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50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属于环保领域。
目前,公用场所或垃圾站,垃圾不分类,堆放一起腐烂发臭,污染环境,而且还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清除垃圾又脏又累,运输也极不便。环卫工人苦不堪言,迫切要求改造此状况。
本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在公用垃圾站或公共场所,使用该产品,便于垃圾分类放置,利于回收利用,同时,在使用、清除、运输等环节卫生、轻便,又便于机械化作业,可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又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是这样实现的其结构由主箱体(1)、投放口(4)构成,其特征在于主箱体(1)内设分类室(2),其分类室(2)内有分类箱(3)与主箱体(1)投放口(4)相对应。
其分类箱(3)由分箱体(7)、分箱盖(14)、行走架(18)组成,其分箱体(7)之一侧上缘通过轴(15)与分箱盖(14)绞接,分箱体(7)平放于行走架(18)上面。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详尽说明附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分箱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行走架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其结构如
图1、2、3所示由主箱体(1)、投放口(4)构成,其特征在于主箱体(1)内设分类室(2),其分类室(2)内有分类箱(3)与主箱体(1)投放口(4)相对应。
其分类箱(3)由分箱体(7)、分箱盖(14)、行走架(18)组成,其分箱体(7)之一侧上缘通过轴(15)与分箱盖(14)绞接,分箱体(7)平放于行走架(18)上面。
其分箱体(7)之底面(13)一侧通过叠合机构(22)与分箱体(7)同侧底边绞接,另一侧设有锁定机构,其锁定机构由操作杆(8)、杠杆(10)、支座(9)和定位铲(11)构成,其操作杆(8)、定位铲(11)分别固定于杠杆(10)之两端并成一体,杠杆(10)与支座(9)绞接,支座固定于分箱体另一侧。其分类箱(3)前后壁上端固定连接吊环(17)、(16),其前壁固定拉手(12);其行走架(18)下面4角有脚轮(19),其后面上端设有档块(21),其与锁定机构同侧上面设锁槽(20)与定位铲(11)动配合。其主箱体(1)后上方设有悬挂器(6),其悬挂器(6)上设有通孔(5)。
其使用情况首先将分箱体(7)用机械吊起平放在行走架(18)上,搬动操作杆(8)使定位铲(11)插入行走架之锁槽(20),组成分类箱(3),打开箱盖(14),将分类箱(3)分别推入分类室(2)中,即可使用。当分类垃圾投满即可通过拉手(12)拉出主箱体,盖好分箱盖(14),吊走分箱体体(7)到堆放物处,通过操作杆(8),将定位铲(11)拉开,箱内垃圾在动作用下全部倒净。然后再将分箱体(7)吊并平放在行走架(18)重复上述过程。
实践证实,本实用新型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垃圾分类堆放回收利用和机械化作业,尤其在垃圾站或公共场所使用,清除、运输、分类堆放等各环节均体现卫生、轻便,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又避免对环境之污染,深受群众欢迎。
权利要求1.一种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由主箱体(1)、投放口(4)构成,其特征在于主箱体(1)内设分类室(2),其分类室(2)内有分类箱(3)与主箱体(1)投放口(4)相对应。其分类箱(3)由分箱体(7)、分箱盖(14)、行走架(18)组成,其分箱体(7)之一侧上缘通过轴(15)与分箱盖(14)绞接,分箱体(7)平放于行走架(18)上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其特征在于其分箱体(7)之底面(13)一侧通过叠合机构(22)与分箱体(7)同侧底边绞接,另一侧设有锁定机构,其锁定机构由操作杆(8)、杠杆(10)、支座(9)和定位铲(11)构成,其操作杆(8)、定位铲(11)分别固定于杠杆(10)之两端并成一体,杠杆(10)与支座(9)绞接,支座固定于分箱体另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其特征在于其分类箱(3)前后壁上端固定连接吊环(17)、(16),其前壁固定拉手(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其特征在于其行走架(18)下面4角有脚轮(19),其后面上端设有档块(21),其与锁定机构同侧上面设锁槽(20)与定位铲(11)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其特征在于其主箱体(1)后上方设有悬挂器(6)其悬挂器(6)上设有通孔(5)。
专利摘要一种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由主箱体、投放口构成,其特征在于:主箱体内设分类室,其分类室内有分类箱与主箱体投放口相对应。其分类箱:由分箱体、分箱盖、行走架组成,其分箱体之一侧上缘通过轴与分箱盖绞接,分箱体平放于行走架上面。本实用新型利废环保垃圾资源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垃圾分类堆放回收利用和机械化作业,尤其在垃圾站或公共场所使用,清除、运输、分类堆放等各环节均体现卫生、轻便,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又避免对环境之污染,深受群众欢迎。
文档编号B65F1/00GK2368815SQ9920786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5日
发明者文健 申请人:文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