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F1区的桶箍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4658发布日期:2024-03-01 12: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用于F1区的桶箍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包装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f1区的桶箍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1、公知的,桶箍是用来将盖子与桶身连接在一起、以达到密封紧固的装置。附图10示出了桶箍的常规结构,其主要包括桶箍本体c1、手柄c2和连接件c3,其中,所述桶箍本体c1为带有缺口的环体结构,所述手柄c2一端铰接于所述桶箍本体c1的缺口一侧,所述连接件c3一端铰接于所述桶箍本体c1的缺口另一侧,且所述连接件c3另一端还与所述手柄c2相铰接。当需要对桶箍进行收紧时,沿着图10的顺时针方向推动所述手柄c2,可带动所述连接件c3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使所述桶箍本体c1的缺口两侧相互靠近,待所述手柄c2完全压接到所述桶箍本体c1上后,完成对桶箍的收紧、紧固。

2、在现有的包装产线中,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对桶箍进行锁紧:当桶箍上料装置将桶箍套设于盖体上后,围设于桶箍四周的多组定位组件动作、对桶箍进行夹持定位,其中定位组件可采用气缸与定位块组合;然后锁紧机构推动手柄c2转动,实现对桶箍锁紧,其中锁紧机构可采用气缸和与气缸活塞杆球铰接的推头。

3、然而,上述桶箍锁紧装置在应用时具有以下不足:①现有的桶箍锁紧装置未配置有防爆结构或措施,从而无法满足含能材料的加工环境需求。说明:因含能材料易爆、危险性高,其所处加工环境必须为f0区或者f1区。公知的,火工品环境电气危险区域以工作间为单位划分为f0区、f1区和f2区,其中f0区为长期存在能形成爆炸危险且危险程度较大的火药、炸药及其粉尘的工作间;f1区为正常运行时可能形成爆炸危险的火药、炸药及其粉尘的工作间;f2区为正常运行时可能形成火灾危险,而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火药、炸药、氧化剂及其粉尘的工作间。②现有的桶箍锁紧装置中虽然配置有用于对桶箍进行夹持定位的定位组件,但并未配置对盖体和桶体进行调整及定位的机构,一旦出现盖体与桶体对合不良等现象,将会造成桶箍无法准确下料和被定位,后续的桶箍锁紧操作更无法正常进行。而且,为确保实现对桶箍稳固定位,现有技术中配置了多组定位组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锁紧机构的结构设计与安装布局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甚至于会影响锁紧机构的工作效果。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f1区的桶箍锁紧装置,其不仅结构精简、合理,便于布局安装;还可很好的满足含能材料的加工环境需求,以及很好的实现对桶箍进行快速、稳固锁紧。

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f1区的桶箍锁紧装置,其设有用于进行容器体、盖体及桶箍锁紧组装的组装工位;该桶箍锁紧装置包括围设于该组装工位四周的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支撑机构和锁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能够对置于该组装工位中的容器体进行居中定位;所述第二调整机构能够对盖合于容器体上的盖体进行居中定位;所述支撑机构能够对套设于盖体与容器体的结合处的桶箍进行支撑限制;所述锁紧机构能够对桶箍的桶箍本体进行抵压限制的同时,还能够推动桶箍的手柄翻转,以实现桶箍锁紧盖体于容器体;

3、另外,所述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和锁紧机构上均设有防护结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抵压机构、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所述抵压机构能够对桶箍的桶箍本体进行抵压限制,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能够推动桶箍的手柄翻转设定角度,以使桶箍处于半锁紧状态;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能够推动处于半锁紧状态的桶箍的手柄继续翻转,直至手柄贴压于桶箍的桶箍本体上,使桶箍处于锁紧状态。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和所述第二锁紧机构相互独立地设置于该组装工位的第一侧旁边,所述抵压机构设置于该组装工位的第二侧旁边,且该组装工位的第二侧与第一侧呈相对设置;

6、另外,所述抵压机构、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上均设有防护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压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杆和抵压头,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指向该组装工位、并同时与所述抵压头固定连接;另外,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外套设有风琴罩a,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余下部分及所述第一气缸外定位罩设有第一防护罩;

8、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杆和推块,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推块固定连接,且所述推块能够推动桶箍的手柄顺时针翻转;另外,在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外套设有风琴罩b,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余下部分及所述第二气缸外定位罩设有第二防护罩;

9、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连接杆和滚轮,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指向该组装工位、并同时与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且所述滚轮亦能够推动桶箍的手柄顺时针翻转;另外,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外套设有风琴罩c。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连接杆为由竖杆和横杆相连接而构成的t形体,所述竖杆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一端指向该组装工位、并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且所述横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该组装工位的水平中心线相平行;

11、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圆杆状,并均呈水平放置;且两者还均相对于该组装工位的水平中心线呈倾斜布置;另外,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还指向所述第三连接杆的横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整机构包括两个活动座、两个驱动气缸a和两个抱爪a,两个所述活动座相对并分别滑动地设置于该组装工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旁边,且两个所述活动座还分别能够在两个所述驱动气缸a的驱动下朝向或背向该组装工位运动;两个所述抱爪a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活动座朝向该组装工位的一侧,且两个所述抱爪a还能够在两个所述活动座的带动下进行相向运动,以实现对容器体进行居中定位;

13、所述第二调整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座、两个驱动气缸b和两个抱爪b,两个所述驱动气缸b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固定座来相对且固定地设置于该组装工位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旁边,该组装工位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呈相对布置,且两个所述驱动气缸b的活塞杆均指向该组装工位;两个所述抱爪b分别与两个所述驱动气缸b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能够在两个所述驱动气缸b的带动下进行相向运动,以实现对盖体进行居中定位。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爪a朝向该组装工位的一侧形成有凹弧形的抱持部,以与容器体形状相匹配;

15、所述抱爪b朝向该组装工位的一侧形成有夹爪槽,以与盖体形状相匹配;

16、另外,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还包括两组分别沿水平延伸并分别固定铺设于该组装工位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旁边的滑轨a,两组所述滑轨a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座滑动连接,且两组所述滑轨a外分别罩设有风琴罩d;

17、另外,两个所述驱动气缸b的活塞杆外罩设有风琴罩e。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平台,两个所述支撑平台分别能够竖向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座朝向该组装工位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平台朝向该组装工位的一侧均形成有凹弧形的避位部,并在两个所述避位部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桶箍的弧形支撑条。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还包括两组分别沿竖向延伸并分别固定铺设于两个所述活动座朝向该组装工位的一侧上的滑轨b,两组所述滑轨b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平台滑动连接,且两组所述滑轨b外分别罩设有风琴罩f;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升降气缸,两个所述升降气缸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所述活动座,且两个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平台固定连接。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压机构设置于一位于该组装工位的第二侧旁边的所述支撑平台上侧;

21、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设置于另一位于该组装工位的第一侧旁边的所述支撑平台上侧,所述第二锁紧机构通过一立架设置于另一所述支撑平台的旁边。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①本实用新型所述桶箍锁紧装置中的第一调整机构、第二调整机构和锁紧机构上均设有防护结构,如:防护罩和风琴罩等;可有效避免含能粉尘进入装置中的风险,从而可有效避免含能材料发生爆炸的风险,使该桶箍锁紧装置可很好的满足含能材料的加工环境需求,即可很好的适用于含能材料的自动化包装加工。②本实用新型所述桶箍锁紧装置中配置了能够对容器体进行居中定位的第一调整机构、及能够对盖体进行居中定位的第二调整机构,可确保盖体与容器体对合精准、且稳固,避免了因容器体和盖体偶发出现对合不良而造成桶箍无法准确下料的风险,进而确保了桶箍被精准下料和定位,保证了所述锁紧机构完成推动手柄工作的准确性,实现对桶箍稳固锁紧。③本实用新型所述桶箍锁紧装置中采用支撑机构与锁紧机构配合对桶箍进行限制定位,一方面可使得桶箍本体定位非常稳固,利于锁紧机构推动桶箍的手柄翻转;另一方面可使整个装置简洁化,便于装置布局安装。④本实用新型所述桶箍锁紧装置的结构精简、合理,制作成本较低,易于生产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