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滴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99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溢滴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由容器(瓶、缸、筒等)内向外倾注时,其出口处有溢滴泄漏现象的防溢滴瓶塞。
通常从容器中向外倾注液体时,尤其是液体粘稠度较大时,总有多余的溢滴泄漏在外,不仅浪费不卫生,而且对有毒害、有腐蚀性或易燃液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使泄漏液回收瓶内的防溢滴瓶塞。
本实用新型是对已有容器旋塞(盖)的改进,专门设计与旋盖密配的瓶塞口是一个内腔孔基本为凸形的导流口,且以间隔板为界上下分别为圆环腔形的回流腔和瓶颈腔的异形结构体,并在底部为斜面的回流腔的最低处设有一个与容器相通的回流口,使漏液回收至容器。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瓶塞口结构剖视图。
图2.瓶塞口结构俯视图。其中1.导流口,2.回流腔,3.回流口,4.定位键,5.瓶颈腔,6.螺纹。
本实用新型由瓶塞口和与其密配合的旋塞(盖)两部分组成。
图1、图2为瓶塞口的结构视图,旋塞因结构简单而省略。上述瓶塞口结构有一内腔孔为凸形的导流口1(出口部有一斜度),且以间隔板为界上下分别为圆环形的回流腔2和瓶颈腔5的异形结构体,底部为斜面的回流腔2的最低处有一个与容器相通的回流口3,其尺度宜小以保证回流的液体能流回容器即可,也兼有通气孔的作用,使液体向外倾注时平稳流畅,回流腔2的外圆筒壁上设有可与旋塞相配合的螺纹6,回流腔2和导流口1也由旋塞内塞密封,以防搬运时泄出。截面为耳状的瓶颈腔5则与容器出口外缘紧密配合(可以改变瓶颈腔5的形状,以适用于各类容器出口之用),其端部内突起的止口有固定密封作用。
考虑到瓶塞口与容器采用自动化装配时定位之用,在瓶塞口外缘离回流口3最近处设有一定位键4。上述结构成模后可用塑料工艺一次成型,设计合理,成本低,特别适合于盛装有毒害、有腐蚀性及粘稠度较大的液体容器上使用。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溢滴瓶塞,它是由瓶塞口和与其密配的旋塞组成,其特征在于瓶塞口是一个内腔孔基本为凸形的导流口[1],且以间隔板为界上下分别为圆环形的回流腔[2]和瓶颈腔[5]的异形结构体,底部为斜面的回流腔[2]的最低处有一个与容器相通的回流口[3],回流腔[2]的外圆筒壁上设有与旋塞相配的螺纹[6],瓶颈腔[5]则与容器出口外缘紧密配合,并在瓶塞口外缘离回流口[3]最近处设有一定位键[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溢滴瓶塞,它是由旋塞(盖)和专门设计的瓶塞口组成。该瓶塞口是一个内腔孔基本为凸形的导流口,且以间隔板为界上下分别为圆环形的回流腔和瓶颈腔的异形结构体,有倾斜度的回流腔底面的最低处设有一个与容器相通的回流口,还附有一定位键。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倾注后的泄漏溢出液经由回流腔和回流口回收至容器,可以用吹塑工艺一次成型。设计合理,成本低,特别适合于盛装有毒害、有腐蚀性及粘稠度较大的液体容器上使用。
文档编号B65D47/00GK2320557SQ9822017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0日
发明者朱亚东 申请人:朱亚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