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597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调离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离机构,包括基座、活动架,活动架的一端与基座采用铰轴铰接于一起;活动架的自由端设有上吸盘,上吸盘设于活动架的底面上;基座的顶面设有下吸盘,下吸盘与上吸盘的位置相对应;活动架与基座之间设有能使活动架与基座张开的弹簧;铰轴与活动架固定于一起;铰轴的一外端固定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弧形的导槽,导槽离转盘的转动中心最近端为导槽低端,导槽离转盘的转动心最远端为导槽高端,导槽上沿着导槽低端至导槽高端,导槽离转盘的转动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本发明具有上吸盘、下吸盘,张开活动架与基座后,薄膜袋的袋口的上层膜、下层膜相互调离,实现打开,操作方便、容易。
【专利说明】
调离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调离机构,该种调离机构可以用于对薄膜袋操作。【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超市中需要很多薄膜袋用于装物品,比较薄的薄膜袋一般是无数个袋连于一起卷成一卷放置于袋架上,当消费者要取一个袋时,往往是拉一段出来,然后将一个薄膜袋在断痕处撕下来,这样就得到一个薄膜袋。但撕下来的薄膜袋由于长期是卷在卷轴上的,还由于静电等各种原因作用,薄膜袋的袋口往往粘于一起,再加之薄膜比较薄,手很难操作,薄膜袋的袋口用手很难打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离机构,该种调离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处理薄膜袋,使薄膜袋容易打开。
[0004]本发明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调离机构,包括基座、活动架,活动架的一端与基座采用铰轴铰接于一起;活动架的自由端设有上吸盘,上吸盘设于活动架的底面上;基座的顶面设有下吸盘,下吸盘与上吸盘的位置相对应;活动架与基座之间设有能使活动架与基座张开的弹簧;铰轴与活动架固定于一起;铰轴的一外端固定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弧形的导槽,导槽离转盘的转动中心最近端为导槽低端,导槽离转盘的转动心最远端为导槽高端,导槽上沿着导槽低端至导槽高端,导槽离转盘的转动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0006]本发明解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0007]进一步的方式为:所述上吸盘由塑胶软材料制成。
[0008]进一步的方式为:所述下吸盘由塑胶软材料制成。[〇〇〇9]进一步的方式为:所述基座由塑料材料制成。
[0010]进一步的方式为:所述上吸盘为圆形。
[0011]进一步的方式为:所述下吸盘为圆形。
[0012]进一步的方式为:活动架与基座之间设有可自动复原的气囊;上吸盘通过上管与气囊连通,下吸盘通过下管与气囊连通;
[0013]活动架与基座之间设有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括活动体、上杆、主体,主体内设有气道、通道,通道内设有中杆,中杆的外端伸进活动体的内腔内,中杆可相对活动体轴向活动,中杆的外端部设有突部使中杆不能脱离所述内腔,中杆的内端设有当该内端接触气道的内口时能封闭气道的内口的密封胶,通道在靠近气道的内口处设有出气口;上杆的内端伸进所述的内腔内,上杆可相对活动体轴向活动,上杆的内端部设有突部使上杆不能脱离所述内腔;内腔内设有缓冲弹簧,该缓冲弹簧位于中杆的外端与上杆的内端之间;在中杆的外端位于内腔的最下端,上杆的内端位于内腔的最上端,缓冲弹簧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并且缓冲弹簧的下端与中杆的外端接触时,缓冲弹簧与上杆的内端之间具有间距;上杆的外端设有导柱,导柱伸进导槽内,主体与基座连接固定;气道的外口与下管连通;
[0014]活动架处于最高位置时,导柱位于导槽高端,活动架被压到最低时,导柱位于导槽低端;
[0015]将活动架下压,转盘转动,导槽使上杆活动,上杆的内端通过缓冲弹簧推动中杆, 中柱的内端封闭气道的内口,活动架使气囊变小,气囊内的气体跑出外界;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松开活动架,活动架在弹簧作用下回复原来位置,薄膜袋的上层膜跟随活动架活动,实现薄膜袋的上层膜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相互离开;直到上杆的内端碰到内腔的上端的内壁拉动活动体,活动体拉动中杆的内端,中杆的内端脱离气道的内端,上吸盘、下吸盘分别有气体进入,薄膜袋的上层膜、薄膜袋的下层膜自动脱离相应的上吸盘、下吸盘。
[0016]主体为塑料材料制成。
[001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这样的技术效果:
[0018]1、本发明具有上吸盘、下吸盘,张开活动架与基座后,薄膜袋的袋口的上层膜、下层膜相互调离,实现打开,操作方便、容易。
[0019]2、本发明工作时,把薄膜袋的袋口靠近上吸盘、下吸盘之间。将活动架下压,,转盘转动,因为导柱位于导槽内,导槽通过导柱使上杆向下活动,上杆的内端通过缓冲弹簧推动中杆,中柱的内端封闭气道的内口,活动架使气囊变小,气囊内的气体跑出外界(通过上管、 下管再通过上吸盘、下吸盘跑出外界);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层膜的外表面接触时,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时,同时上吸盘、与下吸盘的位置正对着,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松开活动架,活动架在弹簧作用下回复原来位置,薄膜袋的上层膜跟随活动架活动,实现薄膜袋的上层膜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相互离开。此时,上杆也跟随活动架一起运动,当上杆的内端与缓冲弹簧的上端接触时,缓冲弹簧的下端会一直顶着中杆的外端,使中杆的内端一直封闭气道的内口,可以保持上吸盘、下吸盘继续吸着相应的上层膜、下层膜,能使上层膜、下层膜继续跟着活动架张开,而且能使上吸盘、下吸盘保持比较大的吸力,使上层膜、下层膜保持张开的时间比较长,这样有利于避免上层膜、下层膜马上脱离吸盘可能导致又重新合于一起的问题。随着活动架的进一步张开,当上杆的内端离开缓冲弹簧的上端时,中柱的内端不具有力顶着气道的内口,内口处将会慢慢地有空隙,而开始慢慢有空气进入下管、上管、气囊中, 上吸盘、下吸盘的因其内的负压产生的吸附力越来越小,直到上杆的内端碰到内腔的上端的内壁拉动活动体,活动体拉动中杆的内端,中杆的内端脱离气道的内端,空气从出气口进入,上吸盘、下吸盘分别有气体进入,薄膜袋的上层膜、薄膜袋的下层膜自动脱离相应的上吸盘、下吸盘。即可以取出袋子使用,轻松放置散装物品。
[0020]在操作过程中无需要再按动其它部件或按钮,一个动作即可以操作完成。操作自动化强,简易方便。
[0021]3、本发明可以避免上层膜、下层膜马上脱离吸盘可能导致又重新合于一起的问题。可靠性好。[〇〇22]本结构工作稳定性强,吸力大,对薄膜袋的处理能力强。操作起来自动化强,使用方便,容易。
[0023]4、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容易。
[0024]5、本发明部件损耗少,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0025]6、本发明把控制结构设置于靠近铰轴处,结构紧凑,节约了空间,结构合理,给前面的上吸盘、下吸盘附近的放置薄膜的位置留给了更多操作空间,更加利于操作。【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没安装转盘的调离机构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〇〇27]图2是调离机构的示意图。[〇〇28]图3是控制结构的放大示意图。[〇〇29]图4是转盘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〇〇3〇]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0031]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调离机构,包括基座1、活动架2,活动架2 的一端采用铰轴701与基座1铰接于一起;活动架2的自由端设有上吸盘3,上吸盘3设于活动架2的底面上;基座1的顶面设有下吸盘4,下吸盘4与上吸盘1的位置相对应。像常规的吸盘一样,下吸盘4、上吸盘1内分别向内凹进。活动架2与基座1之间设有能使活动架2与基座1张开的弹簧5。铰轴701与活动架固定于一起;铰轴的一外端固定有转盘702,转盘上设有弧形的导槽703,导槽离转盘的转动中心705最近端为导槽低端704,导槽离转盘的转动心最远端为导槽高端706,导槽上沿着导槽低端704至导槽高端706的方向,导槽离转盘的转动中心 705的距离越来越远(导槽上的各处位置离转盘的转动中心705的距离随着角度的不同,距离也不同)。
[0032]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层膜的外表面接触时,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时,同时上吸盘、与下吸盘的位置正对着,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张开活动架与基座后,薄膜袋的袋口实现打开。
[0033]—个改进的实例为:所述上吸盘由塑胶软材料制成。其余同其它实例。
[0034]—个改进的实例为:所述下吸盘由塑胶软材料制成。其余同其它实例。
[0035]—个改进的实例为:所述基座由塑料材料制成。其余同其它实例。
[0036]—个改进的实例为:所述上吸盘为圆形。其余同其它实例。所述上吸盘也可以为方形或长形或三角形。
[0037]—个改进的实例为:所述下吸盘为圆形。其余同其它实例。所述下吸盘也可以为方形或长形或三角形。[〇〇38] 一个改进的实例为:
[0039]活动架2与基座1之间设有可自动复原的气囊6;上吸盘3通过上管61与气囊6连通, 下吸盘4通过下管62与气囊6连通。
[0040]活动架2与基座1之间设有控制结构7,控制结构7包括活动体71、上杆72、主体73, 主体73内设有气道74、通道75,通道75内设有中杆76,中杆76的外端761伸进活动体71的内腔711内,中杆76可相对活动体71轴向活动,中杆76的外端部设有径向向外的突部使中杆不能脱离所述内腔711,中杆76的内端设有当该内端接触气道的内口时能封闭气道74的内口741的密封胶762,通道在靠近气道的内口处设有出气口 77;上杆72的内端721伸进所述的内腔711内,上杆72可相对活动体71轴向活动,上杆72的内端部设有突部使上杆不能脱离所述内腔711;内腔内设有缓冲弹簧78,该缓冲弹簧78位于中杆76的外端与上杆72的内端之间; 在中杆76的外端位于内腔的最下端,且上杆72的内端位于内腔的最上端,且缓冲弹簧78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并且缓冲弹簧的下端与中杆的外端接触时,缓冲弹簧78与上杆的内端之间具有间距D;上杆的外端设有导柱707,导柱707伸进导槽703内,转盘转动,导柱沿着导槽可以活动,进而拉动上杆活动;主体与基座固定连接;气道74的外口 742与下管连通。[〇〇41]活动架处于最高位置(水平位置)自然状态时,导柱位于导槽高端706,活动架2被压到最低时,导柱707位于导槽低端704。工作时,把薄膜袋的袋口靠近上吸盘、下吸盘之间。 将活动架下压,转盘转动,因为导柱位于导槽内,导槽通过导柱使上杆向下活动,上杆的内端通过缓冲弹簧推动中杆,中柱的内端封闭气道的内口,活动架使气囊变小,气囊内的气体跑出外界(通过上管、下管再通过上吸盘、下吸盘跑出外界);活动架继续下压,缓冲弹簧继续被压缩,气囊内的气体继续跑出外界,直到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层膜的外表面接触时(此时导柱位于导槽低端),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时,同时上吸盘、与下吸盘的位置正对着,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松开活动架,活动架在弹簧作用下回复原来位置,薄膜袋的上层膜跟随活动架活动,实现薄膜袋的上层膜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相互离开。此时,转盘跟着活动架转动,上杆在转盘的导槽的作用下,也跟随活动架一起运动,当上杆的内端与缓冲弹簧的上端接触时,缓冲弹簧的下端会一直顶着中杆的外端,使中杆的内端一直封闭气道的内口,可以保持上吸盘、下吸盘继续吸着相应的上层膜、下层膜,能使上层膜、下层膜继续跟着活动架张开,而且能使上吸盘、下吸盘保持比较大的吸力,使上层膜、下层膜保持张开的时间比较长,这样有利于避免上层膜、下层膜马上脱离吸盘可能导致又重新合于一起的问题。随着活动架的进一步张开,当上杆的内端离开缓冲弹簧的上端时,上杆的内端进入间距D,中柱的内端不具有力顶着气道的内口,内口处将会慢慢地有空隙,而开始慢慢有空气进入下管、上管、气囊中,上吸盘、下吸盘的因其内的负压产生的吸附力越来越小,直到上杆的内端碰到内腔的上端的内壁拉动活动体,活动体拉动中杆的内端,中杆的内端脱离气道的内端,空气从出气口进入,上吸盘、下吸盘分别有气体进入,薄膜袋的上层膜、薄膜袋的下层膜自动脱离相应的上吸盘、下吸盘。即可以取出袋子使用,轻松放置散装物品。活动架位于张开的最高点时,导柱位于导槽高端。间距D进一步延缓了上杆的内端离开缓冲弹簧的上端然后碰到内腔的上端的内壁的时间。使活动架张开得更加,上层膜、下层膜相互张开得更大。
[0042]在操作过程中无需要再按动其它部件或按钮,按下活动架后,即可松手,其它动作装置会自动完成,一个动作即可以操作完成。操作自动化强,简易方便。[〇〇43]即可以实现对薄膜袋的自动操作处理,可以轻松打开薄膜袋。
[0044]还可以避免上层膜、下层膜马上脱离吸盘可能导致又重新合于一起的问题。可靠性好。[〇〇45]稳定性好,即使吸盘与相应上层膜、下层膜有细小缝隙吸附不严,漏气,由于气囊的存在,也可提供比较强大吸力,持续的吸力,稳定性好。[〇〇46]本结构工作稳定性强,吸力大,快速,可靠性强,对薄膜袋的处理能力强。操作起来自动化强,使用方便,容易。
[0047]本发明结构紧凑。[0〇48]—个改进的实例为:所述上管为软管。其余同其它实例。
[0049]—个改进的实例为:所述下管为软管。其余同其它实例。
[0050]—个改进的实例为:主体为塑料制成。其余同其它实例。
【主权项】
1.一种调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活动架,活动架的一端与基座采用铰轴铰接 于一起;活动架的自由端设有上吸盘,上吸盘设于活动架的底面上;基座的顶面设有下吸 盘,下吸盘与上吸盘的位置相对应;活动架与基座之间设有能使活动架与基座张开的弹簧; 铰轴与活动架固定于一起;铰轴的一外端固定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弧形的导槽,导槽离转盘 的转动中心最近端为导槽低端,导槽离转盘的转动心最远端为导槽高端,导槽上沿着导槽 低端至导槽高端,导槽离转盘的转动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盘由塑胶软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盘由塑胶软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动架与基座之间设有可自动复原的气 囊;上吸盘通过上管与气囊连通,下吸盘通过下管与气囊连通;活动架与基座之间设有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括活动体、上杆、主体,主体内设有气道、 通道,通道内设有中杆,中杆的外端伸进活动体的内腔内,中杆可相对活动体轴向活动,中 杆的外端部设有突部使中杆不能脱离所述内腔,中杆的内端设有当该内端接触气道的内口 时能封闭气道的内口的密封胶,通道在靠近气道的内口处设有出气口;上杆的内端伸进所 述的内腔内,上杆可相对活动体轴向活动,上杆的内端部设有突部使上杆不能脱离所述内 腔;内腔内设有缓冲弹簧,该缓冲弹簧位于中杆的外端与上杆的内端之间;在中杆的外端位 于内腔的最下端,上杆的内端位于内腔的最上端,缓冲弹簧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并且缓冲弹 簧的下端与中杆的外端接触时,缓冲弹簧与上杆的内端之间具有间距;上杆的外端设有导 柱,导柱伸进导槽内,主体与基座连接固定;气道的外口与下管连通;活动架处于最高位置时,导柱位于导槽高端,活动架被压到最低时,导柱位于导槽低 端;将活动架下压,转盘转动,导槽使上杆活动,上杆的内端通过缓冲弹簧推动中杆,中柱 的内端封闭气道的内口,活动架使气囊变小,气囊内的气体跑出外界;上吸盘与薄膜袋的上 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下吸盘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的外表面接触并吸附;松开活动架,活 动架在弹簧作用下回复原来位置,薄膜袋的上层膜跟随活动架活动,实现薄膜袋的上层膜 与薄膜袋的下层膜相互离开;直到上杆的内端碰到内腔的上端的内壁拉动活动体,活动体 拉动中杆的内端,中杆的内端脱离气道的内端,上吸盘、下吸盘分别有气体进入,薄膜袋的 上层膜、薄膜袋的下层膜自动脱离相应的上吸盘、下吸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离机构,其特征在于,主体为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B65B43/30GK105947309SQ201610503914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古博文
【申请人】梁建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