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920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提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物手提柄。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因行李箱包或食物包装箱等因无固设手柄而导致携带或般动的麻烦,常见的办法是用绳索捆扎或装于手提袋内。用捆孔方法实现手提携带会使手指感到不适,而袋装则存在袋口太小难以装物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携带物捆扎简单、方便并可复用的手提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包括手提部和与其连体联结的底座,以及一根一端固设于该底座一端部的捆绳,并在底座上设置绳索捆物锁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简明,便于实施;2、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携带十分方便,捆物时无需打结;3.应用灵活,可把数件行李一起捆扎携带,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外型结构的携带物;4.可以复用,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5~图8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下面我们根据
图1~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好实施例,并结合对该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细节。
请参阅
图1~图4,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提部1和与其成连体联结的底座2、以及一根一端固设于底座2一端(左端)的捆绳3,该手提部1与该底座2相联结的两端部形成左、右绕绳凹口12、12’;在该底座2上设置的绳索捆物锁定机构包括由右端孔21与前侧中央孔22在底座2内连通形成的横纵换向的穿绳管路、由后侧中央孔23与前侧中央凹槽24相连成的纵向穿绳通路、和由在凹槽24与右侧中央孔23邻接处垂直向左延设的后卡齿25与其相对的前卡齿26构成的咬绳机构、以及设在左绕绳凹口12上的左端孔27。又在该捆绳3的自由端设置一穿导头30,以便于置入上述绳索捆物锁定机构的中间操作。又从图3可见,底座2上,在咬绳机构与左端孔27之间设一凹弧28,以便在松开捆绳3时,便于用手指把手提柄按住松绳。此外,还在手提部1的两端的两侧缘分别开设卡口10,以便在捆物时可将捆绳3的尾部卡入固定。
请参阅图5,从图可见,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手提柄置于行李4之上,使捆绳3经行李4的底部缠绕一周,再穿入右端孔21,经横纵换向穿绳管路从前侧中央孔22穿出,之后,使捆绳3在行李4的另一方向上缠绕一周,并将绳端穿过后侧中央孔23,再穿过左端孔27并把捆绳3拉紧,此时,捆绳3将会在前卡齿26和后卡齿25所构成的咬绳机构中被卡紧。最后,再将捆绳3的剩余部分沿着左右绕绳凹口12、12’缠绕,并将其尾部卡入卡口10。
而在解包时,则先松解捆绳3被缠绕的剩余部分后,在底座2上的凹弧8处,用手指抓牢捆绳3,从左端孔27用力拉回即可。最后,再将捆绳3沿着左、右缠绳凹口12、12’予以缠绕,末了,将绳尾卡入卡口10。
请一起参阅图6~图8,此乃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应用。如图所示,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用以携物的优越性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柄,特别用于捆物手提携带的场合,其包括手提部,其特征在于还有与手提部成连体结合并在其结合的两端形成左右缠绳凹口的底座、以及一根一端固设于该底座的左端的捆绳,并在该底座上设置一绳索捆物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绳索捆物锁定机构包括由右端孔与前侧中央孔在该底座内形成的横纵换向的穿绳管路、由后侧中央孔与前侧中央凹槽相连成的纵向穿绳通路、和由在该前侧中央凹槽邻接后侧中央孔处沿垂直向左延设一后卡齿与其相应设置的前卡齿构成的咬绳机构、以及设置于左端缠绳凹口上的左端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提柄,其特征在于手提部的两端两侧缘分别设置卡口。
4.根据要利要求2所述手提柄,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的咬齿机构与左端孔之间设有凹弧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提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捆绳(3)的自由端部设有穿导头(30)。
专利摘要一种手提柄,特别用于捆物手提携带的场合,其包括手提部和与其一体联结的底座,以及一根一端固接于该底座一端的捆绳,并在该底座上设置一绳索捆物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捆物无需打结,也适合于各种形状的携带物,使用十分方便、灵活,又可复用,便于携带。
文档编号B65D63/16GK2242864SQ9524643
公开日1996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4日
发明者俞燕英 申请人:陆却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