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塑制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972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别是塑制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所述的、用于象罐、瓶、桶这样的运输件的、特别是塑制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
已经知道了各种用于运输和储存象罐、瓶、桶这样的运输件的塑制容器,其中壁部与底板连成一体且壁部通过铰接机构可枢转地连接在底板上。在这种情况下,壁部和底板通常具有与待运输件的外形相应的压制件。与物品一样,以这种方式实现了物品对中并阻止了物品运动到不确定的中间位置。但为了以这种方式固定物品,容器必须具有特定的最小高度。特别是当壁部被刚性地安装在底板上时,该容器具有在空载下不利地增加运输体积的结构高度。
当壁部经铰接机构装在底板上时,减小了空载时的运输体积。但同时需要一种复杂的铰接机构,这对运输容器的制造成本产生了不利影响。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可以简单地且低成本地制造这种容器,在保留了最有效地对中安放运输件的情况下,此容器特别是在空载运输时可具有紧凑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指出的特征实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优点是由于活动安装定位机构,所以,一方面,该定位机构可转到底板附近的位置上,从而特别是在运输容器叠置或插放时减小了尤其是空载下的运输体积;另一方面,通过使定位机构转到远离底板的位置而获得了对运输件的有效对中。
在权利要求2中描述了一个有利的结构变型,其中可以彼此平齐地排列每个运输和储存两用容器,由此使运输体积得到最佳化。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结构是有优点的,其中可以简单地且低成本地实现定位机构与铰接机构的连接。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是有优点的,这是因为以简单和低成本方式将铰接机构与底板或壁部连在一起。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另一种结构也是有利的,其中可以通过易加工方式将定位机构装在壁部上,或者这种结构同时提供了堆放运输容器所需的壁部。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变型描述了另一种有利措施,其中将固定突出部和整个定位机构装在运输容器内。这很重要,因为定位机构相对运输容器的位置或运输件相对运输容器的位置对最有效地利用现有运输体积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有以下优点,即可以简单地将定位机构与运输容器分开,从而可以分别紧凑地堆放和储存运输容器和定位机构。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另一种结构可以相对运输容器简单地将定位机构移入不同的垂直位置。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另一种变型的优点是,固定突出部和间隔件还可相对定位机构枢转。
而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结构也是有优点的,因为可以简单地且低成本地制成铰接机构。
在权利要求11中描述了另一种有利措施,其中产生了一种非常稳固的铰接机构,从而延长了这种运输容器的使用寿命。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另一种结构是有利的,其中形成接头的运输容器部分不会自动脱落。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结构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在空载状态下以最紧凑的方式叠置运输容器;另一方面,在定位机构和底板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可以简单地实现运输容器的清洗。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变型也是可取的,其中可以最有效地定位和对中较高的运输件如瓶,由此避免了运输过程中不确定的中间状态。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另一种结构是有利的,其中可以在已装入运输件的情况下叠置且对中运输容器,从而防止了立于壁部或运输件上的上层运输容器的滑落。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另一种结构也是有优点的,这是因为减轻了运输容器的运输重量,因而可以获得加强的货车承载能力。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结构也是可取的,其中简化了各运输容器的叠置并同时在运输容器内实现了锥形运输件区域的对中。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结构也是可行的,其中通过上死点锁定结构自动地将定位机构锁死在上运输位置上。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计也是有利的,其中可以逐级调节带卡口的板形定位机构的位置。这可以调节各种储存条件,以便简化物品取出操作或获得特殊的展示效果。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计也是有利的,其中在无附属构件的情况下获得了从技术角度出发是有效的弹性制动机构。
权利要求21描述了另一种有利结构,由于通过限定转角而获得确定的调节并可根据收于容器内的物品数量级正确地协调调节范围。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另一种有利结构获得了一种可靠的堆放组件,无需附加的紧固装置如打包条来捆垛。
权利要求23描述了另一种有利的结构,其中可以简单地对容器作标记,而这样的容器也可用于自动处理区内,或是在容器上明文标上相应信息如价格等。
最后,在权利要求24和25中描述了有利的设计结构。这些结构可以确保运输件牢固地装在运输容器内。为减小空载体积,此容器设有低矮的侧壁和/或端壁。当调节位于运输件重心上方的定位机构时,即使在恶劣的运输工作中,运输件也被牢固地固定住。在将这种运输容器装到储货架上后,可以在定位机构降至底板附近的下位置后轻易地取出运输件和在展示物品时,清除掉那些不便包装的储存件。这些物品通常在其侧面上标有可不受限制地看到的广告信息和/或用户信息。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根据图中所示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透视图;图2以横截面图示出了在运输状态下的本发明的两个叠置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图3以沿图2中的III-III线剖开的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
图4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铰接机构的一个变型实施例;图5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铰接机构的另一个变型实施例;图6以侧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铰接机构的制动机构;图7以沿图6中的VII-VII线的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制动机构;图8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铰接机构的另一个变型实施例;图9以沿图8中的IX-IX线的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铰接机构;图10以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连接机构;图11以沿图10中的XI-XI线的截面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机构;图12以局剖视图示出了配有活动的定位机构的本发明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另一种结构。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一个运输和储存两用容器1。此容器由具有至少一个底板3的承载体2和通过铰接机构5与承载体2相连的定位机构4构成。在此实施例中,承载体2的底板3配有形成侧壁7和端壁8的壁部6,所述壁部最好以压接、粘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上。承载体2长度为从外面包括端壁8在内的长度9,承载体宽度为与端壁垂直的且从外面包括侧壁7在内的宽度10。纵对称轴11平行于长度9并平分宽度10。壁部6和底板3构成内腔12,底板3具有背向内腔的支承面13。例如,壁部6也垂直于底板3并具有一个背向支承面13的、平行于此支承面且间隔一个壁高15的顶侧14。在端壁8和/或侧壁7的顶侧14上一体地压接、粘结或焊接了突起于此顶侧上的固定突出部16,此固定突出部沿支承面13的反向突出了一个固定突出部高度17。例如,固定突出部16相对纵对称轴11和与纵对称轴垂直的长度9的横对称轴18是对称分布的,背向内腔12的固定突出部外侧19与同样背向内腔12的侧壁7外侧20是平齐的或在同一平面内。
根据两个突出部的对置面并以相对横对称轴18等分的间距21分别将固定突出部16相互分开,固定突出部具有一个平行于长度9的或根据间距21测得的固定突出部宽度22。在一个离开顶侧14且与顶侧相距为固定突出部高度17的固定突出部顶侧23上,设有与固定突出部16枢转相连的如通过压接、粘结或焊接而成的间隔件24,在这里,将固定突出部16到间隔件24之间的过渡段设计成最好成薄层式活动关节26(film hinge)形式的接头25。将内腔12中的定位机构4设计成板状,它具有用于盛放罐形、瓶形或桶形的运输件的卡口27。
由平行于壁部6但垂直于支承面13的、且面向壁部6的端面28构成了定位机构的边界。间隔件24被压接、粘结、焊接在端面28上,间隔件同样在向端面28的过渡段内通过最好形成接头25的薄片活动关节26可枢转地装在端面上。板形定位机构4具有平行于长度9的板长29和垂直于板长的板宽30。与支承体2的相应长度9或宽度10相比,板长和板宽尺寸较小。靠近底板3且平行于底板的定位机构4的板底侧31与面向此底侧的底板3内侧32间隔了5-20mm、最好是10mm的最小间距23。如虚线所示,定位机构4可通过薄层式活动关节26在平行于底板3的上位置上转动,板底侧31从此刻起与底板3内侧32间隔30-100mm、最好是60mm的最大间距34。
但是,最小间距33和最大间距34可以任意取值,于是由两者之差产生了转动范围35。
如上所述,可以制成不带侧壁7和端壁8的承载体2。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突出部16直接安装在底板3上,由此实现了壁部6作用如叠置或加固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作用。还可以将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或底板3设计成圆形或椭圆形。例如,可以以彼此错位90度角的方式装入铰接机构5。在此实施例中,卡口27设计为圆形,但也可根据运输件的横截面而具有如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四边形等任意外形。
在图2中以横截面图示出了两个叠置的运输和储存两用容器1,这正如它们在运输当中的安置情况那样。此外,在下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内腔12中装有立于内侧32上的运输件36如桶37或罐、瓶。例如,这种中心对称的运输件36具有中心对称轴38并具有中心距39。垂直于内侧32而平行于对称轴38的、在升降路程方面限定了运输件的高度40用于隔开上、下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此外,上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底板3的支承面13与背向内侧32且与之平行的运输件36的顶侧41平齐。
然而为了更好地显示出局部,在图2中示出了顶侧31和支承面13之间的小间距。突出于支承面13上的中心凸起42从支承面13开始在与内腔12相反的方向上延伸。壁部6特别是侧壁7沿壁高度15方向以角度43延伸,从而使内腔12呈锥形扩大,所述角度由支承面13的延长面和外侧20构成,例如为30-80度角。通过由薄层式活动关节26形成的接头25与侧壁7相连的间隔件24位于顶侧14上。于是接头25直接位于顶侧14上,只由间隔件24就形成了铰接机构5。间隔件24向板形定位机构4的过渡段仍然设计成薄层式活动关节26铰接方式。
板形定位机构4与内侧32间隔最大间距34,这样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处于运输状态,而运输件26对中放在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中。如虚线所示,定位机构4可以枢转到底板附近的位置,在这里,在板底侧31和内侧32之间形成最小间距33。由于壁部6呈锥形扩大,所以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也可在未装入运输件的情况下即没有运输件36的情况下插放在一起,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底板3压在板形定位机构4上或间隔件24上,或是压在壁部6上。
如图3中更清楚示出的那样,将运输件36或以中心距39间隔的对称轴38安置在定位机构4中,以便尽可能少地留下由运输件36的轮廓线44确定的间隙45。在此间隙45内,对中凸起42卡在桶形运输件36的顶侧41区内。在此实施例中,对中凸起42被设计成对中销46的形式,此对中销具有面向运输件36的、且根据桶37的轮廓线仿制的曲面47。相邻的对中销46的端面48彼此间隔。但是,也可以将对中销46一体地制成整体式销,它同时间隔两个以上的运输件36。还可以将对中销46制成圆形或椭圆形。在此,对中销在位于环绕运输件36的周面内的接触点上将运输件36特别是桶37相互分开。
图4示出了在对置边如以材料加厚部49方式将间隔件24和固定突出部16连在一起的薄层式活动关节26,此薄层式活动关节26位于壁部6内侧32并位于表面51内,所述表面51面向壁部并以倾斜角50斜指向底板3和内腔12。材料加厚部49可以由固定突出部16与间隔件24一体连接也可通过粘接或焊接连接。在间隔件24与板形定位机构4搭接的端区52内开有切口53。这些切口是由彼此面对的端面54形成的,当定位机构4处于最小间距33时,所述端面以张角55相交。以张角55相向延伸的端面54的交点位于这样的范围内,即板形定位机构4的底侧31搭接在间隔件24的表面51上。
由此获得了防止定位机构4的端面54和间隔件24的端面54彼此接触的自由间隙,从而在位于定位机构4和间隔件24之间的薄层式活动关节26上防止了端面54挤压和由此产生的拉应力。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可以以任意方式实现接头25或薄层式活动关节2 6的设计和防止在接头25上产生拉应力。
板形定位机构4的中间位置由虚线所示。当定位机构4为了安装运输件沿底板3的反向运动而加大了最小间距33时,采用这种中间位置。于是可以看到壁部6和/或固定突出部16在与内腔12相反的一侧出现了弹性变形,这种弹性变形对应于最大偏移量56,此时,间隔件24位于大致平行于底板3的位置上。同壁部6和/或固定突出部16一样,板形定位机构4发生弹性变形,当间隔件24到达水平位置时,所述变形达到最大程度。如果现在定位机构4要进一步远离底板3,则壁部6和/或固定突出部16和板形定位机构4反弹回其初始状态。于是在虚线所示的板形定位机构4的中间位置处,出现了上死点锁定结构,因此,板形定位机构4无法自动地枢转到底板附近的位置。
在图5中,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具有一个带孔57的栅状端壁8。侧壁7和底板3可相似地开有这样的孔57,这减轻了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空载重量。还可以看到,固定突出部16被安装如粘结或焊接在侧壁7内侧32上,它在内腔12侧突出在内侧32上。
接头25同样也是薄层式活动关节26。在间隔件24和板形定位机构4之间如此形成触点58,即在间隔件24和板形定位机构4的末端52部上形成棱形端部59。此棱形端部是由从触点15开始以60度棱角伸展的两个端面54形成的。由此在面向底板3的那一侧和背向底板的接头25那一侧上形成了切口53,该切口在板形定位机构4枢转时防止了挤压端面54,从而防止了在接头25上出现拉应力。
在图6和7中,在壁部6的内侧32上可以安置另一个固定突出部16。该固定突出部由导向机构61可拆卸地连接在壁部6上。此导向机构61包括两个内腔12这一侧突出于内侧32上的L形导向横片63,此横片相对于垂直于底板3的对称平面62是对称的。导向横片63部分包括固定突出部16的内表面64,此表面面对内腔12且平行于壁部6内侧32。它们还包括固定突出部16侧面65,这两侧是彼此背向、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内表面64。这限定了固定突出部16的内侧宽度66(沿平行于内侧32的方向测量),此宽度小于导向机构61的内侧宽度68(沿平行于内侧宽度66方向测量),此宽度是彼此面对的、垂直于内侧32的、且对称于对称面62的导向面67之间的距离。
由此形成了约等于内侧宽度68和内侧宽度66差的一半的间隙69。平行于内侧32的且面向内表面64的L形导向横片63的导向面70以类似方式同内表面64间隔一定间隙69。但是,也可以将如此形成的导向机构61制成燕尾式导向机构或易操作的导向结构。
固定突出部16在导向机构61和底板3之间还具有一个防止固定突出部16自动滑脱出导向机构61中的弹性制动机构71。此弹性制动机构71是由相对对称面62对称布置的且被连成一体的即作为固定突出部16一部分的弹性腿72构成,该弹性腿72被同样对称于对称面62的切口73分开。在弹性腿72上且在切口73的相反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凸起部74,例如它们被连成一体并以连接凸起部高度75突出于端面65上且垂直于对称面62。连接凸起部75的尺寸是这样的,即它大于导向机构61在导向面67之间的内侧宽度68并形成一个平行于底板3的且面向导向横片63的止动面76。
如果试图沿底板3反向将固定突出部16移出导向机构61,止动面76触及导向横片63面向底板3的那一端面77,从而防止固定突出部16从底板3相反侧滑脱出导向机构。但如果要将固定突出部1 6和定位机构4移出导向机构61时,在对称面62的两侧方向上对弹性腿72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弹性腿在对称面62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而移动到一个等于或小于内侧宽度68的位置。固定突出部16还在其面对间隔件24的端部设有凸起78,此凸起就象连接凸起部74那样在对称面62两侧突出于导向横片63的侧面65上。
凸起78具有面向导向横片63和底板3的、且如垂直于对称面62的止动面79,该止动面面对导向横片63与之平行的那个表面80。如果将固定突出部16插入导向机构61中,则凸起78的止动面79和导向横片63的表面80彼此接触。由于设有凸起78,所以止动面79或固定突出部16只能在插入导向机构61时到达导向横片63的表面80。由于给固定突出部16设计了弹性凸起部74,所以防止了固定突出部16偶然脱离导向机构61。但是,可以按照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设计弹性制动机构71。
图8和9还示出了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结构变型,特别是铰接机构5的变型。铰接机构本身具有装在壁部6如端壁8的内侧32上的、沿内腔12方向凸起的固定突出部16。通过焊接或粘结将铰接机构5固定在内侧32上。固定突出部16在其远离底板3的一侧具有接头25,间隔件24由此接头可转动地铰接。接头25由柱形支承销81构成,以相对支承轴线82旋转对称的方式固定该支承销,所述支承轴线为支承销81的中心线。例如,该支承销还可以由金属制成且固定在支承座83内。最好一体地将支承座连接到尤其是压接、焊接、粘结到固定突出部16上,所述支承座以支承座高度84突出于固定突出部平行于底板的顶侧23上。
在与支承座高度84垂直的方向上,支承座83具有沿平行于固定突出部23上侧的方向测量的宽度85,固定突出部宽度22与两个支承座宽度85之和的差值为支承宽度86。在包括支承宽度86和支承座高度84在内的支承区87内设有支座88,此支座被一体地连接、粘结或焊接到间隔件24上。间隔件24具有一个如以对称于支承轴线82开设的孔的形式的销槽89。除了槽形开口90外,该销槽环绕支承销81。槽形开口90分布在沿平行于支承宽度86方向测量的且从外部环绕该支座88的支座长度91上。如果间隔件24通过销槽89与支承销81可转动地连接,则槽形开口90的槽宽92大于支承销81未装在销槽89中时的槽宽。这意味着安放支承销81的孔径93小于销径94。如果要使间隔件24与固定突出部16可转动地连接,则将槽形开口90或槽宽92扩大到销径94的尺寸,并将支承销81插入槽形开口90中。当到达销槽89时,槽形开口90反弹并与销槽89一起对支承销81施加偏压力。由此防止了支承销81自由地滑脱出间隔件24的支座88中。这样的设计也可以实施在位于间隔件24和板形定位机构4之间的接头25处。
还可以在支承座83上形成对称于支承轴线82的、彼此面向的支承销81,支承销本身也可与销槽89转动连接。支承销81可以刚性地连接到支座88上并与支承座83的销槽89转动连接。在此变型中,槽形开口90开设在支承座83内。
还可以看到,在壁部6如端壁8的外侧20上装有把手95,如可以通过压接、焊接或粘结将此把手与壁部6成一体地安装。还可以以可转动的方式或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机构将其连接到壁部上。但是,也可以由壁部6中的开口形成把手95。底板3上有卡口57,利用卡口可以减轻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空载重量。加强肋被压接、焊接或粘结到支承面13上,此加强肋在与内腔12相反的一侧比支承面高出一个肋高98。肋高最好大于沿垂直于支承面13方向测得的对中凸起42的高度98。加强肋96形成一个平行于底板3的底面99,利用此底面可以将运输和/或储存利用容器1装到支承面上。这样的设计防止了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压坐在对中凸起42上,而这可能造成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不确定的中间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平行于表面51且将间隔件24的两个支承轴线82隔开的两个间距101与平行于板形定位机构4且隔开支承轴线82的间距102之和大于平行于底板3且将对置的固定突出部16的两个支承轴线82隔开的宽度1 03,所以在远离底板3的位置上获得了板形定位机构4上死点锁定结构。如果现在将板形定位机构4从下位置移入上位置,则壁部6在与内腔12相反侧上发生弹性变形。当位于固定突出部16和间隔件24之间的接头25的支承轴线82和位于定位机构4和间隔件24之间的接头25的支承轴线82位于平行于底板3的平面时,上述弹性变形最厉害。
最后,在图10和11中(一起描述)示出了一个将相邻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连在一起的连接机构104。这样一来,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防止了上下对准且彼此相邻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出现滑动,由此产生了一种紧凑的运输机构。所述连接机构104是由一个通过转动螺栓106而装在壁部6如端壁8上的连接卡箍105和一个如安装在相邻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端壁8上的连接销107构成的。连接销107作为一个零件一体地与壁部6相连如被焊接、压接或粘结在壁部上,它在与内腔12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在外侧20上。另外,例如连接销是柱形的且其局部被连接槽108围住。所述连接槽开设在连接卡箍105内。连接卡箍105也可以配有提手109,利用此提手简单地操作连接机构104。
但是,连接机构104可由线性活动式连接卡箍105构成和/或该连接构件104位于内腔12中。
图12示出了另一种铰接机构5设计。间隔件24被装在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壁部6上以便通过接头25枢转。另一个支承点用作通过支承轴线82而在带卡口27的定位机构4上支承间隔件24的支点。在支承轴线82区内,间隔件24在其与支承轴线82同心的外轮廓上配有弹性连接凸起110。与定位机构4弹性相连的锁定件111突入弹性连接凸起110区内。弹性连接凸起110和锁定件111一起构成了用于定位机构4的弹性制动机构112,锁定件111插入弹性连接凸起110间的空隙113内。于是,除了已述的上死点锁定结构外,定位机构4相对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的底板3的上升位置在预定范围内是可行的。
为了运输装有物品如桶、罐等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通常定位机构4的位置选择在与底板3有一定间距33的位置上,所述间距33大于重力中心115的高度即桶37的高度。如果现在将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放入储存架,则可以把定位机构4移入靠近底板3的位置(如图虚线所示),从而较简单地取出桶37。除此之外,桶37保留在原位;通过这样的设计,例如还可以将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储存在倾斜的储存容器中。
一种设计也是可取的,其中除了弹性连接凸起110外,还在间隔件24上设置了止动件116,例如利用此止动件确立定位机构4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
弹性制动机构112的设计还可以是这样的,当装上桶37时,即当桶的结构高度较低且因锥度原因而将桶固定在卡口27中时,在未支承在底板3上的情况下,因弹性作用而离开最高位置的原因而降低了定位机构4,并且弹性制动机构12开始起作用,以便只有在上述降低步骤完成后确定更低的位置。
除了给支承销81的支承轴线82设有接头25外,还可以取而代之以所谓的锤形接头,其中支承轴线82是由在对置侧面上形成突出于间隔件28的轴环的柱形凸起构成的。
还可以从图12中看到,壁部6可在外表面117上且大致在底板3区内具有一个槽形切口118,该切口大致平行于底板,该切口在插放空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时与径向对置在内表面119上的球形凸起部120配合,该切口形成了用于被插放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的锁孔。
自然,为了节省材料或通风,壁部6和/或底板3设有大直径开口并还可以设有容纳插入式标签的机构或用于接收打包条的凹槽121。
对于叠置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来说,还可以采用垂直穿过容器垛的已知的对中销钉122,例如此销钉具有销钉附件并在锁定状态下将由预定数量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构成的垛固定住。设计这样的对中销钉122的目的通常也是接收预定数量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因而该销钉也实现了计数销钉的作用。
在图1中未按比例地画出了运输和储存两用容器1以便更清楚地看到结构细节。还可以将所有结构细节综合在一起。当然,从属权利要求中或说明书中所述的各项特征或组合特征也是可以组成独立发明的。
1运输和储存两用容器;2承载体;3底板;4定位机构5铰接机构;6壁部;7侧壁;8端壁;9长度10宽度;11纵对称轴;12内腔;13支承面;14顶侧15壁高度;16固定突出部;17突出部高度;18横对称轴19突出部外侧;20外侧;21间距;22突出部宽度23突出部上侧;24间隔件;25接头;26薄层式活动关节27卡口;28端面;29板长;30板宽;31板底侧32内侧;33间距;34间距;35转动范围;36运输件37桶;38对称轴;39中心距;40高度;41顶侧42对中凸起;43角度;44轮廓线;45间隙;46对中销47曲面;48对中销端面;49加厚部;50倾斜角;51表面52端区;53凹部;54端面;55张角;56偏移量57开口;58触点;59端区;60棱角;61导向机构62对称面;63导向横片;64内表面;65侧面;66内宽度67导向面;68内宽度;69间隙;70导向面;71弹性制动机构72弹性腿;73切口;74弹性制动凸起;75弹性制动凸起高度76止动面;77端面;78凸起;79止动面;80表面81支承销;82支承轴线;83支承座;84支承座高度;85支承座宽度;86支承宽度;87支承区;88支座89销槽;90开口;91支座长度;92槽宽;93孔径94销径;95把手;96加强肋;97肋高;98凸起高度99底面;100支承面;101间距;102间距;103宽度104连接机构;105连接卡箍;106转动螺栓;107连接销108连接槽;109提手件;110弹性制动凸起;111锁定件112弹性制动机构;113空隙;114高度;115重心;116止动件;117外表面;118凹槽;119内表面;120突出部;121凹槽;122对中销钉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象罐、瓶、桶这样的运输件的、特别是塑制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它具有一个承载体(2),此承载体至少由一个形成运输件支承面的底板(3)和平行于底板(3)的、带有用于运输件的卡口(27)的定位机构(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由铰接机构(5)或由固定在底板(3)上的壁部(6)连接到底板(3),所述底板与定位机构之间存在间距(33),所述定位机构可调节地安装在与底板(3)垂直的方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板形定位机构(4)被安装在由底板(3)和壁部(6)围成的内腔(12)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铰接机构(5)具有由片形凸起形成的、且被一体连接到定位机构(4)如被压接、连接或焊接到定位机构(4)的端面(28)上的间隔件(24)。
4.如权利要求1-3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5)具有固定突出部(16),利用此突出部将间隔件(24)连接到底板(3)或壁部(6)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度突出部(16)被固定地连接、特别是被压接、粘结或焊接到底板(3)或壁部(6)上。
6.如权利要求1-5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6)具有用于铰接机构(5)的固定突出部(16)的、面向内腔(12)的导向机构(61)。
7.如权利要求1-6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4)被固定突出部(16)卡在导向机构(61)中,通过一个弹性制动机构(71)防止该定位机构自由脱开。
8.如权利要求1-7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24)被活动地连接到定位机构(4)和/或固定突出部(16)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突出部(16)被活动地连接到底板(3)或壁部(6)上。
10.如权利要求1-9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5)的接头(25)通过薄层式活动关节(26)成型于间隔件(24)和固定突出部(16)之间或间隔件与定位机构(4)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铰接机构(5)在间隔件(24)和固定突出部(16)之间的或在间隔件与定位机构(4)之间的接头(25)是由至少一根对中地设置在间隔件(24)和/或固定突出部(16)和/或定位机构(4)的销槽(89)内的支承销(81)构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槽(89)具有槽形开口(90),销槽在未变形状态下的直径小于支承销(81)的销径(94),在变形状态下,扩张槽形开口(90)而对支承销(81)施加夹紧力。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底板(3)和定位机构(4)之间的最小间距(33)为5-20mm,尤其是10mm。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和定位机构(4)之间的最大间距(34)为30-100mm,尤其是60mm。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底板(3)的支承面(13)具有背向内腔(12)的对中凸起(42)。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和/或壁部(6)成片形。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6)沿壁高度(15)方向相对内腔(12)成锥形。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平行于底板(3)且将对置的固定突出部(16)的两个支承轴线(82)间隔开的宽度小于两个分别平行于表面(51)且隔开间隔件(24)的支承轴线(82)的间距(101)和将定位机构(4)的支承轴线(82)隔开的间距(102)之和。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间隔件(24)的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的区域内安装了一个弹性制动机构(112)。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弹性制动机构(112)是由设置在间隔件(24)上的弹性制动凸起(110)以及弹性连接到定位机构(4)上的且伸入弹性制动凸起(110)活动路线内的锁定件(111)构成的。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间隔件(24)的至少一个铰接机构(5)的区域内,在间隔件(24)和/或定位机构(4)和/或壁部(6)上安置了限定了转动范围的止动件(116)。
22.如权利要求1-21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对置的壁部(6)具有由切口(118)如径向对置的切口和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插放在一起的运输和储存两用容器(1)的突起部(120)构成的连接机构。
23.如权利要求1-22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壁部(6)的外表面(117)区内设有如用于安放标签的凹槽(121)。
24.如权利要求1-23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从底板(3)起沿垂直方向所测得的定位机构(4)的间距(33)在定位机构处于其上终点位置时大于如装在运输和储存两用容器(1)内的桶(37)的运输件重心(115)的高度(114)。
25.如权利要求1-24中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底板(3)方向所测得的定位机构(4)、在上终点位置和下终点位置之间的调节范围约等于桶(37)高(40)的一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象罐、瓶、桶这样的运输件的、特别是塑制的运输和/或储存两用容器(1),它包括一个至少由一个运输件可立于其表面上的底板(3)形成的支承体(2),还包括一个平行于底板(3)的且开有用于运输件的卡口(27)的板形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在底板(3)上通过铰接机构(5)以和底板(3)隔开间距(33)与底板(3)或壁部(6)相连,还可相对底板垂直调节此定位机构。
文档编号B65D25/04GK1181734SQ96193319
公开日1998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6日
发明者阿尔弗雷德·施泰纳 申请人:史德纳休闲家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