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蛋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0336阅读:20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蛋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蛋类及易碎物品携带容器,尤其是使用方便,可折叠收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膳食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鸡蛋及其他蛋类几乎成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日常佐餐,每个家庭经常需要购买鸡蛋,市场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鸡蛋供应。然而,鸡蛋的携带和装运却往往成了人们头痛的问题,在上、下班来回的路上,本来顺便即可在市场上捎带购买,但常常因为没有合适的携带容器,而不得不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拿上专门的硬筐筐或硬篓篓之类,在市场上买上几斤鸡蛋小心翼翼地提回家去,即使如此,鸡蛋也难免破碎。虽然在现有技术中,已有装运蛋类的专用容器如蛋盘之类,可使蛋类在装运过程中不至于打碎,但是这种蛋盘,仅适合于大批量集装运输,对于靠手提或自行车携带的每个家庭来说,就很不适用了,一则蛋盘体积大、笨重无处下手拿,二则底盘较松软,无法捆装在自行车上。
针对这种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便于携带,灵巧方便、外形美观、可折叠的,并且可使蛋类等易碎物品不易破损,盛装贵重物品不怕割划的携带、装运容器。
现将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蛋篓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本实用新型蛋篓的主体材料由普通金属丝或其他具有同类强度的非金属丝制成,不论选用何种材料,其形状和构造特征相同,现以金属丝为实施例。网链1用(φ0.6mm~φ1.0mm)细金属丝制做,上骨架2和下骨架3及提手4用(φ2.5mm~φ3.5mm)较粗的金属丝制做,手把5用木料或塑料制做。网链1是由多根细金属丝分别绕成长方形(或园形)螺旋体相互串接,将每根金属丝首尾焊接后而成;网链1的最上一行串接在 上骨架2上,最下一行用金属丝连接在下骨架3上,中间各行松套在一起,使上骨架2与下骨架3之间的距离可变,能够合拢,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蛋篓可折叠的功能;网链1中间各行串接行数多少视用途而定,直至达到蛋篓所需长度为止;金属螺旋体的每个螺旋周长约40mm~80mm,螺旋角约60°~95°。上骨架2是蛋篓上口,供放入、取出蛋类或其他物品之用,形状可为园形、方形、椭园形或长方形。下骨架3的中间固定着一块平面网链6,构成本实用新型蛋篓的底部;平面网链6的结构与网链1相同,其四周边缘固定在下骨架3的较粗金属丝上,因此,底部形状固定,不可收缩、折叠;下骨架3的形状可为方形、长方形或椭园形。提手4装在上骨架2上,活络连接,使用时竖起,折叠时可以放平。手把5套在提手4上,便于手提时不致勒手。整个蛋篓在不使用时,将上、下骨架合起来,即可折叠收缩成厚度为30mm~50mm的扁形体。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方案,当需要使用时,将手把一提,本实用新型蛋篓即可自行张开,盛装蛋类或其他物品后,靠金属网链上凹凸不平且又有相对活动性的表面将蛋类或易碎物品箍紧,以使其相对固定,不易被挤碎。整个蛋篓的金属部分若经过电镀表面处理,发出金色或银色闪亮光泽,非常美观,既是一件很实用的物品,又是一件精美工艺品,即使不装东西,也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将

如下图1本实用新型蛋篓拉伸张开后(使用时)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蛋篓折叠收缩后主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蛋篓底部结构图。
图中1.网链2.上骨架3.下骨架4.提手5.手把6.平面网链本实用新型蛋篓同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简单实用,携带方便,而且造型新颖,美观大方,用途广泛,容易制造,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可进入千千万万个家庭,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实用物品。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蛋篓,由网链、上骨架、下骨架、提手、手把和平面网链组成,其特征是网链是由多根细金属丝分别绕成的长方形螺旋体相互串接,将每根金属丝首尾焊接后而成;最上一行串接在上骨架上,最下一行连接在下骨架上,中间各行松套在一起,使上骨架与下骨架之间的距离可变,能够合拢,从而形成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的功能;中间各行串接行数多少视用途而定,直至达到蛋篓所需长度;上骨架是本折叠式蛋篓上口,形状可为园形、方形、椭园形、长方形;下骨架中间固定着平面网链,构成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蛋篓的底部;因此,底部形状固定;下骨架的形状可为方形、长方形、椭园形;提手装在上骨架上,提手上装有手把,便于手提时不致勒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蛋篓,其特征是网链、上骨架、下骨架、提手平面网链可用具有同类强度的非金属丝制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蛋篓,其特征是网链及平面网链的形状可绕成园形螺旋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蛋类及易碎物品携带容器。由普通金属丝或其他具有相同强度的非金属丝制成的网链,和较粗金属丝制成的上骨架、下骨架、提手等构成;当需要盛装物品时,提手把即可自行张开,方便可靠;当不用此容器时,将上、下骨架合起来,即可收缩、折叠为厚度只有30mm~50mm的扁形体,随身可带。不仅实用,大方,而且新颖、美观、制造简单、使用寿命长,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实用物品。
文档编号B65D85/30GK2106140SQ9121959
公开日1992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2日
发明者沈宜云, 尚怀民, 张文新, 李石 申请人:沈宜云, 尚怀民, 张文新, 李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