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8041发布日期:2024-03-01 12:3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属于包装结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背景技术:

1、多数液体产品,是按使用时的合适浓度进行设计的,但其实际有效成分非常低。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类似产品正被设计成一定比例的浓缩液体,在使用时再按设定的比例释放到稀释容器中与纯净水进行混合。与正常浓度比例的产品相比,浓缩后的产品,无疑减少了包装和运输成本,也减少了资源消耗,达到环保的目的。但是,浓缩液是高浓度的液态产品,如何保证储存运输的安全,如何将浓缩液体便捷且安全的导入稀释容器中,同时满足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得到一些关注,例如专利文献cn113853345b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试图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该方案通过盖组件实现浓缩容器与稀释容器的对接,在两者相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预设在盖组件与稀释容器之间的塞子顶开封闭构件而实现启封,启封后浓缩容器的浓缩液直接释放到稀释容器中,人手可不接触到浓缩液体,在安全问题上确实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不过,由于封闭构件被顶开后处于无约束状态,可能会阻塞导管,影响容器的释放速度,而且塞子的存在会阻挡浓缩液的释放,导致部分浓缩液无法被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容器封闭组件,用于在确保人手可不接触到被包装液体的前提下,解决启封后容器封闭组件本身影响被包装溶液释放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一种容器封闭组件,用于封闭第一容器,后借助第二容器启封,方便第一液体从第一容器释放到第二容器。

4、容器封闭组件包括筒状的对接件和同轴设置于对接件内的筒状的出液嘴、端盖、筒状的侧盖,它们均具有朝向第一容器的第一端、朝向第二容器的第二端、靠近第一容器的第一段和靠近第二容器的第二段;出液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对接件的内壁,端盖通过固定于出液嘴内壁上的支架相距固定于出液嘴的第二端,侧盖套设于出液嘴和端盖上,其第一段的内壁与出液嘴的外壁过盈配合、第二段的内壁与端盖的外壁过盈配合。

5、对接件的第一端用于对接第一容器、第二端用于对接第二容器,出液嘴第一端用于连通第一容器内部、第二端用于连通第二容器内部,侧盖的外壁设有用于抵靠第二容器的支撑部;第二容器对接过程中,侧盖与端盖之间逐渐形成释放口,第一液体透过支架和释放口释放到第二容器中。

6、本方案通过对接件裹住容器封闭组件的其它部分,可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而造成泄漏,只有在第二容器与对接件对接后,侧盖才会被推入避让空间而实现启封,解决被包装液体(尤其是浓缩液)泄漏污染和安全问题。启封后,侧盖和端盖仍被约束,两者之间始终保持距离,确保出液嘴畅通,有利于第一液体快速释放。释放口形成于端盖的第一端之上,第一液体不会在端盖上积聚,有利于避免液体残留。

7、若对接件、出液嘴和端盖一体成型,则端盖的外径d1与出液嘴的内径d2之间最好满足:d1≤d2,有利于模具设计难度,节省制作成本。相应地,侧盖第一段的内径d1与其第二段的内径d2之间满足:d1>d2,确保侧盖第一段的内壁可以与出液嘴的外壁过盈配合,侧盖第二端的内壁可以与端盖的外壁过盈配合。与此同时,侧盖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相接处形成台阶结构,启封到位时,该台阶结构恰好抵靠出液嘴的第二端,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之间满足:h2<b,确保端盖与侧盖之间可以形成释放口。

8、优选地,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之间满足:b-h2≥2mm,以便提高第一液体从释放口流出的顺畅性,加大第一液体释放速度。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外壁的高度h满足:h2≈h≥2mm,有利于提高侧盖与端盖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对出液嘴的密封效果。侧盖第一段的高度h1以及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满足:h1-b≥2mm,有利于提高侧盖与出液嘴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对出液嘴的密封效果。

9、端盖可以被配置为盖状结构,有利于提高端盖的高度以提供密封效果,同时确保由对接件、出液嘴和端盖组成的整体各处壁厚均匀。端盖的内凹面背向出液嘴,确保支架的第二端可以直接连接端盖的第一端,避免形成残液。端盖的第一端可以设为凸向出液嘴的曲面,也可以设为凸向出液嘴的锥面,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液体残留。同理,连接件的第一端可以设为凹向出液嘴的锥面,也可以设为凹向出液嘴的曲面,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液体残留。

10、支架可以被配置为支柱和绕支柱周向阵列设置的多块筋板,支柱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通过筋板连接出液嘴内壁,其第二端连接端盖的第一端。第一液体直接沿着出液嘴的内壁流到释放口,进而释放到第二容器中,即支架不会成为第一液体的阻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释放速度。

11、侧盖的外围可以套设筒状的旋合部,旋合部的第一端连接支撑部的外壁,其外壁与对接件的内壁螺纹连接,可以防止被其它尖锐物品挤压而误开启,进一步提高储运的安全性。旋合部的内壁用于与第二容器螺纹连接,第二容器与旋合部旋合到位后,第二容器的继续旋进将带动旋合部在对接件中旋进,从而推动侧盖向第一容器移动,从封闭位切换至启封位。优选地,支撑部的第一端和连接件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止逆结构,它们在侧盖旋进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连接并锁死,使得第二容器可以直接从对接件上卸下,降低使用难度。

12、支撑部的第一端优选齐平侧盖的第一端,有利于增加对接件与第二容器或旋合部的旋合高度,减少对对接件的高度要求。

13、第二方面,一种包装系统,包括上述容器封闭组件和被其封闭的第一容器。

14、第一容器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两个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第一端设为被封盖封闭的进液口,第二端设为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的出液口,对接件一体成形于出液口。

15、第一容器也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一个开口的空心结构,其开口设为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的第一开口,对接件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开口。优选地,对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一容器的外壁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止逆结构,使得对接到位的对接件与第一容器相互锁死,两者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不可拆卸连接,可以防止误操作。

16、上述包装系统还可以包括与其配合以实现启封的第二容器。第二容器设有供第一液体进入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可拆卸地接入容器封闭组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对接件裹住容器封闭组件的其它部分,可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而造成泄漏,只有在第二容器与对接件对接后,侧盖才会被推入避让空间而实现启封,解决被包装液体(尤其是浓缩液)泄漏污染和安全问题。启封后,侧盖和端盖仍被约束,两者之间始终保持距离,确保出液嘴畅通,有利于第一液体快速释放。释放口形成于端盖的第一端之上,第一液体不会在端盖上积聚,有利于避免液体残留。



技术特征:

1.一种容器封闭组件,用于封闭第一容器,后借助第二容器启封,方便第一液体从第一容器释放到第二容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7.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8.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方案属于包装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该容器封闭组件通过对接件裹住容器封闭组件的其它部分,可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而造成泄漏,只有在第二容器与对接件对接后,侧盖才会被推入避让空间而实现启封,解决被包装液体(尤其是浓缩液)泄漏污染和安全问题。启封后,侧盖和端盖仍被约束,两者之间始终保持距离,确保出液嘴畅通,有利于第一液体快速释放。释放口形成于端盖的第一端之上,第一液体不会在端盖上积聚,有利于避免液体残留。

技术研发人员:凌勇,赖展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