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028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瓶子配置使用具有较强防伪功能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尤其涉及用陶瓷或玻璃材料制成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
瓶装产品、特别是瓶装酒在使用后其包装主体瓶子易被回收制假,造成严重的危害。为防止这类制假现象的发生,已研制出了多种一次性使用的防伪瓶和防伪瓶盖,都具有较强的防伪功能。就防伪瓶盖而论,其结构大致为在瓶盖的下端通过连接筋连接一瓶盖颈,使用开启时,通过切断连接筋使瓶盖颈与瓶盖相分离并残留于瓶体上来达到防伪的目的。然而,在上述这种防伪瓶盖的结构还较为复杂,特别是用陶瓷或玻璃这类材料来制作时,连接筋瓶盖结构带来了加工制作复杂,工艺性差、成型率低等问题,此外,由于连接筋较为狭窄,断裂时又不规则,易在瓶口处形成尖状物,给使用也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以及使用方便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方案来实现具有瓶盖体2,在瓶盖体的侧面开设一内凹的环槽1。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在瓶盖体上开设了一个内凹的环槽,这相当于在瓶盖上预置了一个应力槽,使用时,先在瓶子的瓶口安上密封塞,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盖于瓶口上,瓶盖的下部与瓶子的瓶颈相配置并用粘结剂相固结,开启时,用小型器具在环槽处稍做扳撬即可使瓶盖断裂,分离成两部分,揭开瓶盖的上部分,去掉密封塞,即可取用瓶内饮品或物品,而瓶盖的下部分则固留于瓶颈上,不能与其它瓶盖相吻接,使瓶子不能被回收利用,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紧凑,特别是用陶瓷材料来制作时,具有加工制作简便,工艺性好,易于造型和成型的特点,同时,由于环槽比较薄弱,抗拉性能差,扳撬时瓶盖易于断裂且裂口比较规则,无尖突位,这给使用也带来了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半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于瓶子上时的立体图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开启后的状态图示。
下面参照
图1、2、3、4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一柱状的瓶盖体2,在瓶盖体外侧面的中下部设置一内凹的环槽1,环槽与瓶盖体内壁的厚度为1-1.5mm,环槽宽度为2.5-3mm,为了便于开启,可在环槽1上设一开口3,开口可为矩形,瓶盖体2的内孔为直孔并与瓶子4的瓶颈6外径相配置,瓶盖体2的下端可与瓶颈6下部的凸缘5相配置,这样可使瓶盖下部与瓶子粘结的更为牢固。本实施例的瓶盖体由陶瓷材料制成,并相应地与陶瓷瓶子4相配置。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具有瓶盖体(2),其特征在于在瓶盖体的侧面开设一内凹的环槽(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在环槽上设一开口(3)。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瓶盖体由陶恣材料制成。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环槽宽度为2.5-3mm,环槽与瓶盖体内壁的厚度为1-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瓶子配置使用具有较强防伪功能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尤其涉及用陶瓷式玻璃材料制成的一次性使用防伪瓶盖,它具有瓶盖,在瓶盖体的侧面开设一内凹的环槽。本实用新型的环槽相当于在瓶盖上预置了一个应力槽,开启时,稍做扳撬即可使瓶盖断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用陶瓷制作时,具有加工简便,工艺性好,易于造型和分离成型的特点,此外,瓶盖裂口开裂规则,无尖突出位,可给使用带来了方便。
文档编号B65D41/00GK2256405SQ9620967
公开日1997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3日
发明者胡圣兵, 胡必军 申请人:湖北省汉川县工艺陶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