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传递红热工件的简易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18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传递红热工件的简易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热加工行业中,用于传递中、小型高温工件的一种传送设备。
在热加工生产中,特别是机械锻造生产中,用于传递红热工件的机械装置必须具备一定的抗热性和机械强度,为此,一般的传送机械上对接触工件的部件设计重量较大,使机械运行需要较大的驱动功率,还产生较大的机械磨损及噪音。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传送机械,可以实现减轻部件重量,减少机械磨损及噪音,降低功率消耗和延长设备的维护使用周期。
其解决方案是(图1)在传送带桁架①的两端各垂直安装一个被动槽轮⑧和一个装在摆线减速机⑦轴上的主动槽轮⑥,把一条长度约为桁架两倍的钢丝绳③两头对插扣连成环状,挂在主动槽轮⑥,被动槽轮⑧上并通过调节被动轮拉紧钢丝绳,然后将数个拨子④用U型板(13)经螺栓等距离地装在钢丝绳上。在紧挨着每个拨子上的U型板前,后方位置上套上铅丝卡环⑤并夹紧于钢丝绳上,用以阻止拨子在钢丝绳上来回游动。在钢丝绳上方约拨子长度二分之一的距离上,将一条长度约等于桁架,且平行于钢丝绳的型材制造的V型滑道②固定于桁架上,该滑道的下边呈开口式以容纳拨子在开口中沿滑道移动,桁架上还装有滚轮⑩及重力导轮(11)用以支托及稳定钢丝绳的运行,此外,在桁架上还装有油罐(12)滴油对钢丝绳保持合理的油润作用。档板⑨能起到防止工件外落情况发生。
当主动槽轮转动时,使均布在钢丝绳上的拨子随着被驱动的钢丝绳移动,依次从V型滑道的一端开口进入滑道中,拨动已落入V型滑道中的工件沿着滑道进行滑动传递至另一端,然后拨子经槽轮从下面返回。
本发明另一种结构是中间有一窄缝的平面滑道,使用呈八字平面的拨子在缝中通过来推移工件运行。
利用带有拨子的钢丝绳作为传送带主体移动部件,其最大优点是能较大程度的减轻运行部件重量,缩小了运行部件与运行工件的传递重量比值,从而节省了功率消耗,减少机械磨损及噪音,减轻了传送设备的重量和简化了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了高温工件表面摩擦系数小,在滑道上只需很小的推移滑动力,另外,高温低硬度的工件对滑道表面所造成的长期磨损甚微。
本结构原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如出现过载故障时,钢丝绳与主动槽轮之间会产生滑动现象,传送机构在短时间内不受超载故障影响,延长了设备的维护周期。
本结构的另一个优点是机械设备受工作温差影响小,因此,根据需要可以设计制造传送距离较长的单台传送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在桁架的适当位置安装一油罐,可以将润滑油滴到运行的钢丝绳上,使之保持合理的油润状态。
附图介绍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图形1,2,3简易传送带的结构原理图①桁架,②V型滑道,③钢丝绳,④拨子,⑤卡环,⑥主动槽轮,⑦摆线减速器,⑧被动槽轮,⑨档板,⑩滚轮,(11)重力导轮,(12)油罐 (13)U型板。
图形4、5简易传送带拨子安装示意图。
图形6、7、8平面式滑道结构原理示意图。
权利要求
1.用于传递中、小型高温工件的传送机械,其特征是张紧于桁架①两端的主动槽轮⑥和被动槽轮⑧上的环状钢丝绳③上,装有被卡紧在绳上的卡环⑤所定位的拨子④,容纳于滑道②开口中,桁架①上设有滚轮⑩和重力导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传送机械其特征是开口式滑道②呈V型。
专利摘要
一般热加工生产使用的传送带,为了耐高温以及满足强度要求,部件设计较重,需要较大驱动功率并产生较大机械磨损及噪音。利用接成环状的钢丝绳张紧于传送带桁架两端的主、被动槽轮上,使数个均布的可随绳移动的拨子,从桁架一端伸进上面平行于钢丝绳并留有开口的滑道中,拨动落入的工件沿滑道滑动传递,以实现降低传递比值,简化设备制造及延长维护期,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械磨损及噪音。
文档编号B65G15/08GK86201158SQ86201158
公开日1987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6日
发明者薛广顺 申请人:薛广顺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