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及其复印步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060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及其复印步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及其复印步骤,涉及一种床身的而此复印浇注装置及其复印浇注步骤。是由复印模板、支撑侧墙及吊装支架做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支架通过螺栓装于复印模板上;复印模板的两侧通过丝杆及螺母装有支撑侧墙;复印模板的尾端通过连接板与床身的后部相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装配拆卸、精度高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
【专利说明】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及其复印步骤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及其复印步骤,涉及一种床身的而此复印浇注装置及其复印浇注步骤。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通的床身复印模具工装为单个的复印,就是单个轨单一的复印,待复印胶完全固化后进行修正,增加了人工修整的时间。加大了人工成本和加工时间。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现有模具只能对床身的单一复印;2、复印胶固化后需要进行人工修整,增加了工时及人工成本等问题。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发明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是由复印模板、支撑侧墙及吊装支架做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支架通过螺栓装于复印模板上;复印模板的两侧通过丝杆及螺母装有支撑侧墙;复印模板的尾端通过连接板与床身的后部相连接。
[0006]本发明所述的复印模板由天然大理石研磨而成;在复印模板的顶面加工有与吊装支架连接用的吊装螺纹孔,两侧加工有与支撑侧墙连接用的侧墙连接螺纹孔,尾端面加工有与连接板相连接的连接螺纹孔;连接螺纹孔与连接螺纹孔上装有丝杆;在复印模板的底面加工有精度面。
[0007]本发明所述的支撑侧墙是由角铁、方钢、及钢板加工而成的L型框架结构,在其顶部装有连接件,连接件装于复印模板两侧的丝杆上,并通过旋转螺杆上的落幕调整支撑侧墙与复印模板之间的距离;支撑侧墙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水平加工。
[0008]本发明所述的吊装支架是由角铁与方刚焊接而成的三角支架;在吊装支架的横梁及纵梁上加工有与复印模板上的吊装螺纹孔相配合的沉头孔孔,通过螺栓将复印模板装于吊装支架上;在吊装支架四个角的下部装有调整垫铁。
[0009]本发明所述的连接板的下部通过螺栓装于床身的尾部,上部通过丝杆与螺母装于复印模板的尾端,并通过旋转螺母调节复印模板与床身的前后位置。
[0010]本发明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的复印步骤为:
[0011]a、将床身机体擦拭干净并用水平易调整水平;
[0012]b、在床身需要浇筑的位置周围装配上密封圈;
[0013]C、将组装好的复印模具置于床身上方,通过调整四个调整垫块,使其达到复印要求的烧筑高度(通常为2mm间隙);
[0014]d、调整左右前后丝杆,使复印模板与床身机体之间的距离满足使用要求;[0015]e、用千分表调整复印模板,使其满足产品复印要求;
[0016]f、检查密封条与床身表面接触完全后,进行烧筑;
[0017]g、向浇筑孔中浇筑导轨胶,当导轨胶从出气孔中溢出时为注满;
[0018]h、待产品完全固化后(具体固化时间视导轨胶类型与品牌要求而定),将复印模具拆除。
[0019]1、清理产品边缘,检验修正精度面至要求。
[0020]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0021]1、本发明导轨的靠肩跟导轨面一体复印成型很好的保证了导轨面的精度;
[0022]2、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方便调整,减少了中间的连接环节,提高了复印的外形尺寸公差;
[0023]3、本发明的密封空间相对集中,避免了导轨胶的浪费;
[0024]4、本发明左右端采用螺丝连接极大的方便了操作人员操作。
[0025]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简单,方便装配拆卸,精度高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本发明共有6幅附图,其中:
[0027]附图1本发明立体图;
[0028]附图2本发明复印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3为附图2侧视图;
[0030]附图4为附图2的仰视图;
[0031]附图5为支撑侧墙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6吊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3]在图中:1、复印模板1.1、吊装螺纹孔1.2、侧墙连接螺纹孔1.3、连接螺纹孔2、支撑侧墙3、吊装支架3.1、横梁3.2、纵梁3.3、沉头孔4、丝杆5、螺母6、连接板7、床身8、连接件9、调整垫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是由复印模板1、支撑侧墙2及吊装支架3做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支架3通过螺栓装于复印模板I上;复印模板I的两侧通过丝杆4及螺母5装有支撑侧墙2 ;复印模板I的尾端通过连接板6与床身7的后部相连接。
[0035]复印模板I由天然大理石研磨而成;在复印模板I的顶面加工有与吊装支架3连接用的吊装螺纹孔1.1,两侧加工有与支撑侧墙2连接用的侧墙连接螺纹孔1.2,尾端面加工有与连接板6相连接的连接螺纹孔1.3 ;连接螺纹孔1.2与连接螺纹孔1.3上装有丝杆4 ;在复印模板I的底面加工有精度面。
[0036]支撑侧墙2是由角铁、方钢、及钢板加工而成的L型框架结构,在其顶部装有连接件8,连接件8装于复印模板I两侧的丝杆4上,并通过旋转螺杆上的落幕调整支撑侧墙I与复印模板I之间的距离;支撑侧墙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水平加工。[0037]吊装支架3是由角铁与方刚焊接而成的三角支架;在吊装支架3的横梁3.1及纵梁3.2上加工有与复印模板I上的吊装螺纹孔1.1相配合的沉头孔3.3,通过螺栓将复印模板I装于吊装支架3上;在吊装支架3四个角的下部装有调整垫铁9。
[0038]连接板6的下部通过螺栓装于床身7的尾部,上部通过丝杆4与螺母5装于复印模板I的尾端,并通过旋转螺母5调节复印模板I与床身7的前后位置。
[0039]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的复印步骤为:
[0040]a、将床身机体擦拭干净并用水平易调整水平;
[0041]b、在床身需要浇筑的位置周围装配上密封圈;
[0042]C、将组装好的复印模具置于床身上方,通过调整四个调整垫块,使其达到复印要求的烧筑高度(通常为2mm间隙);
[0043]d、调整左右前后丝杆,使复印模板与床身机体之间的距离满足使用要求;
[0044]e、用千分表调整复印模板,使其满足产品复印要求;
[0045]f、检查密封条与床身表面接触完全后,进行烧筑;
[0046]g、向浇筑孔中浇筑导轨胶,当导轨胶从出气孔中溢出时为注满;
[0047]h、待产品完全固化后(具体固化时间视导轨胶类型与品牌要求而定),将复印模具拆除。
[0048]1、清理产品边缘,检验修正精度面至要求。
[00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是由复印模板(I)、支撑侧墙(2)及吊装支架(3)做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支架(3)通过螺栓装于复印模板(I)上;复印模板(I)的两侧通过丝杆(4)及螺母(5)装有支撑侧墙(2);复印模板(I)的尾端通过连接板(6)与床身(7)的后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印模板(I)由天然大理石研磨而成;在复印模板(I)的顶面加工有与吊装支架(3)连接用的吊装螺纹孔(1.1),两侧加工有与支撑侧墙(2)连接用的侧墙连接螺纹孔(1.2),尾端面加工有与连接板(6)相连接的连接螺纹孔(1.3);连接螺纹孔(1.2)与连接螺纹孔(1.3)上装有丝杆(4);在复印模板(I)的底面加工有精度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侧墙(2)是由角铁、方钢、及钢板加工而成的L型框架结构,在其顶部装有连接件(8),连接件(8)装于复印模板(I)两侧的丝杆(4)上,并通过旋转螺杆上的落幕调整支撑侧墙(I)与复印模板(I)之间的距离;支撑侧墙(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水平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支架(3)是由角铁与方刚焊接而成的三角支架;在吊装支架(3)的横梁(3.1)及纵梁(3.2)上加工有与复印模板(I)上的吊装螺纹孔(1.1)相配合的沉头孔(3.3),通过螺栓将复印模板(I)装于吊装支架(3)上;在吊装支架(3)四个角的下部装有调整垫铁(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6)的下部通过螺栓装于床身(7)的尾部,上部通过丝杆(4)与螺母(5)装于复印模板(I)的尾端,并通过旋转螺母(5)调节复印模板(I)与床身(7)的前后位置。
6.一种床身模具的复印模具的复印步骤为: a、将床身机体擦拭干净并用水平易调整水平; b、在床身需要浇筑的位置周围装配上密封圈; C、将组装好的复印模具置于床身上方,通过调整四个调整垫块,使其达到复印要求的烧筑高度(通常为2mm间隙); d、调整左右前后丝杆,使复印模板与床身机体之间的距离满足使用要求; e、用千分表调整复印模板,使其满足产品复印要求; f、检查密封条与床身表面接触完全后,进行浇筑; g、向浇筑孔中浇筑导轨胶,当导轨胶从出气孔中溢出时为注满; h、待产品完全固化后(具体固化时间视导轨胶类型与品牌要求而定),将复印模具拆除。 I、清理产品边缘,检验修正精度面至要求。
【文档编号】B29C39/26GK103802253SQ20141002334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于德海, 蔡春刚, 宫兴林, 任志辉, 李经明, 刁望君 申请人: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