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防跑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633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带防跑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防跑偏装置,特别是由左挡辊、右挡辊及托辊组成的防止皮带跑偏的装置。
在皮带输送机中皮带跑偏所造成的物料外泄、输送带损坏、停工怠料,不仅维修费用增高,而且岗位离不开人不利于远程控制,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目前国内外在防止皮带跑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4242427.1提出了一种双向机械连杆全自动调心托辊组,它是由左、中、右托辊及其相应的扇形底盘、连杆机构、滚动轮等部件组成,在调偏过程中,左右托辊通过扇形底盘在滚动轮上滚动,带动连杆机构使中托辊参与调偏,对防止皮带跑偏方面能起到一定的自动调偏作用,但对于皮带输送机特别是可逆皮带仍存在着皮带向上跳动的趋势,严重时,不仅撒料,还经常撕坏皮带,此外,该专利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安装要求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皮带向上跳动、彻底根治可逆皮带跑偏的皮带防跑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皮带防跑偏装置由左挡辊、右挡辊、托辊及机架组成,机架固定在皮带输送机下层皮带上,机架包括底座、侧支架、上支架,其结构要点是在托辊及下层皮带的正上方设有压辊,托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两侧的侧支架相连;左挡辊、右挡辊为立式挡辊,其上下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上支架、底座相连;托辊、压辊、左挡辊、右挡辊都是独立的分离结构。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该装置在下层皮带的上面设有可转动的压辊,能限制皮带向上跳动;又由于托辊、压辊、左、右挡辊的两端都是通过轴承与机架连接的,可双向转动,所以能彻底根治可逆皮带的跑偏,达到自动调偏的目的;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皮带防跑偏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皮带防跑偏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1和图2所示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包括左挡辊1、右挡辊2、托辊3及机架5,机架5固定在皮带输送机距头尾转动轮附近的下层皮带6上,机架5由底座7、相对称的侧支架8、上支架9组成。在托辊3及下层皮带6的正上方设有压辊4,压辊4、托辊3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5两侧的侧支架8相连;左挡辊1、右挡辊2为立式挡辊,其上下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上支架9、底座7相连;托辊3、压辊4、左挡辊1、右挡辊2都是独立的、可双向转动的分离结构。
皮带输送机工作时,如皮带发生偏移,当向左或右偏移时,皮带碰到左挡辊1或右挡辊2,挡辊就随之转动,限制皮带向左或向右偏移;当皮带上下跳动时,皮带碰到托辊3、压辊4,托辊3、压辊4就随之转动,限制皮带上下跳动发生偏移。由于左挡辊1、右挡辊2、托辊3、压辊4是独立的、可双向转动的分离结构,当皮带反方向前进时,同样对皮带也能实现自动调偏的作用,所以对于可逆皮带,该装置能彻底根治皮带跑偏的问题。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十分方便,能广泛用于皮带输送机领域,大大提高输送机的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防跑偏装置由左挡辊(1)、右挡辊(2)、托辊(3)及机架(5)组成,机架(5)固定在皮带输送机下层皮带(6)上,机架(5)包括底座(7)、侧支架(8)、上支架(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托辊(3)及下层皮带(6)的正上方设有压辊(4);压辊(4)、托辊(3)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5)两侧的侧支架(8)相连;左挡辊(1)、右挡辊(2)为立式挡辊,其上下端通过轴承分别与上支架(9)、底座(7)相连;托辊(3)、压辊(4)、左挡辊(1)、右挡辊(2)为独立的分离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防跑偏装置由左挡辊1、右挡辊2、托辊3及机架5组成,其特点是:在托辊3及下层皮带6的正上方设有压辊4,压辊4、托辊3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5两侧的侧支架8相连;左挡辊1、右挡辊2为立式挡辊,其上下端通过轴承分别与机架5的上支架9、底座7相连;托辊3、压辊4、左挡辊1、右挡辊2都是独立的分离结构,能彻底根治皮带跑偏,结构简单,安装十分方便,能广泛用于皮带输送机领域,大大提高输送机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65G39/16GK2319378SQ9724302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4日
发明者鲍嗣阳 申请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