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头螺纹的容器口部和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434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双头螺纹的容器口部和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具有双头螺纹的容器口部和盖。
已知有各种不同的具有多头螺纹的封闭装置用于盖和容器口部。例如美国专利US4770306示出了一种具有双头螺纹的盖。每一种螺纹线延伸大约180°角度,两条螺纹线径向相对错开。这种双头或多头螺纹的优点在于,盖和容器颈的螺纹线之间的啮合力要比单头的大。这样就可以使用短的螺纹线,从而使盖的开启和封闭途径大大缩短。
在装有碳酸饮料的容器中,容器封闭时有很高的内压。在打开容器时盖由于很高的内压而弹出,然后内压降低,这应当加以避免。因为这会给消费者带来受伤的危险。
在容器或盖设有拧松时的通气装置时,如果使用者滥用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可以想象,盖通过快速旋转从装有碳酸饮料的容器上快速取走时,尽管一般都有足够的通气装置但放气时间太短了。因此可以有意导致盖类似子弹弹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缺点,尤其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头螺纹的容器口部和盖,这种容器口部和盖在打开装有碳酸饮料的容器时具有降低内压的改善了的放气性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阻止使用者快速旋转和使盖弹出的容器口部和盖。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经济地制造的盖和容器口部,尤其是所需材料少并在封闭状态盖和容器口部可靠地啮合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这些目的是由按照独立权利要求特征部分的特征的盖和容器口部实现的。
容器口部具有一大致为圆筒形的外表面,其上有两条向外凸出的错开180°的螺纹。这种错开180°的布局防止了在开启时盖的倾斜或单侧打开和最终弹出。容器口部作用到盖上的力的分布在这种结构中是点对称的和对角线相对的,因此减小了早期弹出和单侧弹出的危险。
由放气槽中断螺纹线。放气槽允许在开启过程中容器内的内压降低,此时盖尚与容器口部牢固啮合。
每条螺纹线最好延伸超过240°至小于360°,最好至340°。选择这一范围的角度结合选择适当的放气槽可以获得最佳的放气性能和容器口部和盖之间可靠的形状连接和摩擦连接。
最小的螺纹线必需为240°,以保证足够的过度旋转。
通过将角度选择在240°和340°之间而产生两个第一段外表面和两个第二段外表面;在第一段外表面中两条螺纹线竖直重叠,而在第二段外表面中竖直方向只有一条螺纹线。
良好的放气性能是这样达到的,即在每一第一段中每条螺纹至少设有一个指向另一螺纹线的放气槽的放气槽,在每一第二段中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放气槽的方向最好竖直对准。上下“槽”的侧向错开是可以的,只要由此不明显减少逸出气体的自由出口。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每条螺纹线延伸超过280°。最好每一段准确使用一个放气槽。
此外,非规则(非轴对称)布置各放气槽可获得特别好的放气性能。
各放气槽的结构最好是径向向内缩小。其张角在40°到70°之间,最好在55°至65°之间,每个放气槽延伸的角度范围为4°~10°,最好为约5°。
螺纹的最佳螺距为3°~4°,最好是约3.5°。
在两条螺纹下方,容器口部在其外表面最好具有保持盖的开启识别带的保持凸起。该保持凸起和螺纹终端之间的距离与两条螺纹线的轴向延伸量的关系对于开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凸起到螺纹终端间的间距选择成小于容器口部设有螺纹线的竖直延伸量的一倍半,最好等于三分之二。气体的途径从螺纹端至盖端在盖的内侧和容器口的外侧之间。
容器螺纹端和保持凸起间的距离越长,则必须选择越长的盖螺纹端和开启识别带间的距离。这样,气体的通过途径就越长,逸出气体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选择大的间距则放气性能就差。
本发明的盖大致由一底和一与底相连的裙部组成;裙部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内表面。在内表面上设有错开180°的两条途径向内凸起的螺纹线。此外,在其内侧设有放气槽,它们中断了螺纹线。
两条螺纹线最好延伸超过240°至小360°的角度,最好至340°。通过径向相对设置两条螺纹线而形成两个内表面的第一段和两个内表面的第二段。在第一段有两条螺纹线竖直重叠,而在第二段竖直方向只有一条螺纹线。
在每一第一段中,每条螺纹线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该放气槽指向另一螺纹线的放气槽。在每一第二段中同样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
每一螺纹线最好延伸超过280°角度。
当在每一第一段中每条螺纹线设有两个放气槽和在每一第一段中设有一个放气槽时,本发明的盖结合上述的容器口部就具有特别有利的开启性能。
此外,不规则即非轴对称设置各放气槽也可获得良好的放气性能。
放气槽延伸的角度范围最好为4°~10°,最好为5°。
此外,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盖设有开启识别带。该开启识别带借助于额定断裂条或额定撕裂线与盖的环形裙部下缘相连。开启识别带在其内侧具有保持件,它可与容器颈的保持凸起接台。由于采用了两条螺纹线,与单头螺纹相比其螺距可以选择得大些,而不会在盖和容器口部之间出现小的啮合力。例如可以选择螺旋角为3°~4°,最好为3.5°。这样陡的螺纹线也意味着,在开启过程中作用到开启识别带上的力只作用很短时间。在第一次开启盖时撕裂开启识别带的可靠性可通过选择这类陡的螺纹而得以提高。
最好将上述容器口部与所述的盖结合。盖的两条螺纹线很快与容器口部的螺纹线啮合。因为两条螺纹线径向相对,因此在拧紧盖时至多必须拧半转,至盖与容器口部啮合。在单头螺纹线盖中在最不利情况需要一整转。
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盖和容器在300°~390°的角度范围相互啮合。由于有两个螺纹线,即使在每条螺纹线只延伸240°至小于360°的角度范围亦能实现啮合。最好相互啮合的角度大于360°。通过专门设置各个放气槽可以实现顺序长时间的放气。最好在容器口部上设置四条连续的放气槽,在盖上设置六条连续的放气槽。如果放气槽非对称地按不同的角度间距设置在容器边缘和盖上,则在一转(360°啮合)的拧松过程中将出现24次配合,这时盖的放气槽与容器口部的放气槽重合。在整个拧松过程中将在24个时点顺序地按最大值放气。与此相反,在具有传统单头螺纹和放气槽的盖中,放气是在明显要少的时点发生。
为了保证良好的放气,在每个在竖直方向只设有一条螺纹线的第二段中必须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由于流出的气体遇到小的阻力(只有一条螺纹线而不是两条螺纹线),所以气体可以很快流出。具有多头螺纹而在某些位置在竖直方向只设置一条螺纹线的结构,出于安全原因(相互啮合不够)是可想象的。
此外,这样来设计盖和容器是有利的,即盖底由表面和螺纹线端朝向盖底的一侧之间的距离选择成大于容器口边缘和容器口部上螺纹线的螺纹端上侧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容器口部上的螺纹线的螺纹始端没有被倒圆,而是竖向切掉。结合盖螺纹线端的止动件形成一种止动结构,该止动结构精确确定并限定盖的拧紧运动。
在另一有利的结构中,容器口部和/或盖设有附加的机构来止动拧松运动。不仅容器口部而且盖都可设有只起单一作用的机构。也可以设想,容器口部和盖设有相互啮合的机构。一旦使用通气功能,盖的拧松运动就被制动。由此提供了一较长时间用于放气。即使在不适当的操作(开启太快)时这也可避免盖的弹出。
尤其简单的是,容器口部设有至少一个位于螺纹线之间的止挡,该止挡在内压提高时可与盖上的件相啮合。如果盖由于内压提高而轴向上移,盖的件与容器口的止挡啮合而阻止进一步的拧松运动。一旦容器的内压通过放气而减少,盖可以沿轴向向下压,从而使盖的件与止挡脱离啮合。盖上与容器口上的止挡啮合的件例如可以是螺纹线的缺口,即放气槽。
当然也可以将止挡类似地设置在盖的内侧。这时在螺纹线朝向盖底的一侧设置止挡。在因内压而使盖上移时,该止挡与容器口的件啮合,尤其是与容器口上的螺纹线啮合。
此外也可以设想设置制动件,该制动件不中止拧松运动而是均匀地制动。均匀的制动作用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实际的,因为其作用不明显,不需要附加的运动,如盖的轴向下压。在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中,为了连续地制动而在裙部的内表面上设有凸起。这些凸起沿径向向内大约延伸至这一程度,即它们以摩擦接触的方式与容器口的最大外直径,即螺纹的外直径啮合。这些凸起例如可以对着裙部的下边缘设置,这样它们只有在一定的拧紧运动后才与容器口的螺纹线啮合而生产制动作用。盖亦可以在第一开启阶段没有制动地旋转,只是在继续步骤中当盖通气时,制动件才起作用。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这些凸起沿对着盖底的轴向有一个沿径向逐渐减小的厚度。这对于终止拧松运动导致一很快提高的制动力。
凸起大体上延伸超过螺纹线的整个高度并最好在邻近裙部的下边缘终止亦能获得类似的优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盖裙部的内表面设置在具有桥状凸起的螺纹线之间,这些凸起产生制动作用。
当然,盖的制动件按类似作用的方式也可转移到容器口上。根据容器上设置的凸起的别的作用方式,凸起必定有大致不同的位置或形状。尤其在凸起具有沿轴向变化的厚度时,凸起最好邻近容器口的边缘设置,并具有沿轴向向着容器边缘减小的厚度。
所示的制动拧松运动的装置结合非两头螺纹也具有很大的优点。在可放气的盖的螺纹设计中其优点是用类似元件可制动拧松运动。
下面借助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本发明容器口部的三维视图,图2本发明的盖的螺纹的三维视图,并视出了盖裙部,图3本发明盖和容器口部结合的三维视图,图4图1中的容器口部的侧视图,图5图2所示盖内侧的展开图,图6图1所示的容器口部外表面的展开图,图7图2所示的盖的横截面,图8和9盖和容器口部不同实施例的展开图,图10和11盖内侧的展开图,设有拧松运动的制动机构,图12容器口部的外表面的展开图,设有盖拧松运动的制动机构,图13另一实施例的盖的内表面的展开图,设有拧松运动的制动机构,图14按展开图13的盖的横截图,图15a和15b带有容器口螺纹的图10的展开图,表示了开启过程的两个阶段,图16a和16b在开启过程的两个阶段图14的安装在容器上的盖的横截面。
图1表示具有本发明特征的容器口部1。
未详细示出的容器1a的口部1具有一其上设有两条螺纹线3的外表面2。两条螺纹线3错开180°设置并各延伸超过280°,这样形成两个第一段5。在第一段5中这两条螺纹线3在竖向重叠。相反在两个第二段6只有一条螺纹线3。在将盖从容器口部1取走时,为了快速放气,螺纹线3用放气槽4中断。在每一段5或6中,每条螺纹线3设有一个放气槽4。在两条螺纹线3重叠的段5,放气槽沿竖向相互对齐。此外,容器口部1具有一保持凸起7,它可与盖的开启识别带啮合。
图2表示具有本发明特征的盖11的螺纹分布。盖具有一底20和一与底固定的环形裙部21。在环形裙部21的内表面12上设有两条径向向内凸出的螺纹线13。这两条螺纹线13相互错开180°地设在内表面12上。每条螺纹线13延伸超过280°角,因此形成有两条螺纹线13竖向重叠的第一段15和竖向只有一条螺纹线13的第二段。在每一段15、16中,每段螺纹线在某些部位由放气槽14中断。在有两条螺纹线13竖向重叠的第一段15中,各螺纹线13上的放气槽14相互对齐。这样就形成连续的孔。开启识别带17用额定断裂条22与环形裙部21的下边缘相连。
图3表示盖11与具有本发明特征的容器口部1的结合。盖裙部和容器口部的一部分剖开,这样就局部地表示出横截面。容器口部1的螺纹线3与盖11的螺纹线13相啮合。盖11的开启识别带17用保持件18固定在容器口部1的保持凸起7上。
图4表示图1所示容器口部1的侧视图。两条螺纹线3具有一螺角α,α最好为3.5°。两条螺纹线3由放气槽4中断并朝着容器口终止在螺纹始端9。螺纹始端9具有明显地开的边缘24,用于形成对拧紧运动的限制。在螺纹始端9的上侧和容器边缘10之间形成间距d2。在螺纹端8的下侧和保持凸起7的上侧之间形成第二个间距d。间距d大致为容器口部1具有螺纹线的段竖向延伸量V的三分之二。
表5和6表示盖11的内表面12的展示(图5)和容器口部1的外表面(图6)的展开。在盖11的内表面12各形成两段15和两段16;在段15上有螺纹线13竖向重叠而在段16上沿竖向只有一条螺纹线13。在段16上设有中断螺纹线13的一个放气槽14。而在段15上每条螺纹线13各有二个放气槽14。段15中的放气槽14设置成这样,即形成两个通过两条螺纹线13的连续的槽。各放气槽14沿圆周方向按不同的间距设置。为了改善放气性能,内表面12在槽14的范围设有沿整个裙部21横向延伸的小的凹口。
在图6中示出了与图5的盖匹配的容器口部1的展开。在两条螺纹线13竖向重叠处形成第一段5。在竖向只有一条螺纹线3处形成第二段。在每一段5或6上,每一条螺纹线3有一个放气槽4,该放气槽中断了螺纹线3。在段5中,两条螺纹线3上的放气槽4相互对齐而形成连续的槽。各放气槽4沿圆周方向不规则地设置,而不被盖13的放气槽14盖住。在将盖11从容器口部1取走时,在一图360°中形成24个容器内的气体可以通过重叠的放气槽4和14逸出的位置。
图7表示图2所示盖的横截面。盖最好具有密封件23,该密封件23可与容器口部的上边缘啮合。在开启识别带17上设有保持件18,它与容器口部的保持凸起啮合。在螺纹终端19的上侧和盖的内侧之间形成间距d1。如果间距d1选择得大于图4中的间距d2,则在盖11和容器口部1结合时可以选择大于280°的啮合角,即使每条螺纹线3、13只延伸超过280°。最好d1和d2的比例选择线,盖11在超过360°的角度范围与容器口部1啮合。螺纹线的角度β设置成约3.5°。
图8表示盖11的另一实施例的内表面12的展开。在每一竖向只有一条螺纹线13的段16中各设有两个放气槽14。由此在开启过程中形成附加的放气位置和均匀的放气性能。段15中的槽14沿略倾斜于铅重线的方向相互对准地设置。
图9表示容器口部1另一实施例的外表面2。在每一段5、6中每条螺纹线3被两个放气槽4中断。段5中的放气槽4沿略倾斜铅垂线方向对准。
图10表示盖11内表面12的展开。在内表面12上附加设有制动件,用于制动盖的拧松运动。凸起25形成止挡面,该止挡面可以与容器口部的件啮合,从而暂时中断拧松运动。在容器内高的内压时,盖11沿轴向向上压。如果盖安放到有放气槽的容器上时,相应尺寸的凸起25嵌合在容器口部的放气槽中。当然也可以设置别的形状特征作为凸起25的对应件。由于凸起25和容器口之间的作用,盖不再继续转动,然后容器内的内压下降,盖可以沿轴向向下压。通过轴向向下的运动,凸起25与容器口部脱离啮合,盖11可以继续拧松。
图11表示盖11,它在其内侧在螺纹线13之间设有桥26。桥26被加工成适当的尺寸,即它确定一自由的内直径,它大约等于或略小于要封闭的容器的螺纹线的最大外直径。由此,容器的螺纹线位于盖11的螺纹线13之间的桥26上并产生摩擦作用而引起对盖起制动作用的拧松。根据桥26的尺寸可以确定拧松运动的不同阶段的或强或弱的制动作用。一旦容器口部的螺纹线位于所有的桥26上,则盖在拧松过程中被均匀制动。
图12表示容器口部11的展开。容器口部11在其外表面12上设有外螺纹。在螺纹线3之间设有凸起27而形成盖的止挡。如果盖由于容器内的内压而轴向向上压,则在拧紧运动时盖在凸起27上上升,由此而中断拧松运动。一旦容器内的压力下降,盖就可以向下压,可以继续拧松过程。
图13和14表示盖的实施例。该盖在其内侧设有两个不同的凸起用于均匀制动拧松运动。在盖裙部的下边缘设有肋29,该肋29摩擦在容器口的外直径上而产生制动效果。此外,在螺纹线范围设有凸起28。凸起28同样对拧松过程产生均匀的制动作用。凸起28和肋29当然也可以独自起作用。
凸起28和肋29被设计成使拧松运动不被突然中断而是连续地制动。尤其是凸起28和肋29的厚度被设计成沿轴向朝盖的下端增厚。凸起28和肋29从盖的内表面凸出。这样的结构使得在拧松运动开始时制动作用近似为零。随着继续拧松盖,摩擦在容器口部外表面上的凸起28或肋29的接触面的自由内直径逐渐减小,而导致凸起28或肋29作用到容器口外表面上的压力增大,从而使摩擦力和制动作用增大。
图15a表示盖11内表面12的展开。内表面12上设有形成止挡面(见图10)的凸起25。还用虚线表示出瓶口处的互补螺纹30。螺纹30具有中断31(通气槽)。在图15a中,盖11在容器口上。处于尚没有正确起通气作用的位置。由于容器内的内压而使盖11和其螺纹13对着容器口的螺纹30向上压。
图15b表示盖11的内表面12展开的局部。盖11相对于图15a已有一些转动即打开。此时盖11螺纹线13上侧上的凸起25与放气槽31中的螺纹线啮合,所述放气槽31位于容器口部螺纹30的两部分之间。由于容器内部的超压而使盖沿轴向向上压(箭头A)。由此凸起25与放气槽31啮合,即与螺纹30的始端啮合。只要容器内部存在超压就有上述啮合。在这一时期,由于盖和容器口部的放气槽超压被减小。只有当容器内部的压力下降到一额定值之下时,盖11再次可被向下压(逆着箭头A),此时止挡25与放气槽31脱离啮合。在盖11下压后可以继续松松运动。当然也可以设想将容器口部设计成,止挡25不与槽31而与为此而专门设计的配对止挡相啮合。
这一结构的优点在于,当封闭着的容器内部的压力完全或几乎完全下降时,盖才能完全从容器口部取下。
图16a和16b示意表示盖拧松过程的两个阶段,盖如图14中所示。盖11被拧在容器口上,其螺纹线13与容器口部的配对螺纹线30相啮合。凸起28从盖11的内表面凸起,所以其上表面接触容器口部配对螺纹线30的上表面。如图16a所示,在盖完全安装好时,凸起28的压力作用还时小的。在凸起28具有最大厚度的位置还不与容器口部的螺纹30接触。只有在拧松过程中,见图16b,凸起28由于其厚度不断增大而与容器口部的螺纹30啮合。由于不断增大的厚度而使凸起28作用到螺纹30上的压力增大,从而制动盖的拧松运动。重要的是在外侧由于凸起28变得太大之前,放气功能起作用。虽然用凸起28制动拧松运动,但容器口部和盖之间的啮合力也是小的(因为盖壁的扩大)。重要的还有在凸起28完全作用前降低容器内的内压。
权利要求
1.具有大致圆筒形外表面(2)的容器口部(1),具有两条径向向外凸出的螺纹线(3),它们错开180°地设置在外表面(2)上并设有中断螺纹线(3)的放气槽(4),其特征在于,每条螺纹线(3)延伸超过240°至小于360°的角,其中,这两条螺纹线(3)在外表面(2)的两个第一段(4)中竖向重叠,而在两个第二段(6)中沿竖向只设有一条螺纹线(3);其中,在每一第一段(5)中,每条螺纹线(3)至少设有一个大致竖向与另一螺纹线(3)的放气槽(4)对齐的放气槽(4),而在每个第二段(6)中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4)。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容器口部(1),其特征在于,每条螺纹线(3)延伸超过28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容器口部(1),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第一段(5)和每个第二段(6)中,每条螺纹线都设有一个放气槽(4)。
4.按照权利要求1~3的容器口部(1),其特征在于,放气槽(4)沿圆周方向按不规则的间距设置。
5.按照权利要求1~4的容器口部(1),其特征在于,放气槽径向朝外变宽,其张角为40°~70°,最好为55°~65°,而放气槽延伸的角度在超过4°至10°。
6.按照权利要求1~5的容器口部(1),其特征在于,螺纹线的升角为3°~4°,最好为3.5°。
7.按照权利要求1~6的容器口部(1),其在螺纹线(3)的下方具一保持开启识别带用的保持凸起(7),其特征在于,保持凸起(7)上侧和螺纹终端(8)的下侧之间的间距(d)小于螺纹线(3)轴向延伸量的1.5倍。
8.尤其按照权利要求1~7的容器口部(1),其特征在于,容器口部(1)设有盖的拧松运动的制动件。
9.按照权利要求8的容器口部(1),其特征在于,盖拧松运动的制动件由至少一个设置在螺纹线(3)之间的凸起(27)构成,该凸起在容器内高的内压时在拧松过程中与盖上的件啮合。
10.具有一盖底(20)和一与盖底固定的环形裙部(21)的盖(11),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内表面(12),两条径向向内凸起的螺纹线(13)错开180°地设置在内表面(12)上,并设有中断螺纹线(13)的放气槽(14),其特征在于,每条螺纹线(13)延伸超过240°至小于360°角,最好是至340°;其中,这两条螺纹线(13)在内表面(12)的两第一段(15)中竖向重叠,而在两个第二段(16)中竖向各只设有一条螺纹线(13);在每个第一段(15)中,每条螺纹线(13)至少设有一个大致竖直与另一螺纹线(13)的放气槽(14)对齐的放气槽(14),而在每个第二段(16)中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14)。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盖,其特征在于,每条螺纹线延伸超过280°角。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的盖,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第一段(15)中,每条螺纹线(13)被两个放气槽(13)中断,而在每个第二段(16)中的螺纹线(13)被一个放气槽(14)中断。
13.按照权利要求10~12的盖,其特征在于,放气槽(14)沿圆周方向按不规则的间距设置。
14.按照权利要求10~13的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放气槽(14)延伸超过4°至10°,最好是5°。
15.按照权利要求10~14的盖,其特征在于,螺纹线的升角(β)为3°~4°,最好为3.5°。
16.按照权利要求10~15的盖,其特征在于,盖具有开启识别带(17),它通过额定断裂条(22)与环形裙部(21)的下边缘相连。
17.尤其是按照权利要求10~16的盖,其特征在于,盖(11)具有件(25,26,28,29),用于制动盖(11)的拧松运动。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盖,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件由从盖内表面径向向内凸出的凸起(25,26,28,29)。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盖,其特征在于,凸起(29)邻近于盖的下边缘设置。
20.按照权利要求18的盖,其特征在于,凸起(28)大致着盖的螺纹线(13)的整个高度延伸。
21.按照权利要求18~20的盖,其特征在于,凸起(28,29)沿轴向朝着盖底具有沿径向逐渐减小的厚度。
22.按照权利要求17或18的盖,其特征在于,制动件作为设置在螺纹线(13)之间的桥(26)形成。
23.按照权利要求17或18的盖,其特征在于,凸起由设置在螺纹线(13)之间的凸起(25)组成,凸起(25)在拧松过程中由于由盖封闭的容器内的高压而与容器上的件啮合。
24.用于封闭容器(1a)的具有容器口部(1)和盖(11)的封闭装置,其中,容器口部(1)具有一大致圆筒形的外表面(2),两条径向向外凸出的螺纹线(3)错开180°地设置在外表面(2)上,并有中断螺纹线(3)的放气槽(4);而盖(11)具有一盖底(20)和与盖底固定的环形裙部(21),裙部有大致圆筒形的内表面(12),其上设置有两条径向向内凸的、错开180°的螺纹线(13)和中断螺纹线(13)的放气槽(14);盖(11)的螺纹线(13)与容器口部(1)的螺纹线(3)啮合;其特征在于,容器口部(1)的每条螺纹线(3)和盖(11)的每条螺纹线(13)延伸超过240°至小于360°的角度,最好至340°;其中容器口部(1)的两条螺纹线(3)在容器口部(1)外表面的两个第一段(5)内竖向重叠,而在容器(1)外表面的两个第二段(6)内沿竖向各只设置一条螺纹线(3);其中盖(11)的两条螺纹线(13)在内表面(12)的两个第一段(15)内竖向重叠,而在内表面(12)的两个第二段(16)内沿竖向只设置各一条螺纹线(13);在容器口部(1)外表面(2)的每个第一段(5)中,每条螺纹线(3)至少设有一个大致竖向与另一螺纹线(3)的放气槽(4)对齐的放气槽(4),而在每一第二段(6)中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4);在盖(11)内表面(12)的每个第一段(15)中,每条螺纹线(13)至少设有一个大致竖向与另一螺纹线(13)的放气槽(14)对齐的放气槽(14),而在每一第二段(16)中至少设有一个放气槽(14)。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线(3,13)各延伸超过280°的角度。
26.按照权利要求24或25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容器口部(1)的外表面(2)和盖(11)的内表面(12)上的第二段中的每条螺纹线(3,13)正好各设有一个放气槽(4,14),而在容器口部(1)的第一段(5)中每条螺纹线(3)设有一个放气槽(4)和在盖(11)的第一段中每条螺纹线(13)设有两个放气槽(14)。
27.按照权利要求24~26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容器口部(1)外表面(12)上的放气槽(3)和盖(11)内表面(12)上的放气槽(13)分别沿周向按相互不同的间距设置。
28.按照权利要求24~27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线(3,13)的升角为3°~4°,最好为3.5°。
29.按照权利要求24~28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盖(11)与容器口部(1)在300°~390°的角度范围,最好是360°角度范围啮合。
30.按照权利要求24~29的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线(3)的始端(9)由竖向边缘(24)界定,该边缘可与盖(11)内表面(12)上的件啮合。
31.按照权利要求24~30的封闭装置,其中,在容器口部(1)的螺纹线(3)的上边缘和容器口部(1)的上边缘(10)之间形成间距(d2),在螺纹线(13)的终端(19)朝向盖底(20)的一侧和盖底之间形成间距(d1),其特征在于,间距(d1)大于间距(d2)。
全文摘要
为了改善装有碳酸饮料的容器的放气性能,容器口部(1)和盖(11)设有双头螺纹。螺纹各由两条螺纹线(3,13)组成,螺纹线延伸超过240°至小于360°最好是280°的角度并错开180°设置。这样,在容器口部(1)的外表面(2)上形成在竖向有螺纹线(3)重叠的第一段(5)和在竖向只有一条螺纹线(3)的第二段(6)。在盖(11)的内表面(12)上形成在竖向有螺纹线重叠的第一段(15)和在竖向只有一条螺纹线(13)的第二段(16)。在每一段(5,6,15,16)中,每条螺纹线至少设有一个中断螺纹线(3,13)的放气槽(4,14)。
文档编号B65D1/02GK1209784SQ97191949
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0日
发明者L·德雷耶尔, R·尧斯林 申请人:皇冠塞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