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819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质物品的包装盒。
目前市场上用于软质物品的包装盒,品种繁多,在众多的包装中,用透明塑料PVC材料压制而成的包装盒为数不少,其大小形状视内容物折叠后的大小形状而定。对体积较小的包装,其刚性强度不成问题,但当内容物体积较大时,用PVC透明材料制作的包装盒的刚性就明显不足,稍经挤压就会变形,不能保持原设计的外观形状,影响销售外观。为加大其刚度,通常的作法是加厚PVC材料的厚度,这不仅浪费了包装材料,也增加了外包装的成本。其次在压制和使用过程中,包装盒转角处很容易形成锯齿形折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较薄PVC材料制成的刚性好防折皱的包装盒。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明塑料包装盒,由上腔和下腔压合构成,上腔和下腔的端口都设有边沿,其特征在于上、下腔各自的四个转角处及四条上边线处采用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处设有相对凸起的加强肋。
所述的包装盒上、下腔的边沿采用凹凸相嵌的波浪纹配合。
所述转角处的加强肋边缘线形为锯齿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使上下腔各转角采用美观的圆弧过渡,由于加强肋的作用,一般的挤压也不能使其变形。同时,由于在转角处的加强肋采用锯齿形,与折皱的形状相近似,既消除了折皱,使之成为规则凸起,又起到加强肋的作用。又由于上下腔的压合处为凹凸波浪纹配合,进一步增强了包装盒的刚性,确保了良好的销售外观。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由上腔1和下腔2压合构成,上、下腔的基本形状为长方体,在各自四个转角处及四条上边线处采用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处设有相对凸起的加强肋4,此处的加强肋既可是腔的上面凹侧面凸形成,也可是腔的上面凸侧面凹形成,所述转角处的加强肋4边缘线形为锯齿形。上述上、下腔分别用PVC材料板一次压制成形,然后将需包装的物品放入上腔或下腔内,再将上、下腔端口的边沿3相压扣合,扣合的形状采用凹凸相嵌的波浪纹5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盒,由上腔(1)和下腔(2)压合构成,上腔(1)和下腔(2)的端口都设有边沿(3),其特征在于上、下腔各自的四个转角处及四条上边线处采用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处设有相对凸起的加强肋(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上、下腔的边沿采用凹凸相嵌的波浪纹(5)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处的加强肋(4)边缘线形为锯齿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质物品的包装盒,是一种用较薄PVC材料制成的刚性好防折皱的包装盒。它由上腔和下腔压合构成,上腔和下腔的端口都设有边沿,其特征在于上、下腔各自的四个转角处及四条上边线处采用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处设有相对凸起的加强肋。由于加强肋的作用,一般的挤压也不能使其变形,确保了良好的销售外观。
文档编号B65D6/00GK2345462SQ9822478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6日
发明者王文清 申请人:浙江省商业集团进出口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