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90475发布日期:2024-02-09 12:2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对重物进行上下移动时,一般会使用到轮芯和拉绳,拉绳盘绕设置于轮芯外圈的环形槽中,通过旋转轮芯的方式将固定在拉绳上的重物向上抬起,但是现在的轮芯结构简单,一般都是一体式的,无法更加重物的重量改变自身的负载能力,一旦超重运行,易造成轮芯中间的支撑杆弯曲,甚至轮芯被压扁的情况,易出现危险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轮芯自身的负载能力,增加了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包括轮芯和负载板,所述轮芯包括内圈体和外圈体,所述内圈体设置于外圈体的中心处,内圈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外圈体的内圈面上凸出形成多个安装部,安装部上均设有第二安装槽,内圈体和外圈体之间安装有多个支撑连接件,支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连接,负载板安装于内圈体和外圈体的外侧。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内圈体的中心处设有轴孔,轴孔的一端向外扩大形成环形结构的连接槽,负载板的中心处设有通孔,通孔与轴孔相对设置,负载板的内侧面位于通孔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安装于连接槽中,负载板内侧面靠近边缘处安装有定位环,外圈体的一侧面上设有环形结构的定位槽,定位环插入定位槽中。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撑连接件均包括支撑杆和两块安装块,安装块均安装于支撑杆的两端,一侧的安装块均插入第一安装槽中,另一侧的安装块均插入第二安装槽中,安装块的外侧面均与外圈体和内圈体的外侧面平齐设置,并与负载板的内侧面抵触。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安装块的截面均呈梯形结构设置。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环的外圈面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槽的内圈面上设有内螺纹,连接环通过外螺纹与连接槽中的内螺纹啮合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外圈体和内圈体独立设置,两者之间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且支撑连接件能根据重物的重量进行增加,以确保负载能力,反正,能拆卸下支撑连接件,以降低使用的成本,并且支撑连接件和负载板限位,而负载板自身也能为轮芯起到分摊重量的作用,进一步的增加了负载能力,同时外圈体、内圈体和支撑连接件都能进行独立的更换,方便了拆卸,一旦其中一个部件损坏无需整个更换,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芯(1)和负载板(2),所述轮芯(1)包括内圈体(4)和外圈体(5),所述内圈体(4)设置于外圈体(5)的中心处,内圈体(4)的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9),外圈体(5)的内圈面上凸出形成多个安装部(7),安装部(7)上均设有第二安装槽(8),内圈体(4)和外圈体(5)之间安装有多个支撑连接件,支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9)和第二安装槽(8)连接,负载板(2)安装于内圈体(4)和外圈体(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其特征在于:内圈体(4)的中心处设有轴孔(14),轴孔(14)的一端向外扩大形成环形结构的连接槽(13),负载板(2)的中心处设有通孔,通孔与轴孔(14)相对设置,负载板(2)的内侧面位于通孔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环(3),连接环(3)安装于连接槽(13)中,负载板(2)内侧面靠近边缘处安装有定位环(15),外圈体(5)的一侧面上设有环形结构的定位槽(6),定位环(15)插入定位槽(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件均包括支撑杆(11)和两块安装块(12),安装块(12)均安装于支撑杆(11)的两端,一侧的安装块(12)均插入第一安装槽(9)中,另一侧的安装块(12)均插入第二安装槽(8)中,安装块(12)的外侧面均与外圈体(5)和内圈体(4)的外侧面平齐设置,并与负载板(2)的内侧面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槽(9)、第二安装槽(8)和安装块(12)的截面均呈梯形结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其特征在于:连接环(3)的外圈面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槽(13)的内圈面上设有内螺纹,连接环(3)通过外螺纹与连接槽(13)中的内螺纹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升负载能力的轮芯,包括轮芯和负载板,所述轮芯包括内圈体和外圈体,所述内圈体设置于外圈体的中心处,内圈体的一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槽,外圈体的内圈面上凸出形成多个安装部,安装部上均设有第二安装槽,内圈体和外圈体之间安装有多个支撑连接件,支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外圈体和内圈体之间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且支撑连接件能根据重物的重量进行增加,以确保负载能力,并且支撑连接件和负载板限位,而负载板自身也能为轮芯起到分摊重量的作用,进一步的增加了负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徐礼,郦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沐阳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