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线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0274发布日期:2024-04-01 14:3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线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收整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收线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线缆收放装置主要用于长距离布线时排放线缆,为了便于对线缆进行导向,现有的线缆收放装置上一般都通过排线器和双向丝杆进行控制,但是双向丝杆的行程固定,且传动速度无法进行改变,虽然现有的设备多将双向丝杆和排线器进行电性连接,但是双向丝杆仍存在无法精准控制排线距离和排线速度。

2、基于以上原因,现在大多数厂家多选用负载有多种机械结构的排线器对双向丝杆进行功能性补充,此类排线器机械结构相对简单,维护和维修相对容易,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机械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受到电子元件故障的影响,可靠性较高,价格便宜,能极大的降低成本,但是纯机械结构的排线器会因机械零件磨损而在后续的使用中产生误差,无法长期使用。

3、但是当线缆的规格不一样时,由于其直径不同,所以每更换一种规格就要调整一次排线节距(排线速度),虽然能在排线器上直接调节档位,但档位和线缆规格之间仍然存在误差,这样就影响了排线质量。当排线器的档位和线缆直径存在误差时,线缆在排线到盘缘时无法精确换向,此时线缆就会在排线器的边缘发生“骑马”,使盘缘有凹陷或堆起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若采用人工调整则会增加成本,故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增强其自动化程度,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收线排线装置。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包括:

4、第一支架;

5、第二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的旁侧;

6、收线机构,与第二支架相连,包括第一电机、收线辊轴和变速机构,第一电机与第二支架的侧壁固连,收线辊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电机的旁侧且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轴接,变速机构与收线辊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相连;

7、换向机构,与变速机构相连,包括换向螺杆、换向气缸、两个测距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换向螺杆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上端,换向气缸设置在换向螺杆远离变速机构的一端,换向气缸的输出端与换向螺杆的端部转动连接,计数传感器设置在换向气缸的旁侧,两个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换向螺杆远离计数传感器的一侧;

8、束线器,设置在换向螺杆的上方且能带动线缆进行移动。

9、进一步的,变速机构还包括第一锥轴、第二锥轴和变速环,第一锥轴的大端与收线辊轴固定轴接,第二锥轴转动设置在第一锥轴的下端,第二锥轴的小端与第一锥轴的大端位于同一侧,变速环转动设置在第一锥轴和第二锥轴相靠近的一侧,变速环的外侧与第一锥轴相抵,变速环的内侧与第二锥轴相抵。

10、进一步的,变速机构还包括变速电机、变速螺杆、变速底座、承载框和两个第一滑轨,承载框的中部与变速环滑动连接,变速底座与承载框的底部固连,两个第一滑轨设置在变速底座的下端且与变速底座滑动连接,变速螺杆的中部与承载框的下端螺纹连接,变速螺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架通过支板转动连接,变速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螺杆的另一端固连。

11、进一步的,变速机构还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减速箱,第一带轮与第二锥轴的大端同轴线固连,第二带轮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的旁侧,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减速箱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上端,减速箱的输入端与第二带轮轴接。

12、进一步的,换向机构还包括伞齿架、第一伞齿、第二伞齿、主动伞齿、主动轴套、两个从动伞齿和两个从动轴套,伞齿架固定设置在减速箱远离第二带轮的一侧,第一伞齿与伞齿架转动连接,第一伞齿与减速箱的输出端键连接,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啮合,主动伞齿转动设置在伞齿架远离第二伞齿的一侧,主动伞齿与第二伞齿同轴线固连,两个从动伞齿分别设置在主动伞齿的两侧,两个从动伞齿分别与主动伞齿相啮合,两个从动轴套分别与两个从动伞齿相靠近的一侧同轴线固连,换向螺杆与两个从动伞齿同轴线滑动连接,主动轴套设置在两个从动轴套相靠近的一侧,主动轴套与换向螺杆固连。

13、进一步的,主动轴套的两端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成型有若干主动咬齿,从动轴套靠近主动轴套的一端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成型有若干从动咬齿,若干主动咬齿能与同一侧的若干从动咬齿相啮合。

14、进一步的,换向机构还包括换向套管、换向支座和限位插杆,换向支座固定设置在换向螺杆远离主动轴套的一端,换向套管与换向螺杆转动连接,换向套管与换向支座滑动连接,换向套管沿圆周方向成型有两个限位凹槽,限位插杆的一端与限位凹槽相抵,另一端与换向支座通过弹簧滑动相连。

15、进一步的,换向机构还包括第二滑轨、衔接滑块和承载螺座,第二滑轨设置在换向螺杆远离换向支座的一侧,第二滑轨与第一支架固连,衔接滑块与第二滑轨的上端滑动连接,承载螺座与换向螺杆螺纹连接,承载螺座与衔接滑块固连,束线器与承载螺座的上端固连。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7、其一:本装置通过测距传感器来控制线缆的换向缠绕,相比于传统的双向丝杆换向,测距传感器可以根据线缆的直径来调节缠绕的速度和换向的时间,精度更高,且能避免盘缘有凹陷或堆起现象;

18、其二:本装置通过计数传感器来控制线缆移动的速度,使得束线器的移动速度和线缆的缠绕圈数相匹配,避免线缆在收线辊轴上缠绕不均,影响排线效果,进而降低产品质量;

19、其三:本装置通过变速机构实现对档位的无级变速,防止档位和线缆规格之间存在误差,使得线缆在排线过程中可以实现均匀缠绕,防止产品的质量下降。



技术特征:

1.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机构(6)还包括第一锥轴(7)、第二锥轴(8)和变速环(14),第一锥轴(7)的大端与收线辊轴(5)固定轴接,第二锥轴(8)转动设置在第一锥轴(7)的下端,第二锥轴(8)的小端与第一锥轴(7)的大端位于同一侧,变速环(14)转动设置在第一锥轴(7)和第二锥轴(8)相靠近的一侧,变速环(14)的外侧与第一锥轴(7)相抵,变速环(14)的内侧与第二锥轴(8)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机构(6)还包括变速电机(9)、变速螺杆(10)、变速底座(12)、承载框(13)和两个第一滑轨(11),承载框(13)的中部与变速环(14)滑动连接,变速底座(12)与承载框(13)的底部固连,两个第一滑轨(11)设置在变速底座(12)的下端且与变速底座(12)滑动连接,变速螺杆(10)的中部与承载框(13)的下端螺纹连接,变速螺杆(10)的一端与第二支架(2)通过支板转动连接,变速电机(9)的输出端与变速螺杆(10)的另一端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机构(6)还包括第一带轮(15)、第二带轮(16)和减速箱(17),第一带轮(15)与第二锥轴(8)的大端同轴线固连,第二带轮(16)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旁侧,第一带轮(15)和第二带轮(16)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减速箱(17)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1)的上端,减速箱(17)的输入端与第二带轮(16)轴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机构(18)还包括伞齿架(19)、第一伞齿(20)、第二伞齿(21)、主动伞齿(22)、主动轴套(26)、两个从动伞齿(23)和两个从动轴套(24),伞齿架(19)固定设置在减速箱(17)远离第二带轮(16)的一侧,第一伞齿(20)与伞齿架(19)转动连接,第一伞齿(20)与减速箱(17)的输出端键连接,第二伞齿(21)与第一伞齿(20)相啮合,主动伞齿(22)转动设置在伞齿架(19)远离第二伞齿(21)的一侧,主动伞齿(22)与第二伞齿(21)同轴线固连,两个从动伞齿(23)分别设置在主动伞齿(22)的两侧,两个从动伞齿(23)分别与主动伞齿(22)相啮合,两个从动轴套(24)分别与两个从动伞齿(23)相靠近的一侧同轴线固连,换向螺杆(28)与两个从动伞齿(23)同轴线滑动连接,主动轴套(26)设置在两个从动轴套(24)相靠近的一侧,主动轴套(26)与换向螺杆(28)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轴套(26)的两端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成型有若干主动咬齿(27),从动轴套(24)靠近主动轴套(26)的一端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成型有若干从动咬齿(25),若干主动咬齿(27)能与同一侧的若干从动咬齿(25)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机构(18)还包括换向套管(29)、换向支座(32)和限位插杆(31),换向支座(32)固定设置在换向螺杆(28)远离主动轴套(26)的一端,换向套管(29)与换向螺杆(28)转动连接,换向套管(29)与换向支座(32)滑动连接,换向套管(29)沿圆周方向成型有两个限位凹槽(30),限位插杆(31)的一端与限位凹槽(30)相抵,另一端与换向支座(32)通过弹簧滑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机构(18)还包括第二滑轨(35)、衔接滑块(36)和承载螺座(37),第二滑轨(35)设置在换向螺杆(28)远离换向支座(32)的一侧,第二滑轨(35)与第一支架(1)固连,衔接滑块(36)与第二滑轨(35)的上端滑动连接,承载螺座(37)与换向螺杆(28)螺纹连接,承载螺座(37)与衔接滑块(36)固连,束线器(39)与承载螺座(37)的上端固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线缆收整领域,具体是一种收线排线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收线机构,与第二支架相连,包括第一电机、收线辊轴和变速机构,第一电机与第二支架的侧壁固连,收线辊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连接,变速机构与收线辊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相连;换向机构,与变速机构相连,包括换向螺杆、换向气缸、两个测距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换向气缸设置在换向螺杆远离变速机构的一端,换向气缸的输出端与换向螺杆转动连接,计数传感器设置在换向气缸旁侧,两个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换向螺杆远离计数传感器的一侧;束线器,设置在换向螺杆的上方且能带动线缆进行移动。本装置能使线缆均匀缠绕在收线辊轴上,且在换线后调节线缆的移动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张清,王喜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锐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