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42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注塑机上使用的一种混合射嘴,具体是一种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
背景技术
注塑机需要将几种颜色的塑料混合起来,在以一定的压力将他们喷射出去,进行产品成型时,就需要使用一种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其作用是将各种颜色的塑料加热到溶体状态,经过注塑机螺杆再到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充分的混合后并且以一定的压力喷射出。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2月20日公开了专利号为200620167565. X,名称为一种剪切型高分散射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采用该授权技术方案的混合射嘴,基本上实现了各种颜色塑料的充分混合,但由于设计结构原因,该种剪切型高分散射嘴具有如下缺陷1)没有过滤网,当塑胶原料有杂物或废金属碎片时,容易堵塞在筛网里,非常难以清理;2)定位销影响清理和装配,不用定位,对混合效果没有影响,应该取消;3)网丝之间剪切成直角位置容易形成死角,注塑换料时难清理干净,而且影响本身的刚性和强度;4)射嘴头的直身通道太长,限制着塑胶通过的流量,会增加注塑机的射胶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所述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容易清洗、强度大,装配方便,对混合网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射胶压力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包括一个内设有通道的混合外套(1),在混合外套(1)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接头O),该混合外套(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射嘴(3),混合外套(1)内设有若干个剪切分散混合网G),该剪切分散混合网的网丝(6)在所述通道中设置,使其将通道分割,各网丝之间设有连接部(7),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混合网,在所述混合外套(1)和所述接头( 结合处内设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所述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有至少五十八个过滤小孔(10),且每个过滤小孔(10) 的直径不大于1. 8mm。所述每个过滤小孔(10)圆心方向与椭圆面成法向垂直。若干混合网(4)剪切处成圆弧角(11)。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⑷的网丝(6)与混合外套(1)轴线相交45士5°对称倾斜的设置,使之分割所述通道为曲折通道。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的网丝(6)是在所述通道直径方向上叠加的网丝。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网丝(6)固定在混合网支承体(8)上,该混合网支承体(8)的外廓与所述混合网(4)外套内廓相匹配,且,在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之间设置有中间定位护套(5),使得各个剪切分散混合网(4)之间保持一定轴线间隙,其外廓与所述混合外套(1)的内廓相匹配,其内径与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外廓相匹配,所述网丝 (6)伸进该衬套(5)中。采用本方案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由于在在所述混合外套(1)和所述接头(2) 结合处内设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该椭圆球上分布有至少58个直径不大于1. 8mm的小孔, 每个小孔圆心方向与椭圆面成法向垂直,58个小孔直径总和是100mm,远远大于接头通过塑胶的孔径,对射胶阻力影响不大,当溶体的塑胶通过小孔时,与椭圆面成法向垂直射向椭圆圆心,这样对塑胶也起到一定的混合作用,当大于直径1. 8mm硬质固体,如会将钢铁,铜块,铝块,砂石等自动隔离到过滤网的沉渣区;又由于若干混合网(4)剪切处成圆弧角,故方便了清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射嘴中若干混合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若干定位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网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网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网的立体图。图7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作进一步分析如图1、2、3、4、5、6和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包括一个内设有通道的混合外套1,在混合外套1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接头2,该混合外套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射嘴3,混合外套1内设有若干个剪切分散混合网4,该剪切分散混合网的网丝6在所述通道中设置,使其将通道分割,各网丝之间设有连接部7 (如图5所示),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混合网,在所述混合外套1和所述接头2结合处内设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在实施例中,在有螺纹一端是连接注塑机料筒的,另一端连接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的护套,里面安装过滤网9。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有至少五十八个过滤小孔10,且每个过滤小孔10的直径不大于1. 8mm,且所述每个过滤小孔10圆心方向与椭圆面成法向垂直。在所述混合外套1和所述接头2结合处内设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该椭圆球上分布有至少58个直径不大于1. 8mm的小孔,每个小孔圆心方向与椭圆面成法向垂直,58个小孔直径总和是100mm,远远大于接头通过塑胶的孔径,对射胶阻力影响不大,当溶体的塑胶通过小孔时,与椭圆面成法向垂直射向椭圆圆心,这样对塑胶也起到一定的混合作用,当大于直径 1.8mm硬质固体,如会将钢铁,铜块,铝块,砂石等自动隔离到过滤网的沉渣区。如图2、4和6所示,若干混合网4剪切处成圆弧角11,以保证清洗方便,同时增强混合网整体的强度。如图1和2所示,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网丝6与混合外套1轴线相交45°对称倾斜的设置,使之分割所述通道为曲折通道。该角度可以在上述数值左右5°范围内变化。如图1所示,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网丝6是在所述通道直径方向上叠加的网丝。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网丝6固定在混合网支承体8上,该混合网支承体8的外廓与所述混合网4外套内廓相匹配,且在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之间设置有衬套5,使得各个剪切分散混合网4之间保持一定轴线间隙,其外廓与所述混合外套 1的内廓相匹配,其内径与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外廓相匹配,所述网丝6伸进该衬套5 中。各个剪切分散混合网之间的轴向间隙是4mm,该数值可以在士 Imm的范围内变化, 网粗2mm,该数值也可以在士 Imm的范围内变化,轴向45 °倾斜,形成的流道2mmX 4mm,数值同样可以在士 Imm的范围内变化。本实施例中的剪切分散混合网4轴向位置呈45°倾斜,网丝6对称叠加,网与网之间的轴向间隙E是4mm,网丝6粗2_,轴向45 °流道2_X 4mm,网丝6呈交叉叠加混合状态。塑胶熔体流经混合网时,由于网孔流向呈轴向45°交叉叠加混合状态,熔体就被均勻的剪切、分散,然后再混合。最为最佳实施例方案,射嘴3是紧贴注塑机的部件,溶体塑胶由此喷射进入模具, 内部结构是经过流体力学和进胶原理设计的,根据射嘴规格做成39°的锥度,并尽量少的直身通道,让溶体塑胶受到最少的阻力快速射向模具。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具有出色的混合性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注塑添加色粉色母时,产品“起云”,“条纹”的缺陷,达到颜色光泽均勻;2.降低着色成本10% —20% ;3.可代替部分现有塑胶加工中的抽粒工序,大大降低制造成本;4.改善回用料,水口料和原料混合使用时的塑胶件强度;5.生产出来的塑胶件的密度和重量均勻,减少塑胶件塑性和内应力变形,稳定塑胶件的尺寸;随着科学的发展,本实用新型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会越来越多应用于精密注塑中。
权利要求1.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包括一个内设有通道的混合外套(1),在混合外套(1)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接头O),该混合外套(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射嘴(3),混合外套(1)内设有若干个剪切分散混合网G),该剪切分散混合网的网丝(6)在所述通道中设置,使其将通道分割,各网丝(6)之间设有连接部(7),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混合网,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外套(1)和所述接头( 结合处内设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半球形过滤网 (9)有至少五十八个过滤小孔(10),且每个过滤小孔(10)的直径不大于1.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过滤小孔(10) 圆心方向与椭圆面成法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其特征在于若干混合网(4)剪切处成圆弧角(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 的网丝(6)与混合外套(1)轴线相交45士5°对称倾斜的设置,使之分割所述通道为曲折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网丝(6)是在所述通道直径方向上叠加的网丝。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网丝(6)固定在混合网支承体(8)上,该混合网支承体(8)的外廓与所述混合网(4)外套内廓相匹配,且,在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之间设置有中间定位护套(5),使得各个剪切分散混合网(4)之间保持一定轴线间隙,其外廓与所述混合外套(1)的内廓相匹配,其内径与所述剪切分散混合网(4)的外廓相匹配,所述网丝(6)伸进该衬套(5)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注塑机上使用的一种混合射嘴,具体是一种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过滤型静态混合射嘴,包括一个内设有通道的混合外套(1),在混合外套(1)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接头(2),该混合外套(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一个射嘴(3),混合外套(1)内设有若干个剪切分散混合网(4),该剪切分散混合网的网丝(6)在所述通道中设置,使其将通道分割,各网丝(6)之间设有连接部(7),使之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立体混合网,在所述混合外套(1)和所述接头(2)结合处内设椭圆半球形过滤网(9)。采用本方案的混合射嘴具有容易清洗、强度大,装配方便,对混合网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射胶阻力的优点。
文档编号B29C45/20GK201998382SQ2010206709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维 申请人:李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