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注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871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新型注模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注模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模设备,冷凝过程较为稳定,产品结构稳定性和均一性较高,推出效果较好,并可自动化运行;包括工作台、定位座、控制机构、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和退出机构,定位座设置在工作台上,注料设备设置在定位座的上方,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和退出机构与控制机构相连;模具机构包括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以及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温控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以及分第三液压油缸和第四液压油缸;退出机构包括气缸、推杆和收料池。
【专利说明】新型注模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铸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注模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注模设备作为一种物料成型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尤其是熔融液体物料的冷凝成型加工中;现有的注模设备,包括工作台、模具、注料设备和电机,熔融液体物料置于注料设备中,当模具闭合完成后,注料设备将熔融液体物料注入模具中,待物料冷却后,通过推杆将产品推出;然而这种注模设备,产品冷凝过程中外表面冷却速度较快,容易出现裂痕进而影响整体的结构稳定性的问题,同时,推杆推出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控制稳定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过程较为稳定,产品结构稳定性和均一性较高,推出效果较好,并可自动化运行的新型注模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模设备,包括工作台、定位座、控制机构、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和退出机构,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注料设备设置在所述定位座的上方,所述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和退出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0005]所述模具机构包括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相连的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定位于所述定位座;
[0006]所述温控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相连的第三液压油缸和第四液压油缸,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贴附于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的外侧面;
[0007]所述退出机构包括气缸、推杆和收料池,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推杆另一端设置在定位座的一侧、并在端部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收料池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被液压油缸推至定位座固定、并组成完整的模具,然后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被推至与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相贴合,然后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加热模具至物料冷凝温度之上,注料设备将液态物料注入至模具中,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缓慢降温至冷凝温度以下,使产品的冷凝过程处于由内至外同温变化的冷凝过程,提高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和均一性;当产品完全冷凝后,依次退出第一加热片、第二加热片、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然后退出机构将产品推离定位座,并落至收料池中,完成一套加工作业,整个过程可自动化完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模设备,包括工作台1、定位座2、控制机构3、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6和退出机构,定位座2设置在工作台I上,注料设备6设置在定位座2的上方,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6和退出机构与控制机构3相连;模具机构包括第一模具片43和第二模具片44、以及分别与第一模具片43和第二模具片44相连的第一液压油缸41和第二液压油缸42,第一模具片43和第二模具片44相配合,第一模具片43和第二模具片44定位于定位座2 ;温控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片63和第二加热片64、以及分别与第一加热片63和第二加热片64相连的第三液压油缸61和第四液压油缸62,第一加热片63和第二加热片64贴附于第一模具片43和第二模具片44的外侧面;退出机构包括气缸51、推杆52和收料池53,推杆52 —端与气缸51的输出端相连,推杆52另一端设置在定位座2的一侧、并在端部设置有推块54,推块54上设置有缓冲垫,收料池53设置在工作台I的底部:使用时,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被液压油缸推至定位座固定、并组成完整的模具,然后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被推至与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相贴合,然后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加热模具至物料冷凝温度之上,注料设备将液态物料注入至模具中,控制机构控制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缓慢降温至冷凝温度以下,使产品的冷凝过程处于由内至外同温变化的冷凝过程,提高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和均一性;当产品完全冷凝后,依次退出第一加热片、第二加热片、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然后退出机构将产品推离定位座,并落至收料池中,完成一套加工作业,整个过程可自动化完成。
[001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模设备,第一加热片63和第二加热片64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机构3相连;这样,可以准确控制冷凝过程。
[001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注模设备,还包括显示器55,显示器55与控制机构3相连;这样,可以显示注模加工的时间、温度信息等产品加工信息,便于检测加工过程和自动化生产。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注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定位座、控制机构、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和退出机构,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注料设备设置在所述定位座的上方,所述模具机构、温控机构、注料设备和退出机构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所述模具机构包括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相连的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定位于所述定位座; 所述温控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相连的第三液压油缸和第四液压油缸,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贴附于所述第一模具片和第二模具片的外侧面; 所述退出机构包括气缸、推杆和收料池,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推杆另一端设置在定位座的一侧、并在端部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收料池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注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622869SQ201320763294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孙生强 申请人:苏州蓝王机床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