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429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返回式软管注肩机,特别涉及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 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软管注肩机是半自动的滑板式注塑机加注肩模具构成,手工插管拔 管,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安全性能差,机器使用成本高,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回料。还有 一种软管注肩机为国内外均有开发的自动软管注肩机,其基本机构均为水平转盘式,自动 吐塑,翻转芯棒后向下冲压成型,该机结构复杂,机械动作繁多,国产的机器故障率高,现仍 未成熟,国外的机器虽故障少,但机器成本高,价格高,模具成本也高,使用该机器的维护费 用高,另外产品的大小规格兼容性差,要生产全套软管,至少要买两台机器,换模具不便,对 技术工人的要求极高,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 动软管注肩机,其采用垂直式转盘运转方式,使注肩机在水平轴方向可以拓展,从而提高注 肩机的生产效率。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 注肩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抱模机构、凹模、推模机构、吐塑机构、送模机构、缓冲机构、返 回式轨道、拔模机构、拔管机构、传动机构、插管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机架和冷却系统,机架 由架子和垂直竖立在架子一侧的墙面板构成,传动机构具有主轴,主轴的一端固定在机架 上,主轴的另一端装有主转盘,冷却系统装于主轴和主转盘上,抱模机构装于主转盘上,插 管机构和拔管机构由支架连接在机架上,推模机构是装于机架的墙面板上且将凹模推至合 模位置,缓冲机构固定在机架的墙面板上,吐塑机构固定在机架的架子上,送模机构、拔模 机构和返回式轨道安装于机架的墙面板上,自动开锁机构是由安装在抱模机构和凹模上的 附件和安装于墙面板上的挡块组成。优选地,所述架子为由方管和槽钢焊接成的六面体。优选地,所述抱模机构使凹模和一凸模啮合。优选地,所述插管机构装有多通道输送带和存腔。优选地,所述拔管机构装有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的滑道,垂直向运动的滑道上装 有机械手。优选地,所述凹模由型腔、自锁机构和滑轮组成。优选地,所述推模机构、送模机构都由汽缸和推杆组成,送模机构将凹模推至抱模 机构内和一凸模啮合。优选地,所述吐塑机构采用了一组挤出塑化螺杆多头同时吐塑的结构。优选地,所述拔模机构由机械手和汽缸组成,返回式轨道由轨道和避震缓冲机构组成。优选地,所述冷却系统由对凸模进行水冷却和对凹模进行风冷却的两部分组成。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A、本发明动作和结构简单,机器制造成本低,性能稳定,故障率低。B、本发明使用方便,更换模具容易,维修简单,操作安全,只需一人操作即可。C、本发明生产效率高,每分钟可生产软管一百支以上。D、本发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拓展性能好。E、本发明无废料产生。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采用垂直式转盘运转方式,可 以在水平轴方向无限制拓展且至少出两只软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 管注肩机包括抱模机构1、凹模2、推模机构3、吐塑机构4、送模机构5、缓冲机构6、返回式 轨道7、拔模机构8、拔管机构9、传动机构10、插管机构11、自动开锁机构12、机架13和冷 却系统,其中,机架13由方管和槽钢焊接成的六面体的架子和垂直竖立在架子一侧的墙面 板构成,架子的上半面的三分之二部分封有足以安装转动部件的钢板,并使此平面和垂直 竖立的墙面板保持垂直。传动机构10具有主轴,主轴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3上,主轴的另一 端装有主转盘,主轴上装有间隙运动的大齿轮,大齿轮和伺服电机轴带动的小齿轮啮合,冷 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装于主轴和主转盘上。抱模机构1安装于传动机构10的主转盘的 等分面上,即和主轴垂直方向上,使抱模机构1装在其内的凸模(芯棒)和主轴保持垂直, 抱模机构采用了独有的模具抱紧锁模机构,使凹模和凸模啮合,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得产 品成形充分,并在凹模和凸模分离前自动打开抱紧锁模机构。插管机构11由支架连接在机 架13上,插管机构11装有多通道输送带和存腔,插管机构11由模腔、插入滑台和推杆等组 成。拔管机构9由支架接在机架13上,拔管机构9装有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的滑道,垂直 向运动的滑道上装有机械手。凹模2是一个可以游离于机器的独立的部件,凹模2由型腔、 自锁机构和滑轮组成。推模机构3是装于机架13的墙面板上,将凹模2推至合模位置,推 模机构3由汽缸和推杆组成。送模机构5是由汽缸和推杆组成,送模机构5将凹模2推至 抱模机构1内和凸模(芯棒)啮合,送模机构5固定在机架13的墙面板上。吐塑机构4固 定在机架13的架子上,吐塑机构4采用了一组挤出塑化螺杆多头同时吐塑的结构。缓冲机 构6固定在机架13的墙面板上。拔模机构8安装于机架13的墙面板上,拔模机构8由机 械手和汽缸组成。返回式轨道7是安装于机架13的墙面板上,返回式轨道7由轨道和避震 缓冲机构等组成,使模具返回时减轻撞击、震动且减少噪音,而且使用返回式凹模轨道后减 少了模具的数量(只需八套芯棒和五个凹模),并且模具更换方便,任何人都可以将凹模拿 出放入其它模具中,无需拧一个螺丝或螺帽。冷却系统由对芯棒进行水冷却和对凹模2进 行风冷却的两部分组成,即采用水冷的方式将冷却水注入每个凸模(芯棒)内,对凸模进行冷却。同时,返回式轨道上装有强冷风冷却系统,通过冷风对凹模进行冷却。自动开锁机构 12是由安装在抱模机构1和凹模2上的附件和安装于机架13墙面板上的挡块组成。本发明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通过推模机构和送模机构将凹模部分在注 肩时自动和凸模啮合;同时,抱模机构将凹模自动抱紧并锁牢,然后凹模跟随垂直运转系统 运转,运转适当的工位后,由装在机器墙板上的自动开锁机构分别将抱模自锁机构打开,凹 模螺纹自锁机构打开,然后由拔模机构抓住凹模并拔出,使凹模和凸模分离,并将凹模送至 返回式轨道,凹模利用自重自动到达吐塑定位的位置。待吐塑完毕后,推模机构将凹模送至 送模机构的下方,由送模机构将模具推出和凸模啮合,周而复始。凹模的自动开锁机构将凹 模和凸模啮合后,紧紧锁牢,使产品成形完整美观,在脱模时又能够自动打开,使凹模得以 脱离凸模,在凹模自动锁牢和自动打开时,无需加另外的动力和附加力。凹模整体结构采用 了最有效通风冷却减轻重量的方式,使凹模重量最轻,约为传统模具重量的五分之一,减小 不对称运转给机器带来的影响,同时又能在轨道上冷却时,得到有效的冷却。凸模(芯棒) 安装于抱模机构内,由和管子直径吻合的若干根芯棒组成,每根芯棒上装有涨紧气囊。另 外,本发明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运转部分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间隙式运动的动力, 使控制准确方便。检测和控制系统,在上管以后转至合模工位前,装有一个检测机构,检测 是否有管子确保无管不合模,自动报警停机。在拔管机构后也装有检测机构,当管子未拔出 时,自动报警停机。当上管动作完成后,运转至下一工位时,为了防止管子脱落,凸模(芯 棒)上的涨紧气囊自动充气,将管子涨紧,不会自由滑动。当自动注肩完成后,凹模和凸模 分离后,气囊又自动放气,松开管子便于拔管。本发明采用一条输送带多通道输送未注肩的 软管到上管机构的上方存腔内,然后将存腔底部的门打开,使未注肩的软管平稳的掉入上 管机构的模腔内。模腔接到管子后,立刻往前输送至装于抱模机构内的凸模(芯棒)前,上 管机构的推杆将未注肩的管子从上管机构模腔内推出,插入凸模(芯棒)完成自动上管。注 肩完成后的管子随机转到出管位置时,装于该位置上方的装有机械手的拔管机构,立刻将 管肩和管身抓住,向上拔取,并将管子输送至输送管道上方,松开机械手,使管子自动滑入 输送管道,即送至下一工序。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 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 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
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抱模机构、凹模、推模机构、吐塑机构、送模机构、缓冲机构、返回式轨道、拔模机构、拔管机构、传动机构、插管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机架和冷却系统,机架由架子和垂直竖立在架子一侧的墙面板构成,传动机构具有主轴,主轴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主轴的另一端装有主转盘,冷却系统装于主轴和主转盘上,抱模机构装于主转盘上,插管机构和拔管机构由支架连接在机架上,推模机构是装于机架的墙面板上且将凹模推至合模位置,缓冲机构固定在机架的墙面板上,吐塑机构固定在机架的架子上,送模机构、拔模机构和返回式轨道安装于机架的墙面板上,自动开锁机构是由安装在抱模机构和凹模上的附件和安装于墙面板上的挡块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子为由方 管和槽钢焊接成的六面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模机构使 凹模和一凸模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机构装 有多通道输送带和存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管机构装 有水平向和垂直向运动的滑道,垂直向运动的滑道上装有机械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由型腔、 自锁机构和滑轮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模机构、送 模机构都由汽缸和推杆组成,送模机构将凹模推至抱模机构内和一凸模啮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吐塑机构采 用了一组挤出塑化螺杆多头同时吐塑的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机构由 机械手和汽缸组成,返回式轨道由轨道和避震缓冲机构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由 对凸模进行水冷却和对凹模进行风冷却的两部分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返回式全自动软管注肩机,其包括抱模机构、凹模、推模机构、吐塑机构、送模机构、缓冲机构、返回式轨道、拔模机构、拔管机构、传动机构、插管机构、自动开锁机构、机架和冷却系统,机架由架子和垂直竖立在架子一侧的墙面板构成,传动机构具有主轴,主轴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主轴的另一端装有主转盘,冷却系统装于主轴和主转盘上,抱模机构装于主转盘上,插管机构和拔管机构由支架连接在机架上,推模机构是装于机架的墙面板上且将凹模推至合模位置,缓冲机构固定在机架的墙面板上,吐塑机构固定在机架的架子上,送模机构、拔模机构和返回式轨道安装于机架的墙面板上,自动开锁机构是由附件和挡块组成。本发明能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9C45/17GK101934567SQ20091005751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丛远明, 徐惠朝, 王俊雄 申请人:上海三槐科技有限公司;通州市三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