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瓶机的锁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704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吹瓶机的锁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瓶机的锁模机构。
背景技术
可乐瓶、矿泉水瓶等塑料中空容器采用注塑制造瓶坯。吹瓶机的整条工作线的流程是先将瓶坯转移到瓶坯座的瓶坯安装端上,然后对瓶坯进行加热或预热,然后进入吹拉机构,型模合模之后再在吹拉机构内进行拉伸和吹塑,最后将成型的瓶子从吹瓶机上卸下。
合模是由连杆机构推动来完成的,由于连杆之间需要铰接,因此连杆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因此在合模之后模具其实并没有锁紧,还存在着相当于连杆之间装配间隙的移动余地,容易导致合模不紧、漏气,所以就需要一个锁模加压机构来锁紧模具。
在现有技术中,锁模加压机构由相互平行的锁模板和加压板组成,加压板位于锁模板的内侧,两者通过密封圈连接。锁模板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开设在锁模板的内侧面上,进气口连接高压气源。使用的时候模具固接在加压板内侧(模具侧面的面积小于加压板侧面的面积),锁模板安装在导轨上,在连杆机构的推动下模具合拢,然后在打开高压气源,高压气体经锁模板上的出气口将气压施加在加压板上,加压板往前微移动,这样在气压的作用下,模具被锁定。
这种锁模机构在工作时在高压气的作用下加压板向前微移,造成加压板和锁模板之间的密封圈的松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漏气的情况,加压锁模效果也随之受到影响。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吹瓶机的锁模加压机构加压板和锁模板会产生漏气、锁模效果不甚理想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锁模性能又稳定的吹瓶机的锁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吹瓶机的锁模机构,包括锁模板,锁模板后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连接锁模汽缸,所述锁模板的面向模具一面连接有汽缸机构,所述汽缸机构的活塞固接用于压紧模具的加压板,活塞和锁模板之间形成密闭的汽缸的高压气室,所述的高压气室连通高压气源。
进一步,所述汽缸机构的缸体为扁平状的缸套,所述缸套固接在锁模板上,所述汽缸机构的活塞为扁平状的活塞板。
进一步,所述的活塞板与所述缸套的内腔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锁模板上开有连通所述汽缸机构的高压气室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模具固接在加压板内侧(模具侧面的面积小于加压板侧面的面积),锁模板安装在导轨上,在连杆机构的推动下模具合拢,然后在打开高压气源,高压气体经锁模板上的通道将气压施加在活塞上,活塞在缸套内向内移动,与活塞固接的加压板也向内移动,从而夹紧锁牢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锁模板、刚套、活塞和加压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汽缸结构,即能保持密封防止气体外泻,又能具有良好的锁定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吹瓶机的锁模机构,包括锁模板1,锁模板1后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连接锁模汽缸,所述锁模板1的面向模具一面连接有汽缸机构,所述汽缸机构的缸体为扁平状的缸套2,所述缸套2通过螺钉固接在锁模板1上,所述汽缸机构的活塞为扁平状的活塞板3。活塞板3与所述缸套2的内腔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活塞板3通过螺钉固接用于压紧模具的加压板5,活塞板3和锁模板1之间形成密闭的汽缸的高压气室,锁模板上1开有连通所述汽缸的高压气室的通道6,该通道6连接高压气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模具固接在加压板5内侧(模具侧面的面积小于加压板侧面的面积),锁模板1安装在导轨上,在连杆机构的推动下模具合拢,然后在打开高压气源,高压气体经锁模板上的通道6将气压施加在活塞板3上,活塞板3在缸套内向内移动,与活塞板3固接的加压板5也向内移动,从而夹紧锁牢模具。
权利要求1.吹瓶机的锁模机构,包括锁模板,锁模板后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连接锁模汽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板的面向模具一面连接有汽缸机构,所述汽缸机构的活塞固接用于压紧模具的加压板,活塞和锁模板之间形成密闭的汽缸的高压气室,所述的高压气室连通高压气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瓶机的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机构的缸体为扁平状的缸套,所述缸套固接在锁模板上,所述汽缸机构的活塞为扁平状的活塞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瓶机的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板与所述缸套的内腔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吹瓶机的锁模机构,其特征在于锁模板上开有连通所述汽缸机构的高压气室的通道。
专利摘要吹瓶机的锁模机构,包括锁模板,锁模板后连接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连接锁模汽缸,所述锁模板的面向模具一面连接有汽缸机构,所述汽缸机构的活塞固接用于压紧模具的加压板,活塞和锁模板之间形成密闭的汽缸的高压气室,所述的高压气室连通高压气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锁模板、刚套、活塞和加压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汽缸结构,既能保持密封防止气体外泻,又能具有良好的锁定性能。
文档编号B29C49/56GK2887576SQ20052011743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1日
发明者林明茳 申请人:林明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