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斗和卸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0051发布日期:2024-04-01 14:3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料斗和卸船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卸船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料斗和卸船机。


背景技术:

1、卸船机多用于港口的货物卸船作业,通常包括抓取物料的抓斗和承接货物用的料斗。以卸船机卸载煤等散状颗粒物料为例,物料在从船上卸载时,需要先通过抓斗从船上抓取物料,再将抓斗移动至料斗位置,打开抓斗使得物料能够下落至料斗内。在物料下落的过程中,会与料斗的内部碰撞产生大量粉尘,粉尘会经由料斗的进料口外溢,造成环境污染。当粉尘浓度过高时,还容易发生爆炸,影响码头的安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粉尘外溢,通常在料斗附近设置有喷雾装置,通过水雾捕捉粉尘,但是这样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的气流的影响,导致水雾难以捕捉粉尘,抑尘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斗和卸船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喷雾装置避免粉尘外溢时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料斗,包括

3、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具有进料口;

4、拦截组件,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内,用于阻碍物料的下落,所述拦截组件能够散发电荷;

5、荷电喷雾抑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拦截组件的上方,用于喷出捕捉粉尘的水雾,所述水雾上携带有与所述拦截组件上散发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6、气幕组件,设置在所述荷电喷雾抑尘组件的上方,用于产生拦截粉尘的空气幕;以及

7、封堵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所述封堵组件配置为当所述物料全部进入所述料斗本体内时,封堵所述进料口。

8、可选地,所述拦截组件包括格栅网、第一电极和第一静电发生器,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格栅网上并与所述第一静电发生器连接,用于散发电荷,所述格栅网内设置有用于布线的通道。

9、可选地,所述荷电喷雾抑尘组件包括筒体、第一风机、第一喷头、第二电极和第二静电发生器,所述筒体穿设所述料斗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静电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液体管道和第一气体管道,所述第一液体管道与所述第一喷头连接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道与所述第一喷头连接且与外部连通。

10、可选地,所述荷电喷雾抑尘组件沿圆形轨迹间隔布置有多个,其中,多个所述荷电喷雾抑尘组件的水雾喷出方向分别与所述圆形轨迹相切,以使得所述料斗本体内形成有气旋。

11、可选地,所述气幕组件包括第二气体管道、与所述第二气体管道连接的第二风机和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管道的上方,所述第二气体管道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出风口。

12、可选地,所述气幕组件还包括第三静电发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管道内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三静电发生器连接,所述第四电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放电并且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产生电弧,以电离空气,其中,所述第三电极沿所述第二气体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四电极构造为沿所述第二气体管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

13、可选地,所述气幕组件临近于所述封堵组件布置,所述气幕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管道下方的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用于喷出水雾,以清洁所述封堵组件。

14、可选地,所述气幕组件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二喷头的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喷头的上方。

15、可选地,所述气幕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幕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上。

16、可选地,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盖板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齿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水平延伸的齿条。

17、可选地,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有气体过滤膜,用于填充所述盖板与所述进料口的边缘之间的间隙。

18、可选地,所述料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方的粉尘浓度检测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进料口边缘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物料是否全部进入所述料斗本体内。

19、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卸船机,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料斗。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拦截组件能够减少粉尘的产生,荷电喷雾抑尘组件喷出的水雾能够捕捉粉尘,气幕组件能够拦截粉尘。进一步地,拦截组件能够与荷电喷雾抑尘组件相互配合,携带有电荷的水雾与附着有电荷的粉尘会相互吸引,使得水雾更容易捕捉粉尘,保证了水雾的使用效果也进一步减少了料斗本体内漂浮的粉尘。气幕组件也会与荷电喷雾抑尘组件相互配合,进一步拦截没有被水雾捕捉的粉尘,进一步避免粉尘从进料口散溢至外部环境中。封堵组件使得料斗本体内散溢的粉尘会自行降落或者逐渐被水雾捕捉,直至料斗本体内没有漂浮的粉尘。拦截组件、荷电喷雾抑尘组件、气幕组件和封堵组件不会受到外部环境中的气流的影响,保证了良好的抑尘效果,避免粉尘散溢到外部环境中。

21、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组件包括格栅网、第一电极和第一静电发生器,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格栅网上并与所述第一静电发生器连接,用于散发电荷,所述格栅网内设置有用于布线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喷雾抑尘组件包括筒体、第一风机、第一喷头、第二电极和第二静电发生器,所述筒体穿设所述料斗本体的侧壁,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静电发生器电连接,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液体管道和第一气体管道,所述第一液体管道与所述第一喷头连接且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道与所述第一喷头连接且与外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喷雾抑尘组件沿圆形轨迹间隔布置有多个,其中,多个所述荷电喷雾抑尘组件的水雾喷出方向分别与所述圆形轨迹相切,以使得所述料斗本体内形成有气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组件包括第二气体管道、与所述第二气体管道连接的第二风机和第一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管道的上方,所述第二气体管道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组件还包括第三静电发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管道内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三静电发生器连接,所述第四电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极用于放电并且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产生电弧,以电离空气,其中,所述第三电极沿所述第二气体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四电极构造为沿所述第二气体管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组件临近于所述封堵组件布置,所述气幕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气体管道下方的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用于喷出水雾,以清洁所述封堵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组件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二喷头的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二遮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喷头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幕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料斗本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可水平移动的盖板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齿轮,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水平延伸的齿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有气体过滤膜,用于填充所述盖板与所述进料口的边缘之间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上方的粉尘浓度检测传感器和设置在所述进料口边缘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所述位置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物料是否全部进入所述料斗本体内。

13.一种卸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料斗。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料斗和卸船机,料斗包括料斗本体、拦截组件、荷电喷雾抑尘组件、气幕组件和封堵组件。料斗本体具有进料口。拦截组件设置在料斗本体内,用于阻碍物料的下落,拦截组件能够散发电荷。荷电喷雾抑尘组件设置在拦截组件的上方,用于喷出捕捉粉尘的水雾,水雾上携带有与拦截组件上散发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气幕组件设置在荷电喷雾抑尘组件的上方,用于产生拦截粉尘的空气幕。封堵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进料口上,封堵组件配置为当物料全部进入料斗本体内时,封堵进料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拦截组件、荷电喷雾抑尘组件、气幕组件和封堵组件不会受到外部环境中的气流的影响,保证了良好的抑尘效果,避免粉尘散溢到外部环境中。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生,王栋,黄校春,颜敏,王辉,邓如勇,印伟坚,吴雅莉,王军锋,左子文,高健,曹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