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结合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731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铝塑结合防伪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塑结合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产品防伪越来越被厂家所重视,目前,在饮料及白酒包装领域,普遍采用防伪瓶盖进行防伪。
[0003]目前的防伪瓶盖,通常为招塑结合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招筒、内盖、内套和内塞;内套上部位于盖子内,内套顶部同内盖顶部密封配合、上部同内盖螺纹配合、下部同内塞固定连接,瓶盖整体通过内套下部和内塞固定安装于瓶口 ;铝筒包括经连点连接的下筒和上筒,内盖位于上筒内,铝筒的上筒和内盖周向固定,内套外柱面上设置有环状定位槽,铝筒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环状压痕,环状压痕沿径向向内凸起嵌入定位槽内。
[0004]开启时,上筒和内盖周向固定,通过扭动上筒旋转内盖,在螺纹作用下,内盖上升并顶起铝筒;此时,下筒和内套轴向固定,铝筒沿轴向受拉,在薄弱的连点处形成破坏,从而实现防伪的目的。
[0005]但现有的防伪瓶盖,虽然其铝筒的侧连点断裂破坏,但只要将断裂处铝皮翻直,使下筒和上筒的相邻处重叠并贴合,便能遮挡被破坏的侧连点,因此,防伪性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被复原,防伪性更好的铝塑结合防伪瓶盖。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铝塑结合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铝筒、内盖、内套和内塞,所述内套包括螺纹段和定位段,所述定位段位于螺纹段的轴向下方并同内塞固定连接,所述铝筒包括上筒以及位于上筒轴向下方的下筒,所述定位段和下筒轴向固定并转动配合;所述内盖包括经侧连点相连的上部盖体和下部连接件,所述盖体位于上筒内,且所述盖体和上筒周向固定,所述螺纹段位于盖体内并同盖体螺纹配合,所述连接件与盖体随动;所述内套包括位于螺纹段和定位段之间的连接段,所述连接件位于连接段的径向外侧;所述内套和内盖之间设置有轴向双向限位结构,所述轴向双向限位结构包括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且所述上限位结构位于连接件和连接段之间,所述连接件在轴向双向限位结构作用下的轴向行程小于盖体在螺纹配合作用下的轴向行程;所述铝筒包括位于下筒和上筒之间的中筒,所述上筒和中筒之间经上连点连接,所述下筒和中筒之间经下连点连接,所述中筒同连接件轴向固定。
[0008]具体的,所述下限位结构由内套顶部和盖体顶部构成。
[0009]具体的,所述连接件为套环,所述连接段为圆柱筒,所述套环的内径与盖体螺纹牙底内径一致,所述连接段的外径与螺纹段螺纹牙底外径一致;所述上限位结构包括轴向限位配合的限位块和阻挡环,所述阻挡环设置于连接段的外柱面,所述限位块设置于连接件的内柱面并位于阻挡环的轴向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配合的螺纹为梯形螺纹;所述限位块和阻挡环的径向断面均呈直角梯形,且所述限位块的径向内侧面对应直角梯形的上底、轴向上表面对应直角梯形的直角边、轴向下表面对应直角梯形的斜边,所述阻挡环的径向外侧面对应直角梯形的上底、轴向上表面对应直角梯形的斜边、轴向下表面对应直角梯形的直角边。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套环轴向底部。
[0012]具体的,所述内套定位段的外柱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定位槽,所述套环的外柱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定位槽;所述铝筒下筒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二环状压痕,所述铝筒中筒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配合的第一环状压痕。
[0013]具体的,所述盖体外柱面底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卡槽,所述套环外柱面底部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卡槽;所述上筒和中筒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伪压痕,所述下筒和中筒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防伪压痕;所述第一防伪压痕嵌入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防伪压痕嵌入第二卡槽内;所述上连点沿第一防伪压痕底部设置,所述下连点沿第二防伪压痕底部设置;所述盖体及套环的轴向底部均设置有阻挡平面。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盖体轴向底部端面为平面,所述套环轴向底部端面为平面;所述第一防伪压痕的最小内径小于盖体底部的外径;所述第二防伪压痕的最小内径小于套环底部的外径。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的轴向下侧槽壁为由槽底延伸至盖体轴向底部端面的斜面,所述第二卡槽的轴向下侧槽壁为由槽底延伸至套环轴向底部端面的斜面。
[0016]具体的,所述盖体的外柱面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轴向槽,所述铝筒的上筒上设置有分别同各轴向槽相配合的轴向压痕,所述盖体和铝筒的上筒经轴向槽和轴向压痕周向固定。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开启后,首先,下连点受拉破坏,形成防伪识别点;然后,上连点和侧连点受拉破坏,形成防伪识别点;盖体和连接件分离,铝筒分离为上中下三部分,连接件和中筒同内套完全活动连接,能确保中筒与上筒之间形成间隙,能够有效避免复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瓶盖,防伪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塑结合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A区域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铝塑结合防伪瓶盖下连点破坏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铝塑结合防伪瓶盖上连点及侧连点破坏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铝塑结合防伪瓶盖复原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铝塑结合防伪瓶盖,包括同轴组装的铝筒10、内盖20、内套40和内塞50,所述内套40包括螺纹段44和定位段46,所述定位段46位于螺纹段44的轴向下方并同内塞50固定连接,所述铝筒10包括上筒11以及位于上筒11轴向下方的下筒12,所述定位段46和下筒12轴向固定并转动配合;所述内盖20包括经侧连点23相连的上部盖体21和下部连接件,所述盖体21位于上筒11内,且所述盖体21和上筒11周向固定,所述螺纹段44位于盖体21内并同盖体21螺纹配合,所述连接件与盖体21随动;所述内套40包括位于螺纹段44和定位段46之间的连接段45,所述连接件位于连接段45的径向外侧;所述内套40和内盖20之间设置有轴向双向限位结构,所述轴向双向限位结构包括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且所述上限位结构位于连接件和连接段45之间,所述连接件在轴向双向限位结构作用下的轴向行程小于盖体21在螺纹配合作用下的轴向行程;所述铝筒10包括位于下筒12和上筒11之间的中筒13,所述上筒11和中筒13之间经上连点31连接,所述下筒12和中筒13之间经下连点32连接,所述中筒13同连接件轴向固定。
[0025]上述铝塑结合防伪瓶盖,盖体21和上筒11周向固定,内套40同盖体21螺纹配合,开启时,首先,扭动上筒11经盖体21带动内盖20旋转,此时,盖体21在螺纹作用下轴向上升,连接件、中筒13与盖体21随动,而内套40和下筒12轴向固定并转动配合,因此位置不变,从而导致中筒13和下筒12之间的下连点32受拉破坏,如图3所示;下连点32破坏后,继续扭动上筒11,盖体21上升,随连接件的继续上升,当上升至上极限位置时,连接件和连接段45之间的上限位结构接触并形成限位,而由于连接件在轴向双向限位结构作用下的轴向行程小于盖体21在螺纹配合作用下的轴向行程,因此随盖体21的继续上升,盖体21和连接件之间的侧连点23以及上筒11和中筒13之间的上连点31均受拉破坏,如图4所不O
[0026]因此,开启后,首先,下连点32受拉破坏,形成防伪识别点;然后,上连点31和侧连点23受拉破坏,形成防伪识别点;盖体21和连接件分离,中筒13与上筒11、下筒12均分离,因此,连接件及其上的中筒13同内套40之间完全活动连接,能确保中筒13与上筒11之间形成间隙,能够有效避免复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伪瓶盖,防伪性更好。
[0027]上述内套40和内盖20之间的轴向双向限位结构,也即在限制内盖20沿轴向运动的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其结构可以是任意的,具体可根据内盖20和内套40的具体结构以及材质进行设计。
[0028]下限位结构,也即限制内盖20沿轴向运动的下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其设置目的是为了组装后,内盖20经螺纹拧紧后的位置一致性,以保证包装外观的一致性,其可以有内盖20底部和内套40下部的接触限位实现。但为了简化结构,同时避免内盖20底部受压扩张变形,最优的,所述下限位结构由内套40顶部和盖体21顶部构成。具体的,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如图1所示,下限位结构由内套40顶部的瓶口段43、盖体21顶部的塞体27构成,塞体27插入瓶口段43接触限位同时构成密封。
[0029]上限位结构,也即限制内盖20沿轴向运动的上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其设置目的则是为了阻挡连接件继续随盖体21轴向上升,由于连接件在轴向双向限位结构作用下的轴向行程小于盖体21在螺纹配合作用下的轴向行程,因此,保证了侧连点23和上连点31的受拉破坏;同时,连接件在轴向双向限位结构作用下的轴向行程,则保证了连接件同盖体21的随动行程,保证了下连点32的受拉破坏。上限位结构,可以采用钩槽结构、挡块结构、卡扣结构等构成。
[0030]具体的,在如图所示的实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套环22,所述连接段45为圆柱筒,所述套环22的内径与盖体21螺纹牙底内径一致,所述连接段45的外径与螺纹段44螺纹牙底外径一致;所述上限位结构包括轴向限位配合的限位块24和阻挡环42,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