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螺旋圈卷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705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速螺旋圈卷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高速线材轧机,尤其是关于被用来将这种轧机的热轧产品在冷却输送带等上面形成螺旋形环圈结构以便存放的螺旋圈卷盘架的改进。
一种传统的螺旋圈卷盘架在

图1中用标号10表示。所述的螺旋圈卷盘架具有一轴承座12和一支承在第一轴承组件16和第二轴承组件18之间的用于绕其轴线“X”旋转的活动套筒14。轴承16和18的中心线位于相互间隔距离为“B”的各个基准平面P1和P2上。所述第二轴承组件18的孔径为“D”。
所述套筒14带有一与一大直径的锥齿轮22啮合的伞形齿轮20,所述锥齿轮22由传统的装置(未图示)驱动。一螺旋圈卷盘管24装在套筒上随之一起转动。该螺旋圈卷盘管具有一进入段24a,它们位于第一轴承组件16和第二轴承组件18间的套筒轴线上,以及一三锥弯曲的中间段24b,它从所述进入段通过基准平面P2通向输出端24c。该输出端离开所述基准平面P2一个外延伸距离“A”,并径向地离开轴线“X”以形成具有直径“F”的一个圆形路径。螺旋圈卷盘管由一个管子支撑结构26固定,该支撑结构包括从套筒14径向地伸出的多个臂。热轧产品被引进螺旋圈卷盘管的进入段24a中,而以一具有直径F的连续螺旋形结构从所述输出端24c输出。
参看图2,从图中可看到,在静态状况下,包括有套筒、螺旋圈卷盘管和支撑结构件的转动组件在其自重“W”作用下挠曲,如曲线28(为便于说明而加以放大)所示。因此,转动组件的重心30就横向离开旋转轴线X一个距离“Y”。重心横向偏移Y所达到的最小值作为对该螺旋圈卷盘架的“刚度”的度量标准。
一般认为螺旋圈卷盘架的安全工作速度不应大于约转动组件临界共振转速的65%。临界共振速度与横向偏移值Y的平方根成反比。
螺旋圈卷盘架目前可以大约以100至110米/秒的轧制输出速度良好地工作。然而当这个速度继续提高到120米/秒或更大些时,传统的螺旋圈卷盘架要在如此高速的情况下能良好地工作便会面临越来越多问题。其原因就是其刚度不够,刚性不够不仅会使转动组件的临界共振转速降低,而且会引起大得令人难以接受的振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使螺旋圈卷盘架的刚度显著提高因而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满足现代轧机速度不断提高的要求。
本发明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确定,即造成螺旋圈卷盘架刚度不够的主要因素是套筒和螺旋圈卷盘管悬伸出第二轴承组件。在传统的螺旋圈卷盘架中,所述的悬伸长度总是大于由该螺旋圈卷盘架形成的螺旋环圈直径和在第一与第二轴承组件之间的轴向间距。按照本发明,该悬伸长度要减小到上述这些尺寸的几分之一由此产生可在较高速度可靠地平衡和安全地工作的一个刚度结构。
图1示出一传统轧机的螺旋圈卷盘架的主要零件;图2是一螺旋圈卷盘架在静态状态时挠曲受力分析;以及图3示出螺旋圈卷盘管悬伸长度与第二轴承组件的孔径的关系。
已往,对由速度引起的轴承失效的忧惧始终影响着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他们始终把第二轴承组件18的所谓“DmN值”(平均直径×转/分)保持低于约1,000,000。这样,由于螺旋圈卷盘架的转速必需提高以保持与轧机输出速度的提高步调相一致以及为了使DmN的值保持在被认为是安全的限值范围内,轴承孔径被减小到最低限度。然而,如图3所示,螺旋圈卷盘管悬伸长度A是第二轴承组件18的函数。
本发明突破传统想法而将所述第二轴承组件的DmN值提高50%而达到接近1,600,000的水平。在DmN提高后的这一水平上,就可同时允许转速提高和轴承孔径的加大。加大的孔径就可以使螺旋圈卷盘管的弯曲的中间段24b轴向地缩进套筒14。这样,如图3所示,孔径从D1增大到D2的增量△D就可提供悬伸长度从A1减少到A2的减少量△A。悬伸长度的减少量△A将导致重心30离开第二轴承组件的平面P2的距离“C”的相应减小。由于偏移量Y是按下式计算Y=WC2B/3EI1+WC3/3EI2,其中,I1=套筒横截面的平均惯性矩;I2=管子支撑件横截面的平均惯性矩;E=弹性模数。因此可看到,由于C减小,Y也将减小,因此增加了螺旋圈卷盘架的刚度和提高了临界共振速度。
为了进一步减小对任一给定C值的偏离值Y,在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8之间的间距也应尽可能小。然而,请参看图2,必须记住作用于轴承18上的负荷等于反作用力“R”,后者表示为R=W(C/B+1)这样B值的任何减小都将增大作用于轴承18上的负荷。而如果轴承DmN值低于约1,000,000的传统值时,这通常不成问题。然而,对本发明提高后的DmN值,为了提高润滑脂的渗入就必须减少轴承流动件的数目从而降低B值将减少轴承对任何给定负荷的使用寿命。
按照本发明,第二轴承组件的DmN值对一给定的轧机输出速度提高得使所允许的孔径D的增量可以将悬伸长度A降低到小于环的直径F。同时,通过保证使在轴承16和18之间的距离B保持大于悬伸长度A而使轴承负荷保持在容值的限值内。
表A说明按本发明,当第二轴承组件的孔径大小的平均直径为550毫米,轴承以提高后的DmN值工作而轧机输出速度为150米/秒时所能获得的结果
从表A中可看到通过使第二轴承组件18的DmN值提高到远超过1,000,000,在150米/秒的轧机输出速度时可采用500毫米的孔径以生产出直径为1,000至12,000毫米的环圈。在所有情况下,所述悬伸长度A远小于所成型的环圈直径,而在轴承16和18间的距离B大于所述的悬伸长度A。
这些尺寸大小和DmN值将根据轧机的输出速度和由螺旋圈卷盘架形成的环的大小值而有所不同。然而,本发明的中心是把悬伸长度A缩短到小于环圈直径F。因此,重心偏离量Y可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螺旋圈卷盘架的临界共振速度,这同样也使以较高转速安全地工作成为可能。通过大大增加第二轴承组件的DmN值可以减小悬伸长度以获得较大的孔径的好处。通过保证使在轴承16和18之间的间距大于悬伸出第二轴承18的长度可使轴承负荷保持在容许的限值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接受至少以120米/秒的速度轴向运动的线材等形式的单股产品并使所述产品成为连续的一系列环圈的轧机的螺旋圈卷盘架,它包括一具有一纵向轴线的套筒;围绕并支承所述套筒使之绕所述轴线旋转的第一和第二轴承组件,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轴承组件分别设置在垂直于所述轴线的相互分开的第一和第二基准平面上;用于使所述套筒绕所述轴线旋转的装置;以及一由所述套筒带动用于随它绕所述轴线转动的螺旋圈卷盘管,所述螺旋圈卷盘管具有位于第一和第二轴承间的所述轴线上并引导所述产品进入的一个进入段,和一个三维弯曲的中间段,它从所述进入段通过所述第二基准平面而终止于作为所述一系列连续环圈产品输出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径向地离开所述轴线以形成一个圆形路径,并与所述第二平面离开一个小于所述圆形路径直径的悬伸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圈卷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伸距离是所述圆形路径的直径的0.77至0.83倍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圈卷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轴承组件的DmN值超过1,000,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圈卷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准平行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悬伸距离。
全文摘要
一种轧机螺旋圈卷盘架具有一被支承在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和第二轴承组件之间用于绕其纵向轴线旋转的套筒。一螺旋圈卷盘管被所述套筒带动随其旋转。所述螺旋圈卷盘具有位于第一和第二轴承组件间的套筒轴线上的一进入段和一三维弯曲的中间段,所述中间段通过并超出第二轴承组件并终止于一径向地离开所述套筒轴线的一输出端以形成一圆形路径。该螺旋圈卷盘管伸出第二轴承组件的尺寸小于所述圆形路径的直径。
文档编号B65H57/12GK1119970SQ9510487
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6日
发明者特伦斯·M·肖尔, 哈罗德·E·伍德罗 申请人:摩根建造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