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绳状体的末端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13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绳状体的末端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覆带、绳状体的端部那样地安装于该端部的末端套的改良。该末端套的作用是使得用于各种物品的带、绳状体的拉入操作容易;对这种带、绳状体末端进行装饰以及防止末端解开;防止该带、绳状体从使用物品上的该带、绳状体的插通位置拔出。
在各种衣服的拉链等的拉绳、这种衣服开口部等的收紧绳、各种袋子的开口部等的收紧绳、这些袋子的吊带等带、绳状体上,为使这些物品中使用的带、绳状体拉入操作容易,并为装饰这些带、绳状体的末端,包覆着这些带、绳状体的末端地安装使用末端套。
从使这些末端套容易往前述带、绳状体的末端部上安装、以及不会使末端套从该末端部脱落的观点出发,本申请人研究了一种末端套,这种末端套具有夹装带、绳状体的末端并可被组装起来的一对夹持体;它还在这一对夹持体的夹装侧具有突刺部,当向前述末端夹装时,该突刺部突进前述末端部。
但是,由于该带、绳状体的末端套,是频繁使用于前述衣服等的拉绳、收紧绳等随身携带品上的东西,而且,每次对前述拉绳等进行拉入操作时,手指等都要接触到该末端套的表面部,所以要特别要求提高对该末端套的图案设计效果,并要使得操作时手感柔软。
从满足前述外观设计效果出发,可以考虑以印刷等方法在末端套的外面制作出模样等,但在仅仅于外面上制作模样等的情况下,在进行把持末端套的前述拉绳等的拉入操作等时,容易引起这些模样的划伤、或剥落。
另外,为从使操作时等的手感柔软的观点出发,可以考虑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材料构成整个末端套,但在单纯考虑由这些材料构成末端套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末端套的刚性,特别是当组装前述一对夹持体时,不能将前述突刺部充分突进带、绳状体的末端部,不能确保末端套稳定组装于带、绳状体上的状态。
为要满足前述各种想法,可以考虑在前述一对夹持体的外面部包装上具有橡胶状弹性的外面装饰构件等,但这种包装作业未必容易,而且,对前述外面部的外面装饰构件的组装状态也难以确保经久不变,而且也难以采用这种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带、绳状体的末端套,其中,可在无障碍地使用该末端套的形式下,使模样等经久不变地形成于带、绳状体的末端套的外面侧,提高该末端套的外观性;另外,容易而确实地在末端套的外面侧形成可使把持末端套等时的手感柔软的构造。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带、绳状体的末端套具有以下(1)~(4)的构成,(1)具有夹装带、绳状体的末端,可组装成一对的夹持体;(2)在上述一对夹持体的夹装侧,具有随着对前述末端的夹装而突进前述带、绳状体的末端部的突刺部;(3)该末端套的前述一对夹持体具有嵌入体部分与表面成形部分,其中,以嵌入体部分为嵌入件,表面成形部分至少形成于前述一对夹持体的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的全部或一部分;(4)该表面成形部分由橡胶、或具有橡胶状弹性的塑料材料、或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构成。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由前述一对夹持体夹装带、绳状体的末端,使前述突刺部突进该末端部,这样,突进的突刺部的一部分刺入该末端部,或强力推压,可使带、绳状体末端不从前述一对夹持体间拔出地、由前述一对夹持体包覆该末端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前述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的全部或一部上,以该嵌入体部分为嵌入件,形成了由前述塑料材料构成的表面成形部分,故可高度确保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与表面成形部分的一体性;当使用带、绳状体的末端套时,可保证极少发生该表面成形部分与嵌入体部分分离的事情。即,如采用本发明的带、绳状体末端套,可容易而确实进行提高嵌入体部分外面部的手感、以及外观特性的加工。
如由橡胶或具有橡胶状弹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可在使嵌入体部分具有所需要的刚性、特别是使前述突刺部具有可充分突进前述带、绳状体,使得带、绳状体不从前述一对夹持体间拔出来的强度的状态下,使进行把持末端套规定的操作等时手指等接触到末端套外部面的手感柔软,还可具有止滑作用,另外,还可使得即使该末端套碰到脸时也不会感到很疼痛。
另外,如由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可使末端套具有表面成形部分轮廓和可通过该表面成形部分看到的前述嵌入体部分轮廓这两种轮廓;同时,如加深嵌入体部分色彩,可提高末端套的整体质感;并可提高末端套的外观效果。
通过调整该塑料材料的透光性,或做成有色透透明,可赋予末端套各种图案设计效果。如将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做成具有橡胶状弹性的东西,则可赋予末端套基于这种透光性的外观效果与前述手感柔软的效果双重效果。
在由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的情况下,在嵌入体部分外面部设置沟、凹部、突部以及在该外面部通过印刷等方法加制出文字、图形等的模样等表示体,并使得可通过表面成形部分看到该表示体,则可提高末端套的外观效果;同时,可在通过由前述表面成形部分覆盖这些表示体而使末端套的外面部保持平坦的状态下,即在使用末端套时前述沟、凹部、突部等不会接触到手指而损害使用感的状态下,构成末端套。
另外,可以使得在前述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上通过印刷等方法加制的、可通过表面成形部分看到的模样在使用该末端套的过程中不会模糊、消失,可给予末端套以经久不变的所期望的外观效果。
前述表面成形部分可设于前述嵌入体部分外面部的全部上,也可以设于其一部分上。比如,可在将前述表面成形部分的外廓形状形成各种图形等轮廓形状的情况下,将该表面成形部分设于嵌入体部分外面部的一部分上。同时,比如也可以将该表面成形部分设于嵌入体部分外面部的一部分上,并将由前述表面成形部分所围出的、未设置该表面成形部分的嵌入体部分外面部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各种图形等的轮廓形状。另外,也可以仅为覆盖嵌入体部分外面部的角度,将该表面成形部分设于嵌入体部分外面部的一部分上。
嵌入体部分,可以用塑料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在表面成形部分成形时可于成形模内作嵌入件的种种材料构成。在使用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等可加热熔化的材料的情况下,可由喷射模塑成形、浇铸成形、压铸成形来构成嵌入体部分。另外,在嵌入体部分与表面成形部分两者都是由塑料材料构成的情况下,构成嵌入体部分的塑料材料的熔化温度要比构成表面成形部分的塑料材料的熔化温度设定得高,由此,可在不引起嵌入体部分熔化、变形等的情况下,进行表面成形部分的成形。
另外,也可这样地在该外面部形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即,在前述一对夹持体的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上形成突部,同时,使该突部的突出端面与表面成形部分的表面大致在同一面里。
如采取这种构成,可由绕前述突部的突出端面的、该突部的缘部,在末端套的外面部形成使用末端套时不会消失的模样;另外,通过使嵌入体部分的色彩与表面成形部分的色彩不同,可使得该模样更鲜明,从而可提高该末端套的图案设计效果。此外,由于前述突部的突出端面与前述表面成形部分的表面在大致同一平面内,在使用末端套时,不会损害使用感。


图1是表示末端套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纵剖面图;图3是末端套的侧视图(组装状态Wa);图4是从与图3不同方向看的末端套的侧视图(组装状态Wa);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图6是从与图3、图4不同方向看的末端套的侧视图(组装状态Wa);图7是从与图3、图4、图6不同方向看的末端套侧视图(组装状态Wa);图8是图3的B-B剖视图;图9是表示末端套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与从图9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11是从与图9、图10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12是图9的C-C剖视图;图13是与从图9、图10、图11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14是从与图9、图10、图11、图13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15是图9的D-D剖视图;图16是图9的E-E剖视图;图17是表示末端套的嵌入体部分x的侧视图;图18是从与图17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图19是从与图17、图18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图20是图17的F-F剖视图;图21是从与图17、图18、图19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图22是从与图17、图18、图19、图21不同方向看的侧视图;图23是图17的G-G剖视图;图24是图17的H-H剖视图;图25是表示末端套的构成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26是图25的I-I剖视图;图27是表示末端套的构成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28是图27的J-J剖视图;图29是表示末端套构成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30是图29的K-K剖视图;图31是表示末端套构成例的侧视图(展开状态);图32是图31的L-L剖视图。
发明实施形态下边,借附图1~32来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形态。
这里,图1示出包覆绳状体W末端部W’地将这种实施形态的末端套装于该末端部W’上的状态;图2以纵剖面状态示出在这种安装状态下的该末端套。
在图3~8上,分别表示了将构成末端套的一对夹持体1、1组装起来的状态。图3表示了从末端套宽度较大一侧看的状态;图4表示了从与图3不同方向看的状态;图5表示了图3的沿左右方向的剖面状态;图6表示了从图3左侧看的状态;图7表示了从图3右侧看的状态;图8表示了图3的沿上下方向取剖面状态。
在图9~16中分别表示了未将构成末端套的一对夹持体1、1组合起来的状态,即分别表示了其展开状态。其中,图9表示了从在组合时成为内侧的一侧看的状态;图10表示了从组合时成为外侧的一侧看的状态;图11表示了从图9下侧看的状态;图12表示了在图9左右方向取剖面的状态;图13表示了从图9左侧看的状态;图14表示了从图9右侧看的状态;图15表示了在图9的上下方向,对一对夹持体1、1中的一方取剖面的状态;图16则表示了在图9的上下方向,对一对夹持体1、1中的另一方取剖面的状态。
图17~24分别示出了未将构成末端套的嵌入体部分x的一对夹持体1、1组合起来的状态,即,分别示出了其展开状态。其中,图17示出了从在组合起来时成为内侧的一侧看的状态;图18示出了从在组合起来时成为外侧的一侧看的状态;图19示出了从图17的下侧看的状态;图20示出了在图17的左右方向取剖面的状态;图21示出了从图17的左侧看的状态;图22示出了从图17右侧看的状态;图23示出了在图17的上下方向对一对夹持体1、1中的一方取剖面的状态;图24示出了在图17的上下方向对一对夹持体1、1中的另一方取剖面的状态。
图25、27、29、31分别示出了与前述图1~24所示构成例不同的构成例;图26、28、30、32分别是图25、27、29、31所示构成例的纵剖面图。
如图1与图2所特别示出的那样,本实施例的带、绳状体的末端套具备有可包覆、隐蔽起绳状体W的末端部W’地安装、使用在用于衣服、袋子等各种物品上的带、绳状体的构成。
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这种末端套具有以夹装前述绳状体W的末端部W’的状态相互组装起来的一对夹持体1、1。
在本实施例中,这一对夹持体1、1,分别具有基板部10与侧板部11,该基板部10为细长平板状,而侧板部11乃是除了沿上述基板部10的宽度方向的一边之外,沿其余三边的缘部形成从该基板部10突出出来的形状。另外,在该基板部10上形成侧板部11的沿宽度方向的另外一边,形成中央侧向该基板部10的外侧鼓出的弯曲状,沿该另外一边形成的侧板部11a也形成弯曲状。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一对夹持体1、1这样来构成使基板部10的那一设置前述侧板部11的面向着同一方向,由在该一对夹持体1、1的形成为前述弯曲状的另外一边部间形成的铰接部2来连接。
该铰接部2由弹性片20构成,该弹性片20的一端一体连接于前述一对夹持体1、1中的一方的前述弯曲的侧板部11a的上端部,而其另一端一体连接于前述一对夹持体1、1中的另一方的前述弯曲的侧板部11a的上端部。该铰接部2形成中央部20a向前述侧板部11的突出侧鼓出的弯曲状。
另外,在前述一对夹持体1、1的前述弯曲了的侧板部11a的内缘、与该铰接部2的和该侧板部11a连接的部位之间,该铰接部2拉开间隔地连接于该侧板部11;在该铰接部2的两侧,可使该铰接部2向着扳正该铰接部2的前述弯曲方向产生弹性变形,直到一对夹持体1、1的一方上的前述侧板部11a的上端面11a’和另一方的前述侧板部11a的上端面11a’抵接的、这一对夹持体1、1的组装位置。
前述一对夹持体1、1的一方分别具有嵌入片部分11c,该嵌入片部11c向着侧板部11的突出方向外方突出地一体形成于侧板部11b的上端部,侧板部11b形成于沿前述基板部10的长度方向的两边。该嵌入片部11c沿前述基板部10的长度方向形成。另外,在该嵌入片部11c的突设位置、与沿前述基板部10的长度方向的两边设置的侧板部11b的上端部外缘间,形成间隔;在这个间隔的该侧板部11b的上端面11b’,当使前述铰接部2变形将前述一对夹持体1、1组装在一起时,它抵接于这一对夹持体1、1的沿另一方的长度方向的两边上形成的侧板部11b的上端面11b’。(以下,把具有前述嵌入片部11c的夹持体1的一方叫作第一夹持体1a;而把不具有这一嵌入片部11c的夹持体1的另外一方叫作第二夹持体1b。)在本实施例中,使前述铰接部2变形,将两夹持体1a、1b中的任一方或双方以前述铰接部2为中心转动,到达前述第一夹持体1a的各侧板部11a、11b…的上端面11a’、11b’…与前述第二夹持体1b的各侧板部11a、11b…的上端面11a’、11b’…分别相抵接的位置,将该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组合起来;在该状态,第一夹持体1a的前述嵌入片部11c进入沿第二夹持体1b的长度方向的侧板部11b的内侧;沿第二夹持体1b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板部11b、11b的内侧面间的间隔的设定要使得嵌入片部11c紧贴着该侧板部11b的内侧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的、上面没有设置前述侧板部11a、11b的基板部10的一边、与沿该基板部10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相交接的角部12上,分别设有并合装置3,以便在该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的前述组合状态下相互并合,维持这种组合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沿第一夹持体1a的长度方向的侧板部11b的前述角部12一侧,分别设有沿与该侧板部11b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从该侧板部11b的上端突出出来的弹性板片30;而且,在该弹性板片30的顶端部外侧,形成并合突部30a,从而形成前述并合装置3的一方;同时,在第二夹持体1b的沿长度方向的侧板部11b的前述角部12一侧,形成向该侧板部11b的上方和内侧鼓出的鼓出部31;由该鼓出部31形成朝向该侧板部11b的突出基部侧的并合面31a,从而形成前述并合装置3的另一方。
在本实施例中,将前述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的一方或双方以前述铰接部2为中心转动到达前述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的各侧板部11a、11b…的上端面11a’、11b’分别向着相撞的位置、以前述铰接部2为中心,使两夹持体1a、1b的一方或双方转动,伴随着这种转动,前述第一夹持体1a的弹性板片30的并合突部30a抵接于前述第二夹持体1b的鼓出部31,并向内产生弹性变形,而后,随着向着前述方向继续转动,使得前述弹性板片30的并合突部30a越过前述鼓出部31,在该越过位置,使该弹性板片30弹性回复,这样就可以使弹性回复后的该弹性板片30的并合突部30a并合于前述并合面31a。
结果,在本实施例中,使两夹持体1a、1b的一方或双方以前述铰接部2为中心转动,达到前述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的各侧板部11a、11b…的上端面11a’、11b’…相撞的位置,而使得前述并合装置3并合起来,因而在设置了该并合装置3的一侧,可使两夹持体1a、1b不分离;而在与设置并合装置3的一侧相对的一侧,由于有前述铰接部2的连接,所以,可通过并合该并合装置3,使前述侧板部11的突出一侧的面相对,且可维持使各侧板部11a、11b的上端面11a’、11b’…相撞的两夹持体1a、1b的组合状态。(以下,将这种组合状态叫作第一夹持体1a与第二夹持体1b的组装状态Wa)。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和设置前述铰接部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不在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上设侧板部11,故在前述组装状态Wa下,在和设置前述铰接部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通向处于组装状态Wa下的两夹持体1a、1b间的内部空间的开口Z。
在本实施例中,于前述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的前述组装状态Wa下,前述基板部10合在一起,在该合在一起的基板部10上,分别形成了多个突进前述绳状体W中的突刺部4、4…,前述绳状体W夹入处于组装状态Wa下的两夹持体1a、1b间。各突刺部4、4…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向顶端侧逐渐变细地大体形成圆锥状,使顶端变得尖锐。
在本实施例中,在前述第一夹持体1a上具有三组沿该第一夹持体1a的长度方向相互拉开大致相等的间隔的突刺部对4、4,这种突刺部对4、4沿该第一夹持体1a的宽度方向拉开间隔并设着。这种设在第1夹持体1a上的突刺部4,从前述组合状态形成的开口Z侧向前述铰接部2一侧逐渐靠近该铰接部2一侧地倾斜。
另一方面,前述第二夹持体1b,具有三个向着该第二夹持体1b的长度方向相互拉开大致相等的间隔的突刺部4、4…。设于第二夹持体1b上的突刺部4以向着与构成该第二夹持体1b的前述基板部10的面大致成正交方向突出出来地形成。另外,设于该第二夹持体1b上的突刺部4,形成于在前述组装状态Wa下收进第一夹持体1a的前述一对突刺部4、4间的位置。
结果,在本实施例中,将前述绳状体W的末端部W’夹进前述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间,而且,将被夹着了末端部W’的绳状体W从前述开口Z引出的情况下,将两夹持体1a、1b合成前述组装状态,由此即可将前述各突刺部4、4…突进夹进来的该末端部W’,稳定地维持由该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包覆着该末端部W’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特别是由于设于前述第一夹持体1a的突刺部4像前述那样倾斜,当有从本实施例的该末端套内将绳状体W的末端拉出来的方向的力作用于该绳状体W上时,由于该第一夹持体1a的突刺部4的尖端更强有力地乃至更深地突进该绳状体W中,所以可更稳定地维持包覆着该绳状体W的末端部W’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第一夹持体1a的多个突刺部4、4…共设置了三组突刺部对4、4,该突刺部对4、4可在其间收进第二夹持体1b的突刺部4、4…。所以,即使对于通过拉绳的滑动部、以末端套包覆了两末端部W’而形成环状的拉绳W等比较细的绳状体W,如图2所示,也可在将该绳状体W的末端部W’分别配置于第二夹持体1b的突刺部4、4的两侧后,使前述第一、第二夹持体1a、1b成前述组装状态Wa,可将第一夹持体1a的突刺部4分别突进该绳状体W的末端部W’,从而可成功地用于该绳状体。
在本实施例的该末端套中,前述一对夹持体1、1具有嵌入体部分x与表面成形部分y,其中,表面成形部分y以该嵌入体部分x为嵌入件,形成于该嵌入体部分x的外面部x’上。
更详细一点说,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具有可发挥该末端套功能的所有构成的前述一对夹持体1、1,在成形嵌入体部分x之后,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将(图17~24)该嵌入体部分x作为注射模塑成形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的成形模内的嵌入件,大致在以下(1)~(3)处形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图9~16)。
(1)一对夹持体1、1的基板部10的嵌入体部分x的不设前述突剌部4一侧的面,即,在前述组装状态Wa下,向着末端套的外侧的外面部x’a。
(2)一对夹持体1、1的各侧板部11a、11b…的嵌入体部分x的外侧面,即,在前述组装状态Wa下,向着末端套外侧的各侧板部11a、11b…的外面部x’b(除去第一夹持体1a的弹性板片30的立设位置附近的、沿该第一夹持体1a长度方向的侧板部11b的外面部x’,以及,第二夹持体1b的鼓出部31的设置位置附近的、沿该第二夹持体1b的长度方向的侧板部11b的外面部x’)。
(3)作为一对夹持体1、1的铰接部2的嵌入体部分x,在前述组装状态Wa下,该铰接部2的向着末端套外侧的外面部x’c。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从沿前述一对夹持体1、1的长度方向的侧板部11的前端侧,形成于前述嵌入体部分x的外面部x’上,而且有着沿该侧板部11与基板部10连设的基部的长度的多个沟部5、5…。结果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有该多个沟部5、5…可望提高末端套的图案设计特性;同时,在把持操作末端套时,可使该多个沟部5、5…发挥止滑功能。
如果由橡胶或具有橡胶状弹性的塑料等材料构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可以获得表面柔软的末端套。
另外,如果由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构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可以赋予末端套能从外部看到前述嵌入体部分x的轮廓的图案设计特性。
在由塑料材料构成前述嵌入体部分x与表面成形部分y的情况下,将构成嵌入体部分x的塑料材料的熔化温度设定得比构成表面成形部分y的塑料材料的熔化温度高,则可以在不会引起嵌入体部分x熔化、变形的情况下成形表面成形部分y。
也可以将未形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的部分设于在前述组装状态下成为外侧的一对夹持体1、1的基板部10上,将未形成此表面成形部分y的部分做成凹部6。在图25、26所示的这种情况下,可由此凹部6的轮廓,在末端套的外侧表示文字、图形等模样。
另外,也可以在前述嵌入体部分x的外面部x’上形成突部7,同时在不覆盖该突部7的突出端面7a的情况下形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而且,该突部7的突出端面7a与表面成形部分y的外面大致在同一面内。在图27、28所示的情况下,由前述突部7的轮廓,可在末端套的外侧表示文字、图形等模样;同时,可将末端套的外面整平。
还有,也可以在前述嵌入体部分x的外面部x’上形成突部8,同时,在覆盖该突部8的突出端面8a的情况下形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而且由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构成该表面成形部分y。在图29、30所示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通过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看到设于前述嵌入体部分x上的前述突部8的设计效果。
另外,也可以通过印刷等方法,将文字、图形、记号等的表示部分9形成在前述嵌入体部分x的外面部x’上,同时,在覆盖着该表示部分9的状态下形成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而且,由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构成该表面成形部分y。在图31、32所示的情况下,可以得到通过前述表面成形部分y看到设于前述嵌入体部分的前述表示部分9的图案设计效果。
如采用本发明的带、绳状体的末端套,由于在前述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上以前述嵌入体部分为嵌入件,由前述橡胶、或具有橡胶状弹性或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形成表面成形部分,故能高度确保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与表面成形部分的一体性,当使用该末端套时,表面成形部分与嵌入体部分产生分离的事情极少。另外,可容易而确实进行加工,提高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的手感和图案设计特性,并不会因该表面成形部分损害末端套的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带、绳状体的末端套,该末端套具有夹装带、绳状体末端地被组装起来的一对夹持体,在该一对夹持体的夹装侧,具有随着前述末端的夹装而突进前述带、绳状体末端部的突刺部;其特征在于这种末端套的前述一对夹持体具有嵌入体部分和表面成形部分,以前述嵌入体部分为嵌入件,表面成形部分至少形成于前述一对夹持体的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的全部或一部分上;上述表面成形部分由橡胶、具有橡胶状弹性的塑料材料、或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绳状体的末端套,该末端套具有夹装绳状体的末端、可被组装起来的一对夹持体;在一对夹持体的夹装侧,具有随着对前述末端的夹装而突入绳状体末端部的突刺部。末端套的一对夹持体具有嵌入体部分与表面成形部分,其中,以前述嵌入体部分为嵌入件,表面成形部分至少形成于一对夹持体的嵌入体部分的外面部的全部或一部上。表面成形部分由橡胶或具有橡胶弹性的塑料材料或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材料所构成。
文档编号B65D63/16GK1223224SQ9812604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6日
发明者池田靖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尼富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