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5604发布日期:2024-03-22 10: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转运装置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稻通称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在进行水稻种植时,一般需要事先进行水稻的育苗处理,在水稻种植时直接进行水稻秧苗的插秧处理即可。

2、在水稻育苗处理完成后,需要将水稻秧苗运输到田地附近使用,水稻秧苗一般放置于转运框内进行,然后将若干装载秧苗的转运框堆叠在一起,或是将秧苗卷起堆叠在车厢内,最后通过运输车进行秧苗转运,由于转运框的堆叠或是秧苗的收卷,使得秧苗在转运过程中无法及时补水,且由于外侧秧苗和转运框的阻挡,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秧苗透气性差,容易导致秧苗在转运过程中死亡,造成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包括水稻转运装置,所述水稻转运装置主要分为储存箱和两个把手两个部分,两个所述把手相对装设于储存箱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储存箱底部的外周侧设有储水机构,所述储存箱顶部的外周侧和储存箱的箱壁内共同设有透气组件。

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存箱底侧的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装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低端为半球形设置。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为半球形设置的限位杆使得限位杆更加容易滑入下方储存箱的开口内,方便了储存箱的堆叠。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储水环,所述储水环固定套设于储存箱底部的外周侧,所述储水环为透明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环设置的储存环,使得外界阳光可以穿过储存环的环壁照射在储存环内的水中,加速储存环内水的蒸发速率,使得储存环内水的蒸发速率可根据外界光照强度自动进行调整。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气组件包括若干连接管,所述储存箱的外周壁上固定装设有若干无动力风帽,且若干无动力风帽位于把手与储水环之间,所述连接管的顶端与对应无动力风帽的排气口连通装设,且连接管的底部插入储水环内并与储水环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无动力风帽与连接管的相互配合,在外界气流流动时,可自动将外界气体吸入储水环内,不用设置额外动力源也不用操作者进行其他操作,方便了装置的使用。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管的低端固定装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低端与储水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蜂窝状的通孔,且连接管内部与对应通孔的内部相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杆与通孔的相互配合,进行连接管流入通孔内气体的分流,从而增加气体与储水环内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储存环内水可以与气体中灰尘充分接触,从而将气体内的水截留在水中,使得外界灰尘不会随着气流进入储存箱内。

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储存箱的底部固定装设有缓冲盒,所述缓冲盒的顶端开口上固定装设有网板,所述缓冲盒内部与储水环内部通过若干导管相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板的设置在对稻苗支撑限位的同时不会影响缓冲盒内气体的留出,且缓冲盒内部的空间可进行一定量气体的储存,随着缓冲盒内气体的增多,缓冲盒内的气体可逐渐由网板多个孔洞处流出缓冲盒。

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管的进气端设有形状为弧形设置的挡板,且挡板与储存箱的外壁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可阻挡储水环内溅射的水花进入导管的进气口内,且弧形设置的挡板,使得溅射到挡板上的水滴可沿着挡板的外弧壁重新低落到储水环内的水中,防止储水环内溅射的水滴由导管流入缓冲盒中。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7、1.在进行水稻秧苗的转运时,通过储水结构和透气组件的相互配合,截留储存箱外周侧的部分空气,并进行气体中灰尘的清理,同时增加气体中的水汽,随后将混合气体,注入储存箱中,进行储存箱内的换气操作,同时进行水稻羊毛的补水操作,降低水稻秧苗转运过程中的死亡概率,避免资源浪费;

18、2.网板的设置在对稻苗支撑限位的同时不会影响缓冲盒内气体的留出,且缓冲盒内部的空间可进行一定量气体的储存,随着缓冲盒内气体的增多,缓冲盒内的气体可逐渐由网板多个孔洞处流出缓冲盒。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包括水稻转运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转运装置(1)主要分为储存箱(2)和两个把手(3)两个部分,两个所述把手(3)相对装设于储存箱(2)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储存箱(2)底部的外周侧设有储水机构(4),所述储存箱(2)顶部的外周侧和储存箱(2)的箱壁内共同设有透气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2)底侧的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装设有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的低端为半球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机构(4)包括储水环(41),所述储水环(41)固定套设于储存箱(2)底部的外周侧,所述储水环(41)为透明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组件(5)包括若干连接管(52),所述储存箱(2)的外周壁上固定装设有若干无动力风帽(51),且若干无动力风帽(51)位于把手(3)与储水环(41)之间,所述连接管(52)的顶端与对应无动力风帽(51)的排气口连通装设,且连接管(52)的底部插入储水环(41)内并与储水环(4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2)的低端固定装设有固定杆(42),且固定杆(42)的低端与储水环(4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2)上开设有蜂窝状的通孔(43),且连接管(52)内部与对应通孔(43)的内部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2)的底部固定装设有缓冲盒(53),所述缓冲盒(53)的顶端开口上固定装设有网板(54),所述缓冲盒(53)内部与储水环(41)内部通过若干导管(55)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55)的进气端设有形状为弧形设置的挡板(44),且挡板(44)与储存箱(2)的外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的转运装置,包括水稻转运装置,所述水稻转运装置主要分为储存箱和两个把手两个部分,两个所述把手相对装设于储存箱的两个侧壁上,所述储存箱底部的外周侧设有储水机构,所述储存箱顶部的外周侧和储存箱的箱壁内共同设有透气组件。本技术涉及水稻种植转运装置的技术领域。本技术在进行水稻秧苗的转运时,通过储水结构和透气组件的相互配合,截留储存箱外周侧的部分空气,并进行气体中灰尘的清理,同时增加气体中的水汽,随后将混合气体,注入储存箱中,进行储存箱内的换气操作,同时进行水稻羊毛的补水操作,降低水稻秧苗转运过程中的死亡概率,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新海集团粮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