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可调节风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3565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可调节风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塑料挤出吹膜设备中冷却风环,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手动可调节风环。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吹膜的冷却风环有单风口、双风口多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对膜泡提供均匀充分的冷却,减少冷却风对膜厚薄度造成的影响,提高薄膜的厚薄度。在实际生产中,风环提供圆周均匀的冷却风后,薄膜的厚薄度往往取决于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也只能将薄膜的厚薄度提高到一定范围,由于流道原因,薄膜在圆周上往往存在厚薄道;要消除厚薄道,进一步提高薄膜厚薄均匀度,目前的风环难于解决这个问题。公开号为CN 26771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报道了一种风量可调式吹塑机风环,该风环采用沿风环圆周均布径向小孔作为风道,能调节对应点的薄膜厚薄,但作为风道·的小孔在圆周径向的分布是间断的,进风口处及出风口处没有过渡体,使薄膜厚薄容易造成跳动,且孔内调节圆形板在调整风量时会改变风向。这样即使将每个风道孔调节在同样大小,圆周风量亦难于均匀,风口流量也难于稳定,在调整风环前为模头的先期调整造成困难;其次,风环调节点与膜泡上厚薄道对应不准确,调节困难。而且其只是一个单风口风环,存在冷却风量小,冷却效率低的问题。公开号为CN2019411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报道了一种吹膜机冷却风环,吹膜冷却风环是一种三风口风环,其作用是提高膜泡冷却效果,提高产量,分流盘16采用圆周径向均布的风道,是作为第二及第三风口的通道,为第二、三风口提供圆周均匀分布的气流,第二风口可调;用以改变整个第二风口的风量,并不改变第二风口沿圆周方向风的均匀性。该风环不能针对膜泡上沿圆周的厚薄差异作点对点的调整,不能提高薄膜的厚薄均匀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手动可调节风环,在对膜泡提供充足稳定均匀的冷却风的基础上,能针对薄膜上存在的厚薄道进行手动调节,显著提高薄膜的厚薄均匀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手动可调节风环,它包括下风唇、中风唇、上风唇、调节螺钉、分配体、滤风板、风环下盖、风环上盖、进风管、盖板、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风环上盖和风环下盖组成环形风室,所述环形风室与进风管联通,所述分配体和滤风板组成分流风室,所述风环上盖与上风唇之间连接有调节环,所述盖板、分配体与调节环之间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将上风道分成小风道并将小风道分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调节螺钉安装在调节环上,调节螺钉头部直径大于小风道的开口宽度。进一步地,所述挡块为菱形,所述挡块之间形成小风道的开口,小风道的开口处有调节丝孔。[0008]再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为“八”字形,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过渡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滤风板上还设置有滤风小孔。再进一步地,所述分配体上还设置有分配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征是上风道由均匀分布若干个小风道组成,并且进风口与出风口过渡连接,对薄膜提供充分冷却前提下,能对薄膜厚薄点风量进行单独调整,显著提高薄膜厚薄度。

图I.手动可调节风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风唇,2.中风唇,3.上风唇,4.调节环,5.调节螺钉,6.分配体,7.滤风板,8.风环下盖,9.风环上盖,10.进风管,11.盖板,12.环形风室,13.分流风室,14.挡块,15.上风道、16.下风道,17.小风道,18.进风口,19.出风口,20.调节丝孔,21.滤风小孔,22.分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
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手动可调节风环,它包括下风唇I、中风唇2、上风唇3、调节螺钉5、分配体6、滤风板7、风环下盖8、风环上盖9、进风管10、盖板11、上风道15和下风道16。所述风环上盖9和风环下盖8组成环形风室12,所述环形风室12与进风管10联通,所述分配体6和滤风板7组成分流风室13,所述风环上盖9与上风唇3之间连接有调节环4,所述盖板
11、分配体6与调节环4之间设置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将上风道15分成小风道17并将小风道17分为进风口 18和出风口 19,所述调节螺钉5安装在调节环4上,调节螺钉5头部直径大于小风道17的开口宽度。所述挡块14为菱形,所述挡块14之间形成小风道17的开口,小风道17的开口处有调节丝孔20。所述进风口 18和出风口 19为“八”字形,所述进风口 18与出风口 19过渡连接。所述滤风板7上还设置有滤风小孔21。所述分配体6上还设置有分配孔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手动可调节风环的下风唇I、中风唇2、上风唇3可上下调节,调整上下风口的风量大小。六个进风管10采用切向进风形式,将风送进由风环上盖9和风环下盖8组成的环形风腔9,并旋转均化,,随后经滤风板小孔21得到圆周均匀分布的不旋转风,通过分配体6后将其分为上下两路,一路进入下风道16,另一路经过调节环4进入上风道15。调节环4将上风道15等分为若干个径向分布小风道17,各小风道17由菱形挡块14间隔而成,使小风道17的进风口 18及出风口 19过渡连通,调节螺钉5安装在调节环4的调节丝孔20里,可垂直上下调节。在初始状态时,调节螺钉5位于同一中间高度,将各小风道17的开口固定在同样大小。此时各小风道17的进风口 18及出风口 19风量一致。此时等同于普通双风口风环。吹膜时,根据薄膜厚薄,先调整好模头,将上、下风口调整到合适位置,测量薄膜的厚薄度,找到与厚薄道对应的调节螺钉5,调节对应小风道17的开口大小,薄膜极厚点对应小风道17的开口调小,减小风量,降低冷却速度,薄膜厚度减小;薄膜极薄点对应小风道17的开口调大,增大风量,提高冷却速度,薄膜厚度增大;由于小风道17的进风口 18和出风口19为八字形过渡连接,因此薄膜的厚薄不会产生显著的跳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薄膜厚薄均匀度。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可调节风环,它包括下风唇(I)、中风唇(2)、上风唇(3)、调节螺钉(5)、分配体(6)、滤风板(7)、风环下盖(8)、风环上盖(9)、进风管(10)、盖板(11)、上风道(15)和下风道(1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环上盖(9)和风环下盖(8)组成环形风室(12),所述环形风室(12 )与进风管(10 )联通,所述分配体(6 )和滤风板(7 )组成分流风室(13 ),所述风环上盖(9)与上风唇(3)之间连接有调节环(4),所述盖板(11)、分配体(6)与调节环(4)之间设置有挡块(14),所述挡块(14)将上风道(15)分成小风道(17)并将小风道(17)分为进风口( 18 )和出风口( 19 ),所述调节螺钉(5 )安装在调节环(4)上,调节螺钉(5 )头部直径大于小风道(17)的开口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可调节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4)为菱形,所述挡块(14)之间形成小风道(17)的开口,小风道(17)的开口处有调节丝孔(20)。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可调节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8)和出风口(19)为“八”字形,所述进风口(18)与出风口(19)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可调节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板(7)上还设置有滤风小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动可调节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体(6)上还设置有分配孔(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动可调节风环,它包括下风唇、中风唇、上风唇、调节螺钉、分配体、滤风板、风环下盖、风环上盖、进风管、盖板、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风环上盖和风环下盖组成环形风室,所述环形风室与进风管联通,所述分配体和滤风板组成分流风室,所述风环上盖与上风唇之间连接有调节环,所述盖板、分配体与调节环之间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将上风道分成小风道并将小风道分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调节螺钉安装在调节环上,调节螺钉头部直径大于小风道的开口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显著特征是上风道由均匀分布若干个小风道组成,并且进风口与出风口过渡连接,对薄膜提供充分冷却前提下,能对薄膜厚薄点风量进行单独调整,显著提高薄膜厚薄度。
文档编号B29C35/16GK202753434SQ2012203670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
发明者谢国祥, 向友生, 陈卫兵, 严明武 申请人: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