一液压杆伸出自身的活塞杆,使第一支撑件抵紧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所处的楼板,进而减少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在幕墙的重力作用下倾覆的情况的发生。同时,第一支撑件的横截面积尺寸大于第一液压杆的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尺寸,不仅使得压力更加均匀地被传递至楼板,还使得第一液压杆更难以在车架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从而减少了第一液压杆损坏的情况的发生。

27、3.吊运幕墙时,第二液压杆伸出自身的活塞杆,使第二支撑件抵紧位于第二支撑件顶部的楼板,进而减少了楼层间可移动式便携幕墙吊装设备在幕墙的重力作用下倾覆的情况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