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050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早回机构的制作方法
早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早回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缩短顶出行程的早回机构。背景技术
现有的早回机构模具加工简单,但顶出行程至少要大于90mm,这样方便技术人员的安装(扳手及手的大小),上述顶出行程的限定,导致必须使斜销和顶针的长度受到限定,现有的早回机构如下图1绘示现有的早回机构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早回机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含公模板10、上顶出板20、下顶出板30及下固定板40,该早回机构包括拉杆11,其设于上述下顶出板30与下固定板40中,该拉杆11 一端的限位部111 卡设于上述下顶出板30中;螺丝12,其贯穿设于上述上顶出板20与拉杆11中,该螺丝12的螺帽端121卡设于上顶出板20的一表面,螺头端122与模具中的机杆50相配合;于本实施例中,在机构安装时,模具的顶出行程H至少需要90mm,以方便技术人员的安装操作(扳手及手的大小),同时,也限定了斜销和顶针的长度,浪费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早回机构,该早回机构采用双头螺丝,缩短了顶出行程(即缩短人手和扳手所需要的空间),且减短斜销和顶针的长度,增加斜销和顶针的强度,缩短了模具的厚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早回机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含公模板、 上顶出板、下顶出板及下固定板,该早回机构包括拉杆,其设于上述下顶出板与下固定板中,该拉杆一端的限位部卡设于上述下顶出板中;双头螺丝,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中,另一端与模具中的一机杆相配合,该双头螺丝的中间位置处还外设有一转动部。其中,上述转动部为一螺母,该螺母固定外设于上述双头螺丝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早回机构结构简单,该早回机构采用双头螺丝,缩短了顶出行程,且减短斜销和顶针的长度,增加斜销和顶针的强度,缩短了模具的厚度。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绘示现有的早回机构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本发明的早回机构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的早回机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含公模板100、 上顶出板200、下顶出板300及下固定板400,该早回机构包括拉杆21,其设于上述下顶出板300与下固定板400中,该拉杆21—端的限位部211 卡设于上述下顶出板300中;双头螺丝22,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200中,另一端与模具中的一机杆500相配合, 该双头螺丝22的中间位置处还外设有一转动部23,该转动部23为一螺母,该螺母固定外设于上述双头螺丝22上。于本实施例中,在机构安装时,只需转动转动部23即可将双头螺丝22与模具中的机杆500相连接,这样缩短了模具的顶出行程S,且该顶出行程S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成型产品的顶出距离),无需设计为90mm以上,同时减短斜销和顶针的长度,增加斜销和顶针的强度,缩短了模具的厚度。
权利要求
1.早回机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含公模板、上顶出板、下顶出板及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该早回机构包括拉杆,其设于上述下顶出板与下固定板中,该拉杆一端的限位部卡设于上述下顶出板中;双头螺丝,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中,另一端与模具中的一机杆相配合,该双头螺丝的中间位置处还外设有一转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回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部为一螺母,该螺母固定外设于上述双头螺丝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早回机构,其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含公模板、上顶出板、下顶出板及下固定板,该早回机构包括拉杆,其设于上述下顶出板与下固定板中,该拉杆一端的限位部卡设于上述下顶出板中;双头螺丝,其一端设于上述拉杆中,另一端与模具中的一机杆相配合,该双头螺丝的中间位置处还外设有一转动部。该早回机构采用双头螺丝,缩短了顶出行程,且减短斜销和顶针的长度,增加斜销和顶针的强度,缩短了模具的厚度。
文档编号B29C33/20GK102198708SQ20101013195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王静静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