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温水嘴出水部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199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温水嘴出水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水嘴的零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调温水嘴(又称调温水龙头)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H形的输水架10 两侧分别有直立的第一进水管11和第二进水管12,第一进水管11的腰部和第二进水管12 的腰部之间连通一根横管13。横管13中部的上表面前侧设有一个阶梯形的短管131,该短 管131连通于横管13。短管131中部的后侧设有两个安装孔132和一个缺口 133。第一进 水管11的上端设有第一调水阀(图1中未示出),以调节第一进水管11中的水进入横管13 的流量。第二进水管12的上端设有第二调水阀(图1中未示出),以调节第二进水管12中 的水进入横管13的流量。向前伸出的出水部20安装在输水架10横管13的中部上表面。 出水部20的本体21整体弯曲且中段较细而后端22和前端23较粗。本体21的后端22对 应输水架10横管13上的缺口 133开有一个直立的通孔24,以便控制水盆排水阀的控制杆 从中穿过。本体21的后端22下表面对应输水架10横管13上的两个安装孔132分别设有 螺孔,以便分别用螺钉穿过横管13上两个安装孔132将出水部20固定在输水架10的横管 13上。本体21的后端22下表面对应输水架10横管13上的短管131开有一个内凹的进水 口 26,以便承接该短管131。本体21前端23的下表面开有一个内凹的出水口 27,以便承 接出水盖30。本体21内设有弯曲的水道25,该水道25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口沈及出水 口 27。出水盖30呈开口向上的盒状,出水盖30的底部开有多个过水孔(图1中未示出)。 出水盖30立壁31外侧的上部设有外螺纹32,以便将出水盖30固定在出水部20前端23的 内凹孔27中。出水部20的本体21用黄铜铸造而成,外表面抛光后作电镀处理。近年来铜 的价格不断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规定水嘴用铜必须是无铅或含铅量极低的黄铜;无铅或 含铅量极低的黄铜价格更高。出水部20用铜量大,材料成本势必不断提高,不适应市场上 对商品价格必须降低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保证符合食品安全规定和耐用性的前提下不需要使用铜 材料的调温水嘴出水部,进而提供该调温水嘴出水部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调温水嘴出水部,本体整体弯曲并具有粗大的后端和前端; 该本体内部设有弯曲的水道连通后端的进水口和前端的出水口 ;该本体的后端下表面设有 两个螺孔,用螺钉穿过这两个螺孔将其固定在输水架上;该本体的前端的外周设外螺纹或 者该本体的前端的出水口设内螺纹,通过该外螺纹或内螺纹承接出水盖;该本体用无毒且 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整体一次性注塑成型,且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采用流体辅助成型方 式形成中空的水道;本体外周包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的外壳,且该外壳的 表面电镀或喷漆。所述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为聚苯醚或聚苯硫醚或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或聚砜中的任一种,所述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 聚物或聚碳酸酯或者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与聚碳酸酯的合金中的任一种。上述调温水嘴出水部的制作方法,包含的步骤有步骤A,在第一注塑模具中整体弯曲并具有粗大后端和前端的本体的型腔上、位于 与该本体前端对应处设置溢料井并安放带有溢料孔的螺纹芯子;步骤B,向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注入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 料,直至所述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注满所述型腔并到达所述螺纹芯子的 溢料孔;步骤C,在所述型腔内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靠近所述型腔壁的 部分发生硬化的同时,注入高压氮气或高压水使该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 料内部挤出连通所述本体后端进水口和前端出水口的弯曲的水道,所述融化的无毒且耐 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被高压氮气或高压水挤出的部分经所述螺纹芯子上的溢料孔进入溢 料井;步骤D,打开所述第一注塑模具,取出所述螺纹芯子和所述本体;步骤E,从所述本体前端去除所述螺纹芯子,使所述螺纹芯子溢料孔和溢料井中硬 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与所述的本体分离;步骤F,在所述的本体前端安装螺纹定位块,并一起放入第二注塑模具的型腔内, 使用定位台和定位柱将所述本体悬置于该型腔内;步骤G,向所述第二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注入融化的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 材料,直至所述融化的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注满所述的型腔并在所述的本体 外周硬化形成外壳;步骤H,打开第二注塑模具,取出所述型腔中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 材料外壳的本体及所述螺纹定位块;步骤I,将所述螺纹定位块与所述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外壳 的本体分离;对所述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外壳的本体前端的出水口处 的水道端口进行扩孔;步骤J,将该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外壳的本体之外壳的表面 电镀或喷漆。所述高压氮气或高压水的最高压力为1500-3000Bar,所述第一注塑模具上溢料孔 的直径为0. 5-3毫米。溢料孔控制注入高压氮气或高压水时型腔内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 高温的塑料材料的压力,按上述参数进行选择可以保证本体的前端可以形成细密的螺纹。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的本体用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制成,在保证符 合食品安全规定和耐用性的前提下材料成本较黄铜大为降低。其本体用整体一次性注塑成 型的方式制成,且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采用流体辅助成型方式形成中空的水道;解决了按常 规注塑方式不易在本体内一次成型弯曲的水道的问题。本体外表面包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 喷漆的塑料材料的外壳,外壳的表面电镀或喷漆;成功的解决了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 料材料注塑成型后外观毛糙的问题。该调温水嘴出水部用流体辅助注塑成型的工艺结合二 次包覆注塑工艺制造,电镀或喷漆前无需表面抛光处理,较铸造方法而言,该方法制造调温 水嘴出水部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成品率大幅度提高而加工成本大为降低。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完全可以用优良的品质适应市场对低价格的要求。


图1为现有家用调温水嘴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的本体在第一注塑模具内注塑加工时 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的本体在第一注塑模具内气辅成型加 工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的本体毛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的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在第二注塑模具内注塑加工时的示意 图。图7为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如图7和图8所示。该调温水嘴出水部500,用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制成的本体501整体弯 曲并具有粗大的后端502和前端503。该本体501外周包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 材料的外壳508,该外壳509的表面电镀或喷漆。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为聚苯醚 (PPO)或聚苯硫醚(PPQ或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PPA)或聚砜(PSU)中的任一种,易进行表 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Q或聚碳酸酯(PC)或者 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与聚碳酸酯的合金中的任一种。以下无毒且耐100°C高温 的塑料材料用对苯二酰对苯二胺为例进行说明,聚苯醚或聚苯硫醚或聚砜等其他塑料材料 的情形与此类同,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用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例进行说明, 聚碳酸酯或者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与聚碳酸酯的合金等其他塑料材料的情形与 此类同,不再赘述。该本体501的后端502对应现有输水架10横管13上的缺口 133开有一个直立的 通孔504,以便使控制水盆排水阀的控制杆从中穿过。该本体501的后端502下表面对应现 有输水架10横管13上的两个安装孔132分别设有螺孔508,以便分别用螺钉穿过横管13 上两个安装孔132将该出水部500固定在输水架10的横管13上。该本体501的后端502 下表面对应现有输水架10横管13上的短管131开有一个内凹的进水口 506,以便承接该短 管131。该本体501前端503的下表面开有一个内凹的出水口 507,出水口 507的侧壁上设 有内螺纹,以便承接现有的出水盖30。该本体501内部设有弯曲的水道504连通后端502 的进水口 506和前端503的出水口 507。该本体501内部水道504的最小直径为3. 5-6. 5 毫米,通常情况下,水道504的最小直径为4. 0毫米就可以满足日常对水流量的需要。制作上述调温水嘴出水部500的过程,请参看图2-图8 首先,请看图2 带有滑块夹紧机构的第一注塑模具400的定模410固定在定模面 板411上。定模410内部设有定模镶块412。动模420内部设有动模镶块421。定模镶块置整体弯曲并具有粗大后端502和前端503的本体501 的型腔430。注塑的进浇口 440设在型腔430与本体501后端502对应处;在动模420上 对应该本体501后端502设置进气管接头422和进气管道423 ;在动模镶块421上对应该 本体501后端502的通孔504设置芯轴424。在动模镶块421上对应该本体501后端502 的进水口 506设置高压密封圈425、流体辅助型芯似6和气针427。高压密封圈425保证进 气管道423与气针427的衔接处不会漏气。在动模镶块421上对应该本体501前端503开 有一个凹槽以容纳滑块夹紧机构的左滑块450和右滑块460,该凹槽的底部设有一个圆锥 台型的凸台428,以便安放带有溢料孔471的螺纹芯子470。动模镶块421的凸台4 上开 有一个溢料井480。螺纹芯子470呈底部大、上部小的圆锥台状,底部开有一个圆锥台型的凹孔,以便 安放到动模镶块421的凸台4 上;上部的外周开有外螺纹,以便形成本体501前端503出 水口 507侧壁上的内螺纹。螺纹芯子470的上端面中央开有一个喇叭形的溢料孔471,该溢 料孔471扩张的下端连通上述的凹孔。溢料孔471上端的直径为0. 5-3毫米。在第一注塑模具400的动模镶块421的凸台4 上安放螺纹芯子470,然后使动 模420向分型面A移动,进行合模。合模的过程中左滑块450和右滑块460在与图面垂直 的方向相向移动,最终夹紧螺纹芯子470,并使螺纹芯子470的溢料孔471连通型腔430中 对应本体501前端503处。通过进浇口 440向第一注塑模具400的定模镶块412和动模镶块421上的型腔 430内注入融化的对苯二酰对苯二胺(以下简称改性尼龙),直至融化的改性尼龙注满型腔 430并到达螺纹芯子470的溢料孔471。请看图3 在型腔430内融化的改性尼龙靠近型腔壁的部分硬化的同时,通过 进气管接头422、进气管道423、气针427向型腔430内融化的改性尼龙注入最高压力为 1500-3000Bar的高压氮气或高压水,该高压氮气或高压水在型腔430中融化的改性尼龙内 部挤出连通本体501后端502进水口 506和前端503出水口 507的弯曲的水道505,融化 的改性尼龙被高压氮气或高压水挤出的部分经螺纹芯子470上的溢料孔471进入动模镶块 421的凸台似8上的溢料井480。使动模420向离开分型面A的方向移动,进行开模。开模的过程中左滑块450和 右滑块460在与图面垂直的方向相对分离,最终释放螺纹芯子470。打开第一注塑模具400 动模420后,取出螺纹芯子470和本体501。请看图4 从本体501前端503转动地去除螺纹芯子470,同时使螺纹芯子470的 溢料孔471中硬化的改性尼龙和溢料井中硬化的改性尼龙一起与本体501分离;得到图5 所示的本体501。请看图6 带有滑块机构的第二注塑模具600的定模610固定在定模面板611上。 定模610内部设有浇口 612。在定模610上对应该本体501后端502的通孔504设置芯轴 614。动模220内部设有动模镶块621。在动模镶块621上对应该本体501后端502的下表 面设置四个第一定位柱622;在动模镶块621上对应该本体501后端502的进水口 506处设 置一个第二定位柱623。在动模镶块621上对应该本体501后端502的通孔504设置插孔 容纳芯轴614的自由端。镶块621的中部设有辅助块624,在辅助块6M上安装弹性的定位 顶珠625。在动模镶块421上对应该本体501前端503设有一个定位台626,该定位台6 上端的斜面上设有一个圆锥台型的凸台,以便安放的螺纹定位块650。定位顶珠625伸向定 位台拟6上的凸台。动模220面向定模610的表面两侧各安装一个导块630,两个导块630 共同限制与图面垂直的方向相对移动的前滑块(图6中未示出)和后滑块640的运动。前 滑块与后滑块640相对的表面上分别设置主流道641和包容且略大于本体501的型腔642。 主流道641的进口正对定模610上浇口 612的进胶孔613。主流道641的进浇口 642设在 型腔642与本体501后端502对应处。前滑块与后滑块640相对的表面上分别开有一个凹 槽以容纳动模镶块621上定位台6 和辅助块624的突出部分以及螺纹定位块650。螺纹定位块650呈底部大、上部小的圆锥台状,底部开有一个圆锥台型的凹孔,以 便安放到动模镶块621定位台6 的凸台上;上部的外周开有外螺纹,以便螺合于本体501 前端503出水口 507侧壁的内螺纹。在本体501前端503出水口 507处安装螺纹定位块650,将本体501连同该螺纹 定位块650 —起放到第二注塑模具600动模镶块621上,动模镶块621上四个第一定位柱 622的上表面分别顶住本体501后端502的下表面;在动模镶块621上第二定位柱623插 入本体501后端502的进水口 506。动模镶块621上定位台6 上端凸台插入螺纹定位块 650底部的凹孔。定位顶珠625伸向螺纹定位块650,将螺纹定位块650定位在定位台6 的凸台上。使动模620向分型面B移动,进行合模。合模的过程中前滑块和后滑块640在与 图面垂直的方向相向移动,最终使型腔642包容的本501体及螺纹定位块650上的外螺纹 部,动模镶块621上的定位台626、四个第一定位柱622和第二定位柱623将本体501悬置 于型腔642内。通过第二注塑模具600定模610上的浇口 612和前滑块和后滑块640上的主流道 641经进浇口 643向型腔642内注入融化的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直至融化的丙 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注满型腔642并在本体501外周硬化形成外壳509。使动模620向离开分型面B的方向移动,进行开模。开模的过程中前滑块和后滑 块460在与图面垂直的方向相互分离,最终使包覆了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外壳 509的本体501及螺纹定位块650与前滑块和后滑块460的型腔642分离。取出包覆了丙 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外壳509的本体501及螺纹定位块650,请看图7。转动螺纹定位块650,将螺纹定位块650与包覆了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外壳509的本体501分离;对所述包覆了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外壳509的本体 501前端503的出水口 507处的水道505端口进行扩孔。最后,将该包覆了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外壳509的本体501之外壳509 的表面电镀或喷漆。得到图8所示的调温水嘴出水部产品。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依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调温水嘴出水部,其特征在于本体整体弯曲并具有粗大的后端和前端;该本体内 部设有弯曲的水道连通后端的进水口和前端的出水口 ;该本体的后端下表面设有两个螺 孔,用螺钉穿过这两个螺孔将其固定在输水架上;该本体的前端的外周设外螺纹或者该 本体的前端的出水口设内螺纹,通过该外螺纹或内螺纹承接出水盖;该本体用无毒且耐 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整体一次性注塑成型,且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采用流体辅助成型方式 形成中空的水道;本体外周包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的外壳,且该外壳的表 面电镀或喷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水嘴出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 塑料材料为聚苯醚或聚苯硫醚或聚对苯二酰对苯二胺或聚砜中的任一种,所述易进行表面 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为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聚碳酸酯或者丙烯晴-丁二 烯-苯乙烯共聚物与聚碳酸酯的合金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种调温水嘴出水部的制作方法,包含的步骤有 步骤A,在第一注塑模具中整体弯曲并具有粗大后端和前端的本体的型腔上、位于与该本体前端对应处设置溢料井并安放带有溢料孔的螺纹芯子;步骤B,向所述第一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注入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直 至所述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注满所述型腔并到达所述螺纹芯子的溢料 孔;步骤C,在所述型腔内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靠近所述型腔壁的部分 发生硬化的同时,注入高压氮气或高压水使该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内部 挤出连通所述本体后端进水口和前端出水口的弯曲的水道,所述融化的无毒且耐100°C高 温的塑料材料被高压氮气或高压水挤出的部分经所述螺纹芯子上的溢料孔进入溢料井; 步骤D,打开所述第一注塑模具,取出所述螺纹芯子和所述本体; 步骤E,从所述本体前端去除所述螺纹芯子,使所述螺纹芯子溢料孔和溢料井中硬化的 无毒且耐100°C高温的塑料材料与所述的本体分离;步骤F,在所述的本体前端安装螺纹定位块,并一起放入第二注塑模具的型腔内,使用 定位台和定位柱将所述本体悬置于该型腔内;步骤G,向所述第二注塑模具的型腔内注入融化的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 直至所述融化的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注满所述的型腔并在所述的本体外周 硬化形成外壳;步骤H,打开第二注塑模具,取出所述型腔中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 外壳的本体及所述螺纹定位块;步骤I,将所述螺纹定位块与所述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外壳的本 体分离;对所述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外壳的本体前端的出水口处的水 道端口进行扩孔;步骤J,将该包覆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外壳的本体之外壳的表面电镀 或喷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调温水嘴出水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氮气或高 压水的最高压力为1500-3000Bar,所述第一注塑模具上溢料孔的直径为0. 5-3毫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调温水嘴出水部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家用水嘴的零件及其制作方法。该调温水嘴出水部,本体整体弯曲并具有粗大的后端和前端;该本体内部设有弯曲的水道连通后端的进水口和前端的出水口;该本体的后端下表面设有两个螺孔,用螺钉穿过这两个螺孔将其固定在输水架上;该本体的前端的外周设外螺纹或者该本体的前端的出水口设内螺纹,通过该外螺纹或内螺纹承接出水盖;该本体用无毒且耐100℃高温的塑料材料整体一次性注塑成型,且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采用流体辅助成型方式形成中空的水道;本体外周包覆易进行表面电镀或喷漆的塑料材料的外壳,且该外壳的表面电镀或喷漆。用以替代黄铜铸造而成的调温水嘴出水部。
文档编号B29C45/00GK102135201SQ20101030075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毛连华 申请人: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