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7434发布日期:2024-04-30 16:5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


背景技术:

1、在铜废料回收的过程中,需要将压成块状或板状的铜废料投入熔炉中来进行熔炼处理,以去除杂质或掺杂增加特性。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将铜废料投入到熔炉中,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包括呈v型分布的第一承载杆与第二承载杆;所述第一承载杆的上端与第二承载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悬吊件相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承载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的轴心线与第二弧形杆的轴心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弧形杆的轴心线与第二弧形杆的轴心线均设置于第一弧形杆与第二弧形杆之间;所述第一弧形杆与第二弧形杆之间形成对铜废料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弧形杆的上端与第二弧形杆的上端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悬吊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吊钩;所述吊钩的钩体上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承载杆的上端及第二承载杆的上端上;所述第一承载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承载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拉绳的一端系在第一折弯部上;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系在第二折弯部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杆的上端部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上端部穿插设置于容置槽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穿插于容置槽的相对两侧壁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杆的下端部及第二弧形杆的下端部均固定有插杆;两所述插杆均设置于第一弧形杆与第二弧形杆之间;所述插杆可插接于铜废料内;两所述插杆均呈u型结构;两所述插杆的中间臂分别固定于第一弧形杆的下端部或第二弧形杆的下端部上;所述插杆的相对两侧臂均可插接于铜废料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杆的上端部外表面倾斜固定有操作杆。

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先将悬吊件安装在本领域的常规轨道机上,再将第一弧形杆与第二弧形杆设置于被压缩成块状或板状的铜废料的相对两侧,然后利用轨道机经悬吊件带动第一承载杆与第二承载杆做相近转动,促使第一弧形杆的下端与第二弧形杆的下端做相近运动,并最终使第一弧形杆的下端与第二弧形杆的下端分别与铜废料的相对两侧面相抵触,从而实现对铜废料的夹持,然后轨道机继续经悬吊件带动第一承载杆与第二承载杆做相近运动,从而实现将铜废料吊起来,再通过轨道机经悬吊件带动第一承载杆与第二承载杆做直线运动,从而将铜废料转移至熔炉的进料口上端,然后分开第一弧形杆与第二弧形杆,从而将铜废料脱离并掉入熔炉内,实现对铜废料的转移工作,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铜废料的转移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0、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v型分布的第一承载杆(1)与第二承载杆(2);所述第一承载杆(1)的上端与第二承载杆(2)的上端之间通过悬吊件(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吊钩(301);所述吊钩(301)的钩体上连接有拉绳(302);所述拉绳(30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承载杆(1)的上端及第二承载杆(2)的上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杆(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折弯部(102);所述第二承载杆(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折弯部(202);所述拉绳(302)的一端系在第一折弯部(102)上;所述拉绳(302)的另一端系在第二折弯部(2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101)的上端部开设有容置槽(103);所述第二弧形杆(201)的上端部穿插设置于容置槽(103)内;所述转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穿插于容置槽(103)的相对两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101)的下端部及第二弧形杆(201)的下端部均固定有插杆(5);两所述插杆(5)均设置于第一弧形杆(101)与第二弧形杆(201)之间;所述插杆(5)可插接于铜废料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插杆(5)均呈u型结构;两所述插杆(5)的中间臂分别固定于第一弧形杆(101)的下端部或第二弧形杆(201)的下端部上;所述插杆(5)的相对两侧臂均可插接于铜废料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杆(101)的上端部外表面倾斜固定有操作杆(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铜废料转移的夹具,涉及夹具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第一承载杆与第二承载杆;第一承载杆的上端与第二承载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悬吊件相连接;第一承载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弧形杆;第一承载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弧形杆;第一弧形杆的轴心线与第二弧形杆的轴心线平行设置,且第一弧形杆的轴心线与第二弧形杆的轴心线均设置于第一弧形杆与第二弧形杆之间;第一弧形杆与第二弧形杆之间形成对铜废料的夹持空间;第一弧形杆的上端与第二弧形杆的上端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本技术不仅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而且有效地提高了铜废料的转移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力行,陈磊,党建龙,汪宗磊,周彦丞,郭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