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壁波纹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6630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双壁波纹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壁波纹管模具,包括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外壁的外模组件、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内壁的内模组件,外模组件包括外壁口模、外壁芯模,内模组件包括内壁口模、内壁芯模,外壁口模、外壁芯模、内壁口模、内壁芯模依次周向由外向内设置,外壁口模与外壁芯模的端部之间形成外壁出料口,内壁口模与内壁芯模的端部之间形成内壁出料口,外壁口模与内壁口模之间的距离为5~10mm。本设计的方案拉近外壁口模和内壁口模之间的距离至原来的几十分之一,使外壁层和内壁层能几乎同时进入冷却水套上,避免二者结合面的温度差,使内、外壁层的结合处粘接牢固,特别对于回收再利用的原料,效果更佳明显,使制品更能够适应夏季的炎热天气,延长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双壁波纹管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壁波纹管模具。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技术中的双壁波纹管模具中口模部件结构如附图1所示,由于外壁口模与内壁口模之间的距离Hl比较大(一般在200?300mm),内壁口模的出料先进入冷却水套的外表面,然后外壁口模的出料再进入冷却水套与内壁层贴住。由于时间差使得外壁层与内壁层的结合面产生温度差,双壁管制品在双层的结合处就不容易粘接牢固,特别是对于回收再利用的原料,由于本身性能较差,更不容易粘合住。尤其是对于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回收物料做双壁管的场合是夏天,内壁封闭所产生的气压,更容易使内壁层与外壁层脱离,导致使用寿命严重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壁波纹管模具,其中的外壁口模与内壁口模之间的距离大大小于原有技术中,使得外壁层与内壁层几乎同时进入冷却水套,避免了二者结合面的温差,有效解决了两层相脱离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双壁波纹管模具,包括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外壁的外模组件、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内壁的内模组件,所述的外模组件包括外壁口模、外壁芯模,所述的内模组件包括内壁口模、内壁芯模,所述的外壁口模、所述的外壁芯模、所述的内壁口模、所述的内壁芯模依次周向由外向内设置,所述的外壁口模与所述的外壁芯模的端部之间形成外壁出料口,所述的内壁口模与所述的内壁芯模的端部之间形成内壁出料口,所述的外壁口模与所述的内壁口模之间的距离为5?10mm。
[0006]优选地,所述的外壁口模固定连接在一个外壁外套上。
[0007]优选地,所述的外壁芯模通过一个连接套固定连接在一个外壁内套上。
[0008]优选地,所述的内壁口模通过一个过渡套固定连接在一个内壁外套上。
[0009]优选地,所述的内壁芯模固定连接在一个内壁内套上。
[0010]优选地,所述的过渡套收于所述的连接套内,所述的过渡套的外壁上具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块。
[0011]优选地,所述的内壁芯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内壁厚薄均匀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沿周向均匀开设在所述的内壁芯模上的多个螺纹通孔、能够伸缩地旋在所述的螺纹通孔中的螺栓,各所述的螺纹通孔沿径向延伸,各所述的螺栓的头部指向所述的内壁芯模的轴心、另一端抵紧在所述的过渡套的内壁上。
[0012]优选地,所述的外壁芯模与所述的内壁口模为一体成型,其内部具有与所述的过渡套相连接的内螺纹、一侧具有与所述的连接套相卡合的台阶面。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外壁芯模和内壁口模的结构改进设计,拉近外壁口模和内壁口模之间的距离,数值上约为原来的距离的几十分之一,使外壁层和内壁层能够几乎同时进入冷却水套上,进而避免了二者结合面的温度差,使双壁管制品在双层的结合处粘接牢固,特别是对于回收再利用的原料,效果更佳明显,使得制品更能够适应夏季的炎热天气,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传统技术中的双壁波纹管模具的口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壁波纹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外壁口模;2、外壁芯模;3、内壁口模;4、内壁芯模;5、外壁外套;6、夕卜壁内套;7、内壁外套;8、内壁内套;9、连接套;10、过渡套;11、凸块;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描述:
[0018]如附图2所示,一种双壁波纹管模具,包括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外壁的外模组件、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内壁的内模组件,外模组件包括外壁口模1、外壁芯模2,内模组件包括内壁口模3、内壁芯模4,外壁口模1、外壁芯模2、内壁口模3、内壁芯模4依次周向由外向内设置,外壁口模I与外壁芯模2的端部之间形成外壁出料口,内壁口模3与内壁芯模4的端部之间形成内壁出料口,外壁口模I与内壁口模3之间的距离为5?IOmm(根据不同内、外壁厚的要求)。
[0019]进一步优选地,外壁口模I固定连接在一个外壁外套5上,外壁芯模2通过一个连接套9固定连接在一个外壁内套6上,内壁口模3通过一个过渡套10固定连接在一个内壁外套7上,内壁芯模4固定连接在一个内壁内套8上,过渡套10收于连接套9内,过渡套10的外壁上具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块11,内壁芯模4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内壁厚薄均匀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沿周向均匀开设在内壁芯模4上的多个螺纹通孔、能够伸缩地旋在螺纹通孔中的螺栓12,各螺纹通孔沿径向延伸,各螺栓12的头部指向内壁芯模4的轴心、另一端抵紧在过渡套10的内壁上;在能够保证上述的H2值的条件下,外壁芯模2与内壁口模3为一体成型,其内部具有与过渡套10相连接的内螺纹、一侧具有与连接套9相卡合的台阶面。
[0020]比较附图1的现有技术和本设计的方案,可以看出本设计的外壁口模I与内壁口模3之间的距离H2远小于传统的距离H1,在数值上缩短至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应用本设计的方案进行双壁管生产,可以使外壁层和内壁层能够几乎同时进入冷却水套上,进而避免了二者结合面的温度差,使双壁管制品在双层的结合处粘接牢固,特别是对于回收再利用的原料,效果更佳明显,使得制品更能够适应夏季的炎热天气,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002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外壁的外模组件、用于形成双壁管的内壁的内模组件,所述的外模组件包括外壁口模、外壁芯模,所述的内模组件包括内壁口模、内壁芯模,所述的外壁口模、所述的外壁芯模、所述的内壁口模、所述的内壁芯模依次周向由外向内设置,所述的外壁口模与所述的外壁芯模的端部之间形成外壁出料口,所述的内壁口模与所述的内壁芯模的端部之间形成内壁出料口,所述的外壁口模与所述的内壁口模之间的距离为5?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壁口模固定连接在一个外壁外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壁芯模通过一个连接套固定连接在一个外壁内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壁口模通过一个过渡套固定连接在一个内壁外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壁芯模固定连接在一个内壁内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套收于所述的连接套内,所述的过渡套的外壁上具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壁芯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内壁厚薄均匀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沿周向均匀开设在所述的内壁芯模上的多个螺纹通孔、能够伸缩地旋在所述的螺纹通孔中的螺栓,各所述的螺纹通孔沿径向延伸,各所述的螺栓的头部指向所述的内壁芯模的轴心、另一端抵紧在所述的过渡套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壁芯模与所述的内壁口模为一体成型,其内部具有与所述的过渡套相连接的内螺纹、一侧具有与所述的连接套相卡合的台阶面。
【文档编号】B29C47/26GK203739193SQ201420106043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何海潮, 王淳德 申请人: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