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505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式纸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物类,特别涉及一种供放置糕饼物品的折叠式纸盒。
目前,常用的折叠式纸盒如


图1、图2、图3所示,是以预设有折纹的纸板加以折起成形为纸盒(10),此种折叠式纸盒(10)平常大都是由制造者以两相对折边(20)预先折叠成如
图1所示的平面状态供给糕饼商店,糕饼商店于使用时再将另相对两侧边(30)折起成形为立体状态的纸盒(10),其成形过程如图2所示,是先将两侧的内外折边(31)、(32)依其折纹(33)、(34)、(35)先后折起,再将其内折边(31)翻进,最后再依折纹(36)将折缘(40)折平于底边而成形为如图3所示的立体状纸盒(10),其成形动作繁杂麻烦而费时。此外,其包装时用来束紧纸盒(10)及盒盖(70)的束紧带(60)与纸盒(10)是相分离的,如图4所示,不仅使用上有所不便,且束紧带(60)若有丢失,即会对纸盒的使用造成窘境,及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起成形方便快捷、束紧方便的折叠式纸盒。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纸盒、盒盖、辅助片、束紧带,其中,辅助片两端设有位于中间部位的插片及位于插片两旁的凸肩,插片头两端又设有卡突及圆形倒角,辅助片中间位置设有一抓片;纸盒的结构与现有的相同,只是在纸盒相对两侧内折边的折缘设有与插片宽度相等的插孔,纸盒底边角端设有两穿孔,束紧带从两穿孔穿过,打结后形成圈状束紧带,辅助片的插片穿过纸盒折缘设有的插孔,插片头两边的卡突卡入插孔两端而卡住,辅助片的凸肩顶持纸盒的内折边形成定位。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常见折叠式纸盒成平面状态示意图。
图2为常见折叠式纸盒两侧边折起动作说明图。
图3为常见折叠式纸盒折起为立状态示意图。
图4为常见折叠式纸盒的束紧带放置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片插置于折叠后纸盒相对两侧边的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片在两侧边折起时形成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片于纸盒两侧内折边翻入时形成拱起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片于纸盒折起成形后被拉平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紧带穿过纸盒通孔打结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束紧后的状态示意图。
(10)为折叠式纸盒、(20)为两相对折边、(30)为相对两侧边、(31)为内折边、(32)为外折边、(33)、(34)、(35)、(36)为折纹、(40)为折缘、(50)为盒底、(60)为束紧带、(70)为盒盖、1为辅助片、2为插孔、3为束紧带、4为穿孔、11为插片、12为凸肩、13为卡突、14为圆形倒角、15为抓片。
如图5、图6、
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折叠式纸盒(10)、辅助片1及束紧带3,配合图5所示,辅助片1两端设有位于中间部位的插片11及位于插片两旁的凸肩12,插片11头两端又设有卡突13及圆形倒角14,辅片助1中间位置设有一抓片15;配合图6所示,折叠式纸盒(10)相对两侧的内折边(31)的折缘(40)设有与插片11宽度相等的插孔2;配合
图11所示,折叠式纸盒(10)的盒底(50)的一角端的适当位置设有两穿孔4,束紧带3从两穿孔4穿过打结形成圈状束紧带3;如图6、图9所示,辅助片1的插片11穿过折叠式纸盒(10)折缘(40)的插孔2内,插片11头两边的卡突13卡入插孔2两端而卡住,辅助片1的凸肩12顶持纸盒(10)的内折边形成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片1是以其两端的插片11插入折叠成平面状态的纸盒(10)相对两侧内折边(31)的折缘(40)的插孔2内,而于使用时再加以折起成形为立体状态的纸盒(10),其折起成形的动作如图7、图8、图9所示,是先利用两手的手掌同时将相对两侧边的外折边(32)折起,再用手指将内折边(31)翻入及将折缘(40)折平于盒底(50)而成形,其成形过程中,辅助片1很自然的随着其折起、翻入及折平的动作而弯起如图7所示、拱起如图8所示及被拉平如图9所示,其拉平状态时所产生的弹力能使相对两侧边(30)简易、自然而自动的成形为立体状纸盒,以供使用。
前述束紧带3是穿设于纸盒底边(50)角端的两穿孔4之间,其两端经打结结合形成圈状,使束紧带3与纸盒(10)结合在一起如
图11所示,该束紧带3平常被拉入收拾在纸盒内,使用时再从纸盒外底拉出,并从该拉出端套在纸盒两对角上如
图12所示,而将纸盒(10)及盒盖(70)束紧。辅助片1的插片11插入纸盒两侧边折缘(40)的插孔2内时,插片头的圆形倒角14具有可使其插入变得滑顺的使用效果;辅助片1两旁的凸肩12在两侧内折边(31)被翻入及折缘(40)被折平于盒底(50)的过程中,能配合辅助片1由拱起状态转换为被拉平状态所产生的弹力推动两侧内折边(31)的成形定位,使两侧内折边(31)被顶紧而不致于松开,可增加使用的方便性;辅助片1的插片11头两边的卡突13的形状略呈倒钩形状;辅助片1中间位置又设有一抓片15,利用该抓片15拉动辅助片1而将两侧内折边(31)牵动拉出,以便将成形为立体状态的纸盒(10)折叠恢复成平面状态,以利存放;辅助片1在实施例上也可如
图10所示,仅有设插片11,而不设凸肩12,插片11设卡突13及或圆形倒角14。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纸盒,其包括有折叠式纸盒(10)、盒盖(7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辅助片(1)、束紧带(3),其特征在于,辅助片(1)两端设有位于中间部位的插片(11)及位于插片两旁的凸肩(12),插片(11)头两端又设有卡突(13)及圆形倒角(14),折叠式纸盒(10)相对两侧的内折边(31)的折缘(40)设有与插片(11)宽度相等的插孔(2),折叠式纸盒(10)的盒底(50)的一角端的适当位置设有两穿孔(4),束紧带(3)从两穿孔(4)穿过打结形成圈状束紧带(3),辅助片(1)的插片(11)穿过折叠式纸盒(10)折缘(40)的插孔(2)内,插片(11)头两边的卡突(13)卡入插孔(2)两端而卡住,辅助片(1)的凸肩(12)顶持纸盒(10)的内折边形成定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辅助片(1)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抓片(1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辅助片(1)仅设有插片(1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纸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辅助片(1)的插片(11)头两端的卡突(13)的形状略呈倒钩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纸盒,其包括有折叠式纸盒(10)、盒盖(70)及辅助片1、束紧带3,其特征是,辅助片两端设有位于中是部位的插片11及位于插片两旁的凸肩12,插片两边设有卡突13及圆形倒角14,纸盒(10)的相对两侧内折边(31)的折缘(40)设有与插片11宽度相等的插孔2,盒底(50)一角端设有两穿孔4,供束紧带3穿过打结形成圈状;插片11插入插孔2内,卡突13卡入插孔2两端卡住,本实用新型折叠成立体纸盒时方便快捷,束紧方便。
文档编号B65D5/20GK2375566SQ9920787
公开日2000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彦崇 申请人:王彦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