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结构及电路板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9900发布日期:2024-03-18 16:4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结构及电路板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输送结构及电路板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1、蚀刻是印制电路板制作工艺中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在生产细纹或高精度印制电路板时尤为重要,如果在蚀刻阶段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电路板最终的质量。电路板的蚀刻方式一般包括浸入蚀刻、滋泡蚀刻、泼溅蚀刻和喷洒蚀刻,其中浸入蚀刻需要将整个板子浸入到充满蚀刻药水的池子中。

2、现有的用于输送待蚀刻的电路板使电路板浸泡并经过蚀刻药水的输送装置多为滚轴输送结构,滚轴与电路板的接触区域较大,会影响电路板与药水的接触,影响电路板的蚀刻均匀性,会降低电路板生产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待蚀刻的电路板使电路板浸泡并经过蚀刻药水的输送装置多为滚轴输送结构,滚轴与电路板的接触区域较大,会影响电路板与药水的接触,影响电路板的蚀刻均匀性,会降低电路板生产的良品率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结构,包括,

3、支架;

4、滚轴组,所述滚轴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滚轴组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滚轴组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水平并相互平行,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在垂直方向上间隔排布,且所述主动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主动导轮,所述从动轴上分别设置有多个与各所述主动导轮相对应的从动导轮。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导轮设置有三个,包括位于所述主动轴的中部位置的支撑导轮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导轮两侧的限位导轮,且所述限位导轮上均设置有绕其周向延伸的环形的限位凸起。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位于相同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且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通过同步带组件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导轮和所述从动导轮的圆周面上均设置有绕其周向延伸的弹性凸起,且相互对应的所述主动导轮和所述从动导轮上的所述弹性凸起的位置相互对应。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起为橡胶圈。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导轮及所述从动导轮上均设置有沿其径向的第一螺纹通孔,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均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主动导轮和所述从动导轮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主动轴或所述从动轴上。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均为沉头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称设置并相互平行,所述主动轴及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13、一种电路板生产系统,包括浸泡槽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浸泡槽中,且所述浸泡槽中灌注有药水。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输送结构及电路板生产系统,包括支架和滚轴组,滚轴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滚轴组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支架上,滚轴组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水平并相互平行,主动轴和从动轴在垂直方向上间隔排布,且主动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主动导轮,从动轴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主动导轮相对应的从动导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主动轴和从动轴反向转动,随主动轴和从动轴转动的主动导轮和从动导轮与电路板接触并驱动电路板运行,电路板在浸泡槽中逐个经过各滚轴组的位置向前运行,电路板运行的过程中,电路板上的线路与浸泡槽中的药水接触进行蚀刻;相对于现有的滚轴式的输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结构与电路板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接触面积小,可以避免输送结构影响电路板与药水的充分接触和反应,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况调整主动导轮和从动导轮的位置,对电路板上的蚀刻位置和蚀刻线路进行避让,保证电路板最终的质量。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及维护方便,适于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轮设置有三个,包括位于所述主动轴的中部位置的支撑导轮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导轮两侧的限位导轮,且所述限位导轮上均设置有绕其周向延伸的环形的限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位于相同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且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通过同步带组件驱动所述主动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轮和所述从动导轮的圆周面上均设置有绕其周向延伸的弹性凸起,且相互对应的所述主动导轮和所述从动导轮上的所述弹性凸起的位置相互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起为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轮及所述从动导轮上均设置有沿其径向的第一螺纹通孔,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上均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主动导轮和所述从动导轮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主动轴或所述从动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均为沉头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称设置并相互平行,所述主动轴及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10.一种电路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泡槽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设置于所述浸泡槽中,且所述浸泡槽中灌注有药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结构及电路板生产系统,包括支架和滚轴组,滚轴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滚轴组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支架上,滚轴组均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架上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水平并相互平行,主动轴和从动轴在垂直方向上间隔排布,且主动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主动导轮,从动轴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各主动导轮相对应的从动导轮。本技术的输送结构与电路板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相比于现有的滚轴结构的输送结构,可以避免输送结构影响电路板与药水的充分接触和反应,且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况调整主动导轮和从动导轮的位置,对电路板上的蚀刻线路进行避让,保证电路板最终的质量;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及维护方便,适于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华,张长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