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旋转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82116阅读:1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旋转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顶出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旋转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胶件脱模是注塑成型工艺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脱模质量的好坏将最后决定胶件的质量,当模具打开时,胶件须留在模具的一半模具(公模或母模)上,然后通过脱模机构中的顶出机构顶出胶件。目前常用的注塑模具为螺旋形状,使用传统的顶出机构无法达到产品成型效果,产品结构本身已限制无法使用传统顶出机构脱模,因有螺旋形状产品出模时需要旋转出模才可满足结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旋转顶出机构,使脱模推力均匀分布,放置胶件产品变形,同时避免顶针直接点接触或小面积接触胶件底部而在胶件上留下划痕,提高胶件的成品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械旋转顶出机构,包括上模、上模固定板、顶出机构和下模固定板,其中上模底部设有上半型腔;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旋转活动块、旋转下模、轴承、限位螺丝、顶针板;所述下固定模板上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旋转活动块位于空腔内,旋转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旋转下模相匹配的通孔,旋转下模上部设有下半型腔,设有下半型腔的旋转下模部分位于通孔内,下半型腔的开口与通孔的开口持平,旋转下模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其下端通过一锁块固定在下模固 定板内;所述限位螺丝一端连接在活动块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顶针板上。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针板两端通过回针连接在下模固定板上,其包括上顶针板和顶针底板。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优选方式实现: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模底部的上半型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旋转下模的数
量与上半型腔的数量一致。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旋转下模上的轴承为两个,分别位于旋转下模的底部和中部。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通过设置一个旋转活动块,在脱模过程中不是直接用顶针顶出胶件,产品在顶出的同时跟随旋转活动块旋转,把螺旋形状胶位利用旋转方式出模。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另外,通过推动活动块,在活动块的作用下将胶件顶出,使胶件在顶出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变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脱模顶出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脱模顶出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包括上模001、上模固定板(图未示)、顶出机构和下模固定板002,其中上模底部设有上半型腔011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旋转活动块003、旋转下模004、轴承005、限位螺丝008、顶针板;所述下固定模板002上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旋转活动块003位于空腔内,旋转活动块003上设有与所述旋转下模004相匹配的通孔031,旋转下模004上部设有下半型腔,设有下半型腔的旋转下模004部分位于通孔031内,下半型腔的开口与通孔的开口持平,旋转下模安装在所述轴承005内,其下端通过一锁块007固定在下模固定002板内;所述限位螺丝008 —端连接在活动块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顶针板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注塑完成后,上模001与旋转下模004分离,胶件020留在旋转下模004中,上半型腔形成的胶件部分位于活动块003上,旋转下模004随着轴承005旋转,使整个胶件020从下半型腔中松脱,而顶针板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位于顶针板上的限位螺丝008受力将其上端的活动块003顶起,活动块003同时推动已经松脱的胶件020脱模,从而实现顺利脱模,整个过程能保证产品不被刮伤和变形,保证产品的完整性。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针板两端通过回 针接接在下模固定板002上,其包括上顶针板009和顶针底板010。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优选方式实现:为了能够同时生产多个胶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方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底部的上半型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旋转下模004的数量与上半型腔的
数量一致。为了进一步保证旋转下模004在旋转时稳定、不发生偏移,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中,述旋转下模上的轴承为两个(轴承005和轴承006),分别位于旋转下模004的底部和中部。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旋转顶出机构,包括上模、上模固定板、顶出机构和下模固定板,其中上模底部设有上半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旋转活动块、旋转下模、轴承、限位螺丝、顶针板;所述下固定模板上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空腔,旋转活动块位于空腔内,旋转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旋转下模相匹配的通孔,旋转下模上部设有下半型腔,设有下半型腔的旋转下模部分位于通孔内,下半型腔的开口与通孔的开口持平,旋转下模安装在所述轴承内,其下端通过一锁块固定在下模固定板内;所述限位螺丝一端连接在活动块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顶针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两端通过回针连接在下模固定板上,其包括上顶针板和顶针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底部的上半型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旋转下模的数量与上半型腔的数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旋转下模上的轴承为两个,分别 位于旋转下模的底部和中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旋转顶出机构。包括上模、上模固定板、顶出机构和下模固定板,其中上模底部设有上半型腔;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旋转活动块、旋转下模、轴承、限位螺丝、顶针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旋转顶出机构通过设置一个旋转活动块,在脱模过程中不是直接用顶针顶出胶件,避免了顶针在胶件上留下痕迹,保证胶件的外观不受影响,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另外,通过推动活动块,在活动块的作用下将胶件顶出,使胶件在顶出过程中受力均匀,不易变形。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092943SQ2013201564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邱松波 申请人:荣昌盛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