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209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翻盖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通常,螺纹翻盖在注塑成形顶出完成后,需将翻盖闭合,以便于以后的加盖工作, 一般情况下,该步骤都是由人工完成。也存在一些模内组装装置,但这些装置往往结构复 杂,需对动模定模作出新的设计,不同规格翻盖需配置不同的装置,机构通用性不强,不利 于重复使用,尤其在涉及一模多腔翻盖组装时,模具成本将会大大增加。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 组装装置,通过定模板开设压杆槽,动模外部安装组装装置解决模内组装的问题,从而在几 乎不增加模具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模内组装的目的,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法实现的:[0005]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包括注塑模动模板、注塑模定模板、注塑模动 模垫板,至少一对旋转部分、至少一对液压传动部分、至少一个压杆,所述液压传动部分对 称安装在注塑模的动模垫板的两侧,所述旋转部分对称安装在注塑模的动模板的两侧,所 述压杆固定在一对旋转部分之间,且位于注塑模定模板开设的压杆槽内,此时压杆的轴线 与主轴的轴线是平行的。[0006]所述旋转部分包括齿轮、支撑座、连杆、旋转块、直线轴承、滑套、导杆、主轴和转 盘,所述支撑座和转盘固定在主轴上,所述旋转块安装在主轴上,且位于支撑座和转盘之 间,所述导杆通过螺纹与旋转块连接,所述连杆安装在转盘与滑套之间,所述滑套通过直线 轴承与导杆固定,所述齿轮安装在主轴上。[0007]所述液压传动部分包括液压油缸、齿条、导轨和齿条固定块,所述齿条安装在导轨 上,所述齿条与液压油缸连接,并固定在齿条固定块上,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0008]所述转盘开有扇形槽,旋转块凸起置于扇形槽中,并相对滑动。[0009]所述压杆通过螺纹与滑套固定,这样滑套和压杆作为一个整体在导杆上滑动。[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1](I)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螺纹翻盖注塑模具结构上,定模板上局部开设压杆槽,外加 辅助旋转部分、液压传动部分,可轻易实现翻盖的模内组装,几乎不增加模具成本,从而提 闻生广效率,实现后续工序的自动化;[0012](2)通过更改导杆、压杆和连杆的长度,可使得该机构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翻盖模内 组装,机构具有较高的可重复利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0013]图1是螺纹翻盖实物图;图2 (a)-图2 (e)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螺纹翻盖注塑模内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图6是图4中转盘与旋转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1-支撑座,3-旋转块,5-转盘,6-主轴,7-导轨,8-液压油缸,9-齿条固定块, 10-齿条,11-齿轮,12-直线轴承,13-滑套,14-压杆,15-导杆,16-连杆,17-旋转块凸起, 18-动模垫板,19-动模板,20-定模板,21-压杆槽,22-扇形槽,23-螺纹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为螺纹翻盖示意图,加工螺纹翻盖注塑模具为现有装置,以下简称为 注塑模,该螺纹翻盖注塑模具还设有螺纹翻盖顶出机构,所述螺纹翻盖注塑模具包括动模 垫板18,动模板19、定模板20,所述定模板20开有压杆槽21。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对旋转部 分、至少一对液压传动部分、至少一个压杆14,所述液压传动部分对称安装在注塑模动模垫 板18的两侧,所述旋转部分对称安装在注塑模动模板19的两侧,所述压杆14固定在一对 旋转部分之间,所述压杆14置于注塑模定模板20上开设的压杆槽21中,此时压杆的轴线 与主轴的轴线是平行的,所述旋转部分与液压传动部分的个数是相等的。所述旋转部分包括齿轮11、支撑座1、连杆16、旋转块3、直线轴承12、滑套13、导 杆15、主轴6和转盘5,所述支撑座1和转盘5固定在主轴6上,所述旋转块3装在主轴6 上,且位于支撑座1和转盘5之间,所述导杆15通过螺纹与旋转块3连接,所述连杆16安 装在转盘5与滑套13之间,所述滑套13通过直线轴承12与导杆15连接,所述齿轮11安 装在主轴6上,压杆14通过螺纹与滑套13固定。所述液压传动部分包括液压油缸8、齿条10、导轨7和齿条固定块9,所述齿条10 安装在导轨7上,所述齿条10与液压油缸8连接,并固定在齿条固定块9上,所述齿条10 与齿轮11相啮合,所述导轨7固定在注塑模上,所述导轨7的作用就是限制齿条的移动方 向,齿条固定块9用于连接齿条10与液压油缸8。如图6所示,所述转盘5开有扇形槽22,旋转块凸起17置于扇形槽22内,并可相 对滑动,而且旋转块凸起17在转盘的扇形槽内有90°的相对旋转空间,例如扇形槽的圆心 角设为105度,旋转块凸起17为扇形,且圆心角为15度,旋转块凸起17优选为扇形形状。在注塑完成后,打开模具前,压杆14是置于压杆槽21中,此时压杆14的轴线与主 轴6的轴线是平行的,然后打开模具后,顶杆顶出一半制品,本装置开始工作。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图2 (a)为装置初始状态;图2 (b)压杆14向靠近主轴 6方向移动,置于螺纹翻盖23下;图2 (c)装置整体旋转90° ;图2 (d)装置旋转175°, 压合螺纹翻盖23 ;图2 (e)压杆14远离主轴6,空出顶出位置。[0029]本装置经历(a)——(b)——(c)——(d)——(e)——(a)循环状态,完 成翻盖的模内组装工作。[00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0031]螺纹翻盖在自带脱螺纹装置的驱动下,成半顶出状态,驱动液压传动部分,齿条10 下移,带动齿轮11旋转,齿轮11带动主轴6旋转,转盘5随主轴6旋转,并带动连杆16运 动,连杆16拉动滑套13驱使压杆14向靠近主轴6方向移动如图2b所示,此时,转盘扇形 槽22与旋转块凸起17扣合,齿条10继续前推,驱动旋转部分整体翻转90度;转盘5继续 旋转,并带动旋转块3旋转,因为导杆15与旋转块3连接,因此导杆15也同时跟随旋转块3 旋转,当旋转部分整体旋转175度,压杆14驱动螺纹翻盖翻转扣合;翻转螺纹翻盖完毕后, 驱动液压油缸8做上拉,齿条10上移,齿轮11反向旋转,转盘5随主轴6旋转,带动连杆16 运动,连杆16拉动滑套13驱使拉杆14向远离主轴6方向移动,空出螺纹翻盖23顶出空隙, 模具顶出翻盖,此时转盘的扇形槽22与旋转块凸起17扣合,齿条10上移,旋转部分反向翻 转175度,压杆14退回初始位置,旋转部分、液压驱动装置复位,模具闭合,准备执行下一 个注塑周期。[0032]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所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包括注塑模动模板、注塑模定模板、注塑模动模垫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对旋转部分、至少一对液压传动部分、至少一个压杆,所述液压传动部分对称安装在注塑模动模垫板的两侧,所述旋转部分对称安装在注塑模动模板的两侧,所述压杆固定在一对旋转部分之间,且位于注塑模定模板开设的压杆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分包括齿轮、支撑座、连杆、旋转块、直线轴承、滑套、导杆、主轴和转盘,所述支撑座和转盘固定在主轴上,所述旋转块安装在主轴上,且位于支撑座和转盘之间,所述导杆通过螺纹与旋转块连接,所述连杆安装在转盘与滑套之间,所述滑套通过直线轴承与导杆固定,所述齿轮安装在主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传动部分包括液压油缸、齿条、导轨和齿条固定块,所述齿条安装在导轨上,所述齿条与液压油缸连接,并固定在齿条固定块上,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开有扇形槽,旋转块凸起置于扇形槽中,并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通过螺纹与滑套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纹翻盖注塑模模内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对旋转部分、至少一对液压传动部分、至少一个压杆,所述液压传动部分对称安装在注塑模动模垫板的两侧,所述旋转部分对称安装在注塑模动模板的两侧,所述压杆固定在一对旋转部分之间,且位于注塑模定模板开设的压杆槽内,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螺纹翻盖注塑模具的基础上,通过定模开设压杆槽,动模外部安装组装装置解决模内组装的问题,从而在几乎不增加模具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模内组装的目的,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157038SQ20132014864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吴成龙, 刘斌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