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0949发布日期:2024-03-28 18:5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主要涉及一种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1、对于楼层较低或者高低错层的建筑,其垂直运输通常采用吊笼进行,传统吊笼存在以下缺点:

2、(1)运输效率低,操作繁琐:第一步,需要将材料装入小推车,运输至吊料点;第二步,将材料二次倒装入吊笼内;第三步,吊笼运输至相应楼层后,需要再次将材料倒装至小推车中,运输至各作业点。

3、(2)装满材料的吊笼运输至相应楼层的落地环节,临边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安全隐患大。传统做法中,在吊笼临近楼层时需要借助外力,将吊笼拖至楼层内,该操作环节安全风险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笼运输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吊笼、安装在各层井道洞口的楼层安全防护门、连接在各层井道两侧剪力墙上的停靠固定栓以及连接在吊笼和停靠固定栓之间的停靠固定钢绞线。

4、吊笼包括矩形的承重底座,承重底座的长边一侧居中铰接有活动翻板,除活动翻板设置处、承重底座的上表面沿四周均匀间隔、垂直焊接有一圈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顶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杆焊接为一体,并在活动翻板处形成活动出入口;活动翻板上方、活动出入口处、设有活动门,活动门铰接在防护栏杆上。

5、活动出入口处两侧设有一对垂直设置的安全保险环,安全保险环呈u形、活动出入口朝下设置,安全保险环的底端焊接在承重底座的立面上,安全保险环的顶部焊接在横杆上,并安全保险环的顶端高出横杆。

6、停靠固定钢绞线的一端连接在安全保险环上,另一端连接在停靠固定栓上。

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活动门包括一对开扇,一对开扇的对扣边上对称焊接有一对插环,一对插环之间通过l形插杆穿接连接;一对开扇的外侧边铰接在防护栏杆上。

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活动翻板的内侧面的两侧焊接有一对矩形框状的扶手,扶手垂直活动翻板的板面焊接。

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活动门的一对开扇的底边、在对扣处向下延伸、形成防倾杆。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防倾杆位于活动翻板的顶边外侧;防倾杆的长度为4~6cm。

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吊笼的四角部设有主吊环,主吊环的高度超出防护栏杆;设在吊笼对角线上的两主吊环由一根圆钢弯折制成,圆钢沿承重底座的底面对角线穿过、竖直向上延伸、并与防护栏杆焊接,圆钢的两端向外弯折呈环状。

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各层井道洞口的两侧剪力墙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一对立柱,楼层安全防护门铰接安装在一对立柱之间;立柱的高度与楼层安全防护门的高度相同。

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楼层安全防护门包括一对门扇,一对门扇的对接侧上固定有一对插扣,一对插扣之间通过l形插栓穿接连接;一对门扇的外侧边与一对立柱铰接。

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停靠固定栓呈l形,其竖直段固定在各层井道洞口的两侧剪力墙上。

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防护栏杆的四周底部焊接有防护挡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长边一侧居中设置活动翻板及活动门,通过打开活动翻板及活动门,可方便快捷的将材料和小车一并通过吊笼运送至相应楼层,避免材料的多次倒装。

18、2,本实用新型设有停靠固定钢绞线,其一端永久固定于所述吊笼的安全保险环,另一端在吊笼停靠时,可临时固定于所述停靠固定栓,从而实现了吊笼和楼层的临时固定,避免卸料时吊笼的晃动产生危险。

19、3,本实用新型在吊笼停靠进行卸料时,活动翻板向外侧打开,翻板一端支撑于楼层地面上,另一边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承重底座上,从而消除了吊笼与楼层之间的空隙,方便材料运输小车的通行,消除吊笼与楼层之间的空隙的安全隐患。

20、4,本实用新型吊笼运输材料效率大幅提高,避免材料的多次倒;消除了吊笼卸料时的安全隐患,大大提升了施工作业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笼、安装在各层井道洞口的楼层安全防护门(8)、连接在各层井道两侧剪力墙上的停靠固定栓(9)以及连接在吊笼和停靠固定栓(9)之间的停靠固定钢绞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门(4)包括一对开扇,一对开扇的对扣边上对称焊接有一对插环(10),一对插环之间通过l形插杆(11)穿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翻板(3)的内侧面的两侧焊接有一对矩形框状的扶手(14),扶手(14)垂直活动翻板(3)的板面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防倾杆(12)位于活动翻板(3)的顶边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层井道洞口的两侧剪力墙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一对立柱,楼层安全防护门(8)铰接安装在一对立柱之间;立柱的高度与楼层安全防护门(8)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停靠固定栓(9)呈l形,其竖直段固定在各层井道洞口的两侧剪力墙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栏杆(2)的四周底部焊接有防护挡板(13)。


技术总结
一种井道内垂直运输吊笼安全防护系统,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吊笼、安装在各层井道洞口的楼层安全防护门、连接在各层井道两侧剪力墙上的停靠固定栓以及连接在吊笼和停靠固定栓之间的停靠固定钢绞线。吊笼包括矩形的承重底座,承重底座的长边一侧居中铰接有活动翻板,除活动翻板设置处、承重底座的上表面沿四周均匀间隔、垂直焊接有一圈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的顶端之间通过一根横杆焊接为一体,并在活动翻板处形成活动出入口;活动翻板上方、活动出入口处、设有活动门,活动门铰接在防护栏杆上。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笼运输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赞东,王忠信,晁红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西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