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热食法及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882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商品化热食法及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品化的食品,尤其是密闭在包装内的食品的产、储、运、销及食用的方法。
目前人们热食,是通过现场对食物的加热操作实现的,往往需要一些必备的工具、场地及时间的消耗。各类密封食品,可以使人们达到即刻食用的目的,但其食物温度却难以适合人们多方面,尤其是温度方面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们可以即食热食的方法,一种可以进行商品化操作的热食品工艺过程。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可以将目前许多如玻璃、金属、聚合物膜等密封包装即我们称之为包装的食品,在食用即入口前的食前、销售、储、运等诸环节实施加热,保温等措施,使之开封直至入口食用时,温度适合每个食用者的口味。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还可按下述方式来安排密封食品从生产到食用这一过程。
首先是全料密封热食法,即将按比例分隔或混合的配料密封入包装内,其间实施必要的消毒、灭菌和其它必要措施,此为工厂包装阶段。此后至食前,选择产、储、运、销及食前某一个或几个环节,对包装实施一次或数次加热和必要的保温措施施,使之熟化或进一步熟化并向有利于食用的方面转化。为延长其存储时间和其它目的,也可酌情在某个或某些环节实施冷冻,也可将料熟化后密封入包装。总之,当人门打开包装食用时,分隔消除,食品的混合程度、各项食用指标及食物温度应符合食用者熟食需要。
其次是半料密封热食法。即在上述全料密封热食法中,在工厂包装阶段只将部份配料密封入包装内。余下部分配料是在其后诸环节中一次或数次再封入包装中,其余作法与全料密封热食法一样。
实现上述工艺过程的密封包装,可以是传统的包装,也可是经过如下改进方案之一或几个的组合1、为了达到方便手持、放置及悬挂食用,和对软包装在放置食用时借助专用或临时支撑定型稳定、不倾翻目的,使包装上带有类似茶杯等可手持的把手;可折叠的把手以及具有类似功能的可折叠突出物,如环状;通过自身对外界物体栓、挂能使包装在食用时稳定、便于食用的带套、钩、环等。总之是包装上带有用于手持栓、挂等各形状的突出物。2、为了加热、冷却、保温和软包装手持、放置及悬持时定型,而使包装部分或整体采用夹层结构,以便在其中充水、充气或其它物质。3、为防止手持时烫手及保温目的,在包装的部分或整体采用如聚乙烯泡沫等各类泡沫或其它材料的隔热层。从另一个角度讲,即包装上有一部分是导热良好的材料,如铜、铝等金属,以便使包装内食物温度得到快速调节。4、为注入配料和食用方便,包装上可带有食物出入口,该口的密封可采用一次性的,或如螺口盖、夹口盖等可重复密封形式的。5、为满足人们食用时对食物多样性的要求,包装可采用同体但彼些隔绝不通的两个或以上数量的密封腔体,以装不同食物。
包装从开始密封,至打开食用之过程,一些对其必须的加热、冷却及保温过程是在我们称之为容器的可重复密闭空间中进行的。一个包装从产至食的全过程,可能会因具体包装、环境、时间等诸多因素而经历不同数量,不同环节所用的容器,我们可在某些情况下采用称之为保温套的容器。保温套采用柔性保温材料为其保温层,单独或与其它材料一起形成将一个或一个以上数量的包装或其它物品置于其可重复实施密封的空间之中,按需要可加装加热或冷冻设施,或采取其它措施来控制温度,如可采取夹层结构、其间充水、充气及其它物质以满足其保温、调温及固定形状等要求。在各种柔性保温材料中,以闭孔泡沫为好,如用聚乙烯闭孔泡沫,及其一侧或两侧带有玻璃丝布、塑料膜、金属膜、各类纤维及织物的材料作为保温套的保温层。在造型上,可针对一个或一个以上数量的包装制成各环节单用、几个环节通用的加热、冷冻、保温型或它们组合型等专用类型、外型可为箱状、桶状等。也可参考下例制成各种兼用型的。例1、兼作饭盒套型以人们用的饭盒外形为保温套的基本内部造型;若将其内部空间加大则是可放入多个饭盒、包装或其它物品的可封口的保温口袋。例2、兼作保温提兜型外形为有提带的提兜状的密封结构。其内部可酌情分隔成某些空间,对其中一些分隔形成的空间,按预计放置物品的要求也可实施进一步的密封。例3、炊事用具及其它器皿型内部形状按人们的锅、碗、盆、盘、桶、军用水壶等某种生活及其它工作器皿形状或它们形状的兼顾、联合形制做,外形除考虑各方面因素外,为利于运输、放置,可制成方体或柱体。例4、睡装、浴袋型按一个或一个以上人的标准,制成睡装、浴袋,则可蒹作野外工作人员睡眠和洗浴之用,浴袋通以蒸汽可兼作蒸汽浴室;它们也可按人体形状造型。
对保温套内包括包装在内的物品的加热,可按下述方法1、注入、置入法将水等热介质注入保温袋,使包装等浸入其内或位于其液面之上的方法称为注入法。而在保温袋内置以加热了的热容量较大的材料,如陶瓷等制成的散热元件的方法可称置入法,此时散热元件周围应有可耐高温的石棉、玻璃丝棉或其它材料构成的耐高温层。也可将散热元件置入热介质中。按此法加热的保温袋制成前面所说的兼顾型,如各类适合人的手、脚、腰、腹、腿、臂及其它部分或整体的形状或其它形状,则可兼做寒冷环境中供人、物取暖的带、片、套及袋等。2、外热法以电、油、气及其它能量方式从保温袋外部对其实施加热,使其中水、油、气等介质受热并进一步使包装及食物受热的办法称外热法。实施外热法最好使保温袋受热部份为导热材料。这种受热部位与其余部位采用不同材料的作法可制成保温套以外的其它软、硬体容器,它们可以是用于加热包装的专用热箱和热桶,也可以是如壶、锅等生活、工作用品。它们受热处为铜、铝等导热材料而其余部分为其它材料。
对于加热用燃料的携带,可采用燃料软袋。它是由软体材料替代传统储罐的金属壳作为袋体材料,使之体轻,可变形状以便于运输。袋体材料的内层为橡胶高分子聚合物等软体、密封性好的材料。外层为玻璃等矿物纤维、钢或铝等金属纤维及合金纤维、聚合物纤维或其它强度足够的动、植物纤维或各种合成纤维构成或混合构成软体的网状结构。为进一步加强抵御锐器等的刮、刺,可在网上置以金属、陶瓷、树脂材料及其它耐刮、刺材料制成的局部片,它们以合适的尺寸、形状(如鳞征状)在网上形成鱼鳞状或其它相叠、相对合的随网变化结构,以便在防刮刺同时改善把它们连在一起的网的局部受力状况,并兼顾燃料不同充斥程度时袋体的变形。该燃料软袋也可装其它如化工医药、建筑及其它行业用的气、液体。
在食品和其它物品加工中,先将材料膨化处理,再水或其它材料制备的方法,如可采用膨化制粥法,即先将制粥膨化,然后再煮制的方法。那么,用在热食法中,可注入包装后再对包装实施加热,保温,以达煮制目的。这样可大大缩短煮制时间及降低煮制温度。
在制某些食物、药物或其它混合物时,采用一些遇热、遇水或在其它某种条件下分解、溶化的膜,制成将某些料密封在其内的内袋,以实现料虽配成投入,但却不立即混合,只在我们提供的某种条件使内袋分解、溶化后才混合的目的。在此,我们可将这些内袋在开始密封包装或其后某些环节密封在包装内。这样会使包装食品易于保存。
本发明具有下述特点首先是它以商品化的形式使热食脱离在食用现场即时操作的模式,使加工过程贯穿在从生产开始至食用的全过程,体现出加工过程在时间、地点上的灵活性,使人们热食所付出的劳动代价及时间大大降低;在热食口味、温度等各指标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从卫生角度更能符合要求,尤其对一些缺少现场制做热食条件的野外、室外、流动工作的人们,上述办法尤其重要。其次是对现有密封包装的改进,使包装具有手持、放置乃至悬挂时的方便性。这一点完全可以用于如化工、医药、建筑、行业用的桶、瓶、罐、袋等各行业的容器上;第三是采用保温套,这一软体的,可提供调温、保温空间的结构,尤其是制成各类兼用型,将大大方便人们,特别是流动工作、生活的人们。第四是燃料软袋其易于携带性使我们在野外工作时可以减少许多麻烦。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食品产、储、运、销、食用法,其特征是在食用前的某一或数个环节,对密封包装可以实施开封再加料、加热、保温等手段,使其内已熟制完成或未熟制完成的食物,在人们食用时,符合熟食温度和其它要求。
2.一种用于密封食品的包装,其特征是在现有各类密封包装的基础上采用如下几方面中的若干改进措施而得到的包装包装上带有用于手持、栓、挂等的各种形状的突出物;包装部份或整体采用可充气、充水或其它物质的夹层结构;包装由导热性能不同的两类材料组成;包装上带有食物出入口;同一包装体上有彼此不通的密封腔体。
3.一种用于使其内包括密封包装在内的物品温度保持或改变的装置,其特征是以聚乙烯泡沫等柔软密封保温材料构成的,各种内、外形状的,可重复密封结构;可通过设置装置或其它措施来控制其内温度,使其内包括密封包装食品在内的各物品温度得以控制。
4.一种加热容器,其特征是壶、锅、桶、箱状等的加热容器,其受热部分为铜、铝等导热材料,其余部分为其它材料。
5.一种用于存储燃料的容器,其特征是容器内层是软体密封材料;外层是各类纤维构成的软体网,网上可有耐刮、剌材料制成的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局部片,它们之间呈鱼鳞状或其它相叠、相对合的随网变化结构。
6.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先将材料膨化处理,再加水或其它材料制备的方法。
7.一种食品、药物及其它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遇热、遇水或在其它某种条件下可分解、溶化的膜,制成将某些材料密封在其内的内袋,使众多材料虽配成投入,但却不立即混合,只在我们提供某种使内袋分解、溶化的条件才混合。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方法,它使人们在不需要现场操作的情况下,在野外、室外都能吃上符合各种口味要求的温度可达60℃以上的饭菜和其它食物。这种方法使密封在包装内的食品得以受热、熟化,所以较现场操作卫生。这是一种可实现商品化制造熟食品的方法,成本低,且可大大方便消费者。该法还可用于如中药煮制等其它方面。本发明所提供的用品,可使人们满足物品保温,要求同时满足洗浴、睡眠之需要。
文档编号B65D81/34GK1167722SQ97101599
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18日
发明者綦良晨 申请人:綦良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