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5227发布日期:2024-04-18 20:38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具体为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电梯在使用时如果突发意外事故,会因为电梯高度问题不便于乘梯人员攀爬到安全窗位置进行逃生。

2、现有的电梯大多在轿顶设置有梯子,通过电机使梯子降低,方便乘梯人员爬到安全窗进行逃生,但是如果突发意外事故并伴随有停电时,控制梯子的电机无法启动,乘梯人员就很难通过安全窗逃生,而且控制梯子的紧急按钮与电梯的楼层按钮在一起,容易发生误触,使梯子降下,给乘梯人员带来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误触且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以解决在突发意外事故且伴随有停电时,控制梯子的电机无法启动,乘梯人员就很难通过安全窗逃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和轿身,所述轿顶上设有救援窗,所述轿顶的下端外壁转动装配有吊顶爬梯机构,所述轿身内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轿顶内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穿过所述轿身的侧壁并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连接,所述轿身的侧壁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内壁铰接有防护门,所述轿身的侧壁贯穿设有门锁机构,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还设有防误触机构,所述防误触机构与所述门锁机构连接,所述防误触机构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一端穿过所述轿顶的侧壁并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连接。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吊顶爬梯机构包括吊顶壳体,所述吊顶壳体的一端对称并固定有安装爪,所述安装爪与所述轿顶的下端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吊顶壳体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第一爬梯,所述第一爬梯的外壁滑动装配有第二爬梯,所述吊顶壳体远离所述安装爪的内壁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爬梯相适配的滑槽。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转杆,所述第一蜗杆光杆部分的外壁固定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转动装配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蜗轮啮合,所述转杆固定装配于两个所述安装爪之间,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转杆固定,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所述第二蜗杆的端部固定有手轮,所述手轮设于所述操作槽内。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门的侧壁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壁设有转孔,所述转孔的内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操作槽相连通,所述门锁机构包括旋钮和转盘,所述旋钮贯穿所述轿身的侧壁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外壁与所述转孔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锁板,所述锁板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锁板与所述插槽相适配。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盘远离所述旋钮的一端设有十字阻挡槽,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防误触按钮、压板、阻挡板、弹簧、导向杆和锁定组件,所述防误触按钮贯穿并滑动装配于所述轿身的侧壁,所述压板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防误触按钮的端部与所述压板固定,所述阻挡板固定装配于所述压板靠近所述转盘的一端,且所述阻挡板与所述十字阻挡槽相适配,所述导向杆固定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壁,且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压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板远离所述防误触按钮的一侧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壁固定,所述锁定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且所述锁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锁定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轿顶的下端并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吊顶壳体的内壁对称设有阻挡孔,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转动爪,所述第一转动爪对称并固定装配于所述压板的侧壁,两个所述第一转动爪的内壁均转动装配有移动杆的一端,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装配有第二转动爪,所述第二转动爪的侧壁均固定装配有移动板,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光轴,所述光轴依次贯穿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下端均贯穿所述轿顶的下端并固定装配有插板,两个所述插板均与相对应的阻挡孔相适配。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轿顶的下端设有条形通孔,两个所述移动板均与所述条形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轿身的侧壁嵌装有应急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压板、弹簧、阻挡板和十字阻挡槽的配合,常规状态下,阻挡板卡接于十字阻挡槽内,使转盘无法转动,防止有人误将防护门打开。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压板、弹簧、第一转动爪、移动杆、第二转动爪、移动板、插板和阻挡孔的配合,常规状态时,插板会插入阻挡孔内,将吊顶壳体锁定,防止吊顶壳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第一蜗杆、第一蜗轮之间长时间受力,出现形变,同时也防止有人误转动手轮,使吊顶爬梯机构降下,影响乘梯人员使用。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二蜗杆和转杆的配合,可以使转杆转动,进而带动吊顶壳体转动,使吊顶壳体以安装爪为中心进行转动并降下梯子,以解决在突发意外事故且伴随有停电时,控制梯子的电机无法启动,乘梯人员很难通过安全窗逃生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200)和轿身(300),所述轿顶(200)上设有救援窗(4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200)的下端外壁转动装配有吊顶爬梯机构(1),所述轿身(300)内设有第一安装腔(2),所述轿顶(200)内设有第二安装腔(3),所述第一安装腔(2)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穿过所述轿身(300)的侧壁并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1)连接,所述轿身(300)的侧壁设有操作槽(5),所述操作槽(5)的内壁铰接有防护门(6),所述轿身(300)的侧壁贯穿设有门锁机构(7),所述第一安装腔(2)内还设有防误触机构,所述防误触机构与所述门锁机构(7)连接,所述防误触机构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腔(3)内的一端穿过所述轿顶(200)的侧壁并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1)包括吊顶壳体(101),所述吊顶壳体(101)的一端对称并固定有安装爪(102),所述安装爪(102)与所述轿顶(200)的下端外壁转动连接,所述吊顶壳体(101)的内壁固定装配有第一爬梯(103),所述第一爬梯(103)的外壁滑动装配有第二爬梯(104),所述吊顶壳体(101)远离所述安装爪(102)的内壁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爬梯(104)相适配的滑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蜗杆(41)、第一蜗轮(42)和转杆(43),所述第一蜗杆(41)光杆部分的外壁固定有第二蜗轮(44),所述第一安装腔(2)内转动装配有第二蜗杆(45),所述第二蜗杆(45)与所述第二蜗轮(44)啮合,所述转杆(43)固定装配于两个所述安装爪(102)之间,所述第一蜗轮(42)与所述转杆(43)固定,所述第一蜗杆(41)与所述第一蜗轮(42)啮合,所述第二蜗杆(45)的端部固定有手轮(46),所述手轮(46)设于所述操作槽(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6)的侧壁设有插槽(9),所述第一安装腔(2)的内壁设有转孔(11),所述转孔(11)的内壁设有环形槽(12),所述环形槽(12)与所述操作槽(5)相连通,所述门锁机构(7)包括旋钮(71)和转盘(72),所述旋钮(71)贯穿所述轿身(300)的侧壁并与所述转盘(72)固定连接,所述转盘(72)的外壁与所述转孔(11)转动连接,所述转盘(72)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锁板(73),所述锁板(73)与所述环形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锁板(73)与所述插槽(9)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2)远离所述旋钮(71)的一端设有十字阻挡槽(13),所述防误触机构包括防误触按钮(81)、压板(82)、阻挡板(83)、弹簧(84)、导向杆(85)和锁定组件(86),所述防误触按钮(81)贯穿并滑动装配于所述轿身(300)的侧壁,所述压板(82)滑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2)内,所述防误触按钮(81)的端部与所述压板(82)固定,所述阻挡板(83)固定装配于所述压板(82)靠近所述转盘(72)的一端,且所述阻挡板(83)与所述十字阻挡槽(13)相适配,所述导向杆(85)固定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2)的内壁,且所述导向杆(85)贯穿所述压板(82)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85)的外壁套接有弹簧(84),所述弹簧(84)的一端与所述压板(82)远离所述防误触按钮(81)的一侧固定,所述弹簧(8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腔(2)的内壁固定,所述锁定组件(86)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3)内,且所述锁定组件(86)的一端与所述压板(82)连接,所述锁定组件(8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轿顶(200)的下端并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壳体(101)的内壁对称设有阻挡孔(14),所述锁定组件(86)包括第一转动爪(861),所述第一转动爪(861)对称并固定装配于所述压板(82)的侧壁,两个所述第一转动爪(861)的内壁均转动装配有移动杆(862)的一端,所述移动杆(862)的另一端均转动装配有第二转动爪(863),所述第二转动爪(863)的侧壁均固定装配有移动板(864),所述第二安装腔(3)的内壁固定装配有光轴(865),所述光轴(865)依次贯穿两个所述移动板(864)的侧壁,两个所述移动板(864)的下端均贯穿所述轿顶(200)的下端并固定装配有插板(866),两个所述插板(866)均与相对应的阻挡孔(14)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200)的下端设有条形通孔,两个所述移动板(864)均与所述条形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身(300)的侧壁嵌装有应急灯(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便救援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和轿身,所述轿顶上设有救援窗,所述轿顶的下端装配有吊顶爬梯机构,所述轿身内设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连接,所述轿身的侧壁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的内壁铰接有防护门,所述轿身的侧壁贯穿设有门锁机构,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还设有防误触机构,所述防误触机构与所述门锁机构连接,所述防误触机构穿过所述轿顶的侧壁并与所述吊顶爬梯机构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压板、弹簧、阻挡板和十字阻挡槽的配合,常规状态下,阻挡板卡接于十字阻挡槽内,使转盘无法转动,防止有人误将防护门打开。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臻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