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4631发布日期:2024-04-08 11:1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运料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各大车企开发的新车型数量越来越多,迎面而来对产线占地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目前车辆的制造过程中,汽车配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包括发动机配件、传动系配件、制动系配件、转向系配件、行驶系配件、悬挂类配件、点火系配件、燃油系配件、冷却系配件、润滑系配件、电器仪表系配件、开关类和传感器类等。开闭件都是在独立区域生产再移至装配区进行装配作业的,由于零件的生产区域不一样,所以每次从a区域至b区域都是多台份运输,然后再从b区域的物料区配送至装配现场。

2、传统的配送方案为,所有零件皆使用十台份专用料架配送至线边。采用此种方案配送会导致,对产线的使用面积非常大,而且取件难度较大,灵活性差。同时,还影响整体的生产节拍及场地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有效解决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使用十台份专用料架配送至线边所带来的使用面积大、取件难度大、灵活性差及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包括:料架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料架本体底端四个角的行走机构;

4、还包括:支撑机构、限位机构及定位机构;

5、所述支撑机构横向连接在所述料架本体的一端,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料架本体上,所述定位机构安装在所述料架本体上,以及所述料架本体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料架本体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第四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及第四立柱分别与水平面垂直构成一矩形结构;

7、所述料架本体还包括第一横柱和第二横柱,所述第一横柱纵向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且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垂直;所述第二横柱纵向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之间,且与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垂直;

8、所述料架本体还包括第三横柱、第四横柱、第五横柱和第六横柱,所述第三横柱与所述第一横柱平行,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底端;所述第四横柱与所述第二横柱平行,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底端;所述第五横柱和第六横柱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柱和第四横柱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料架本体还包括推手,所述推手包括第一推柱、第二推柱、第三推柱、第四推柱;

10、所述第一推柱和第二推柱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所述第三推柱和第四推柱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顶端;

11、所述推手还包括第五推柱和第六推柱,所述第五推柱和第六推柱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推柱和第二推柱以及所述第三推柱和第四推柱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推柱、第二推柱及所述第三推柱、第四推柱垂直。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第四支撑杆;

13、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柱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平行,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分别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柱上,且所述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平行。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第四限位柱、第五限位柱、第六限位柱、第七限位柱、第八限位柱、第九限位柱、第十限位柱、第十一限位柱及第十二限位柱;

15、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所述第三限位柱和第四限位柱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所述第五限位柱和第六限位柱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所述第七限位柱和第八限位柱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两端;

16、所述第九限位柱和第十限位柱连接在所述第五横柱上,所述第十一限位柱和第十二限位柱连接在所述第六横柱上。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三定位块及第四定位块;

18、所述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三定位块及第四定位块均连接在所述第五推柱上。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柱上,且与所述第二横柱垂直。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行走机构为万向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万向轮至少包括四个。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万向轮上均安装有锁轮器。

23、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有效解决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使用十台份专用料架配送至线边所带来的使用面积大、取件难度大、灵活性差及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该装运料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单人即可完成上下件动作,缩短了人员成本。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该装运料架对场地需求量小(原600mm*200mm现180mm*130mm),大大提升了车间场地的利用率。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该装运料架灵活性强,可根据不同车型进行定位微调重复性使用。

29、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得以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架本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料架本体(1)底端四个角的行走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本体(1)包括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第四立柱(14),所述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及第四立柱(14)分别与水平面垂直构成一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本体(1)还包括推手(21),所述推手(21)包括第一推柱(211)、第二推柱(212)、第三推柱(213)、第四推柱(2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二支撑杆(32)、第三支撑杆(33)及第四支撑杆(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第一限位柱(41)、第二限位柱(42)、第三限位柱(43)、第四限位柱(44)、第五限位柱(45)、第六限位柱(46)、第七限位柱(47)、第八限位柱(48)、第九限位柱(49)、第十限位柱(50)、第十一限位柱(51)及第十二限位柱(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定位块(501)、第二定位块(502)、第三定位块(503)及第四定位块(5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还包括定位卡槽(505),所述定位卡槽(505)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柱(16)上,且与所述第二横柱(16)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为万向轮(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01)至少包括四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万向轮(201)上均安装有锁轮器(20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料架,包括料架本体,以及安装在料架本体底端四个角的行走机构;还包括支撑机构、限位机构及定位机构,支撑机构横向连接在料架本体的一端,限位机构安装在支撑机构和料架本体上,定位机构安装在料架本体上,以及料架本体远离支撑机构的一端。本技术有效解决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使用十台份专用料架配送至线边所带来的使用面积大、取件难度大、灵活性差及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唱通,邱亚斌,李瑜,贺志金,李应翰,赵永贞,请求不公布姓名,尚文博,夏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