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2627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吊装,尤其涉及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1、因装配式的空腔构件外形尺寸较大,双叶板间间距较大,钢筋混凝土空腔构件本身质量较大,作为双叶板的主要受力结构在吊装过程中相对较为脆弱,因此在吊装过程中确保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本身稳定同时吊装就位时构件保持垂直安装成为了重中之重。

2、现有的吊装方式一为:普通装配式民用建筑空腔竖向构件吊装时,无论空腔构件是在侧方或者平放时一般为起吊构件顶部吊环直接吊装。这些吊装方法因构件外形较小,高度较小,质量又较轻,在吊装过程中不会对空腔构件本身的稳定性造成破坏或者破坏性很小。而这种吊装方法不能满足高大装配式池体空腔构件的需求,如果直接起吊会造成吊耳部位与叶板之间的撕裂及对卡环的受力方向不利。一旦构件本身完整性遭到破坏,除了削弱构件的强度外,还会造成后期池体充满水后结构渗漏。

3、现有的吊装方式二为:提拔式装配式建筑中安装中,利用滑轮组、钢丝绳、万向吊环组合的吊装方法,可以起吊外形尺寸较大,质量较大的构件。这种吊装方法要求构件本身强度较高,因侧面需要埋设万向吊环,需构件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厚度要求,而空腔构件的混凝土叶板厚度不能够满足安装万向吊环的厚度需求。且构件吊装就位时,因为构件吊点在单面,与构件重心竖向不重合,构件垂直度需要再安装就位前进行二次纠偏或者调整,所以会造成工序的增加和安装时间的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有效的解决现在吊起方式造成双叶板受力不均且吊装就位时垂直度不能保证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吊装前准备,将主吊绳系于吊物的主吊环上,将副吊绳系于万向吊环上;

4、s2,吊装时,缓慢起升副吊绳,使得绳扣慢慢绷紧并保持构件尽量水平起升,主吊绳随构件高度缓慢起升,吊绳可不必拉紧;

5、s3,起吊中,待构件起升至一定高度后,停止起升副吊绳,主吊绳逐渐拉紧并开始起升,直至构件处于直立状态,副吊绳完全卸力,主吊绳承载构件全部重量;

6、s4,吊装后,卸掉副吊绳及万向吊环,主吊绳将构件吊装就位,安装就位后,卸掉主吊绳,吊装完成。

7、优选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

8、s11,吊物首先平置于平台上,下部铺垫半硬质橡胶或木垫块;

9、s12,将主吊绳用卡环系于空腔构件上部的主吊环上,再将副吊绳的滑轮组,用4组绳扣/8个绳头各系于在上叶板中预埋套筒的万向吊环上。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为:卸掉副吊绳的滑轮组及万向吊环,主吊绳将构件准备吊装就位,安装就位后,并临时固定构件,卸掉主吊绳,吊装完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益处:1)使用双台起吊设备完成,安全系数高,每台设备均能满足整体构件的全部重量;同时吊装附属设备简易,容易操作,节省吊装翻转工序及时间;2)吊装方法操作简单,前期准备工作较少,不必制作各种工装卡具完成吊装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具体过程为:卸掉副吊绳的滑轮组及万向吊环,主吊绳将构件准备吊装就位,安装就位后,并临时固定构件,卸掉主吊绳,吊装完成。


技术总结
一种高大装配式空腔构件吊装方法,解决现在吊起方式造成双叶板受力不均且吊装就位时垂直度不能保证的问题。其包括如下步骤:S1,吊装前准备,将主吊绳系于吊物的主吊环上,将副吊绳系于万向吊环上;S2,吊装时,缓慢起升副吊绳,使得绳扣慢慢绷紧并保持构件尽量水平起升,主吊绳随构件高度缓慢起升,吊绳可不必拉紧;S3,起吊中,待构件起升至一定高度后,停止起升副吊绳,主吊绳逐渐拉紧并开始起升,直至构件处于直立状态,副吊绳完全卸力,主吊绳承载构件全部重量;S4,吊装后,卸掉副吊绳及万向吊环,主吊绳将构件吊装就位,安装就位后,卸掉主吊绳,吊装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魏恒,吴坚,黄鑫,薛天琼,张荣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控水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