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
3D打印机是在打印平台上成型,由于打印的材质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打印成型后的模型会粘置在打印平台上,需要人工用较大的力,甚至采用专门的工具才能取卸下打印成型的模型,使用不方便,且人体需要与3D打印机近距离接触,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3D打印机在打印模型后,取卸模型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打印平台,还包括顶针,所述打印平台上设置顶针孔,所述顶针孔内设置用于顶出打印平台上打印模型的顶针。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气缸,在所述支架上,打印平台的下方设置气缸,所述气缸包含活塞杆,所述顶针的一端位于顶针孔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推送方向的尽头使顶针的一端透过顶针孔凸出在打印平台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针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顶针板,所述顶针的另一端通过顶针板连接气缸的活塞杆,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与顶针孔相配合的顶针。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气缸电性连接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电机和丝杆,所述顶针孔为螺纹孔,在所述支架上,打印平台的下方设置电机,所述电机包含电机轴,所述顶针的一端与顶针孔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针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3D模型在打印平台上打印成型后,打印平台上顶针孔内的顶针工作,向上顶出模型,达到方便自动取卸打印后模型的效果;
2、采用两个以上顶针孔和顶针组合的结构,达到方便的均匀顶出模型的效果;
3、采用控制器结构,达到方便控制取卸打印模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打印平台上设置顶针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顶针孔内设置顶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顶针在顶针孔内通过气缸处于顶出打印模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采用顶针板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顶针在顶针孔内通过气缸处于顶出打印模型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和丝杆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采用减震件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减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打印平台;3、顶针;4、顶针孔;5、气缸;6、活塞杆;7、顶针板;8、控制器;9、电机;10、电机轴;11、丝杆;12、超疏水疏油复合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全部附图的视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
一种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支架1上的打印平台2,还包括顶针3,打印平台2上设置顶针孔4,顶针孔4内设置用于顶出打印平台2上打印模型的顶针3。
在使用的时候:3D模型在打印平台2上打印成型后,打印平台2上顶针孔4内的顶针3工作,向上顶出模型,达到方便自动取卸打印后模型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扩展的技术方案中,可在打印平台2上喷涂超疏水疏油复合涂层12,使打印平台具备超疏水疏油的特性,在长期的使用中,达到能够保障打印平台2的卫生等级的效果。
实施例1
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还包括气缸5,在支架1上,打印平台2的下方设置气缸5,气缸5包含活塞杆6,顶针3的一端位于顶针孔4内,另一端固定连接气缸5,气缸5推送方向的尽头使顶针3的一端透过顶针孔4凸出在打印平台2的上方。
顶针孔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达到方便的均匀顶出模型的效果。
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还包括顶针板7,顶针3的另一端通过顶针板7连接气缸5的活塞杆6,顶针板7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与顶针孔4相配合的顶针3。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缸5电性连接控制器8,达到方便控制取卸打印模型的效果。
实施例2
可快速取卸打印模型的3D打印机,还包括电机9和丝杆11,顶针孔4为螺纹孔,在支架1上,打印平台2的下方设置电机9,电机9包含电机轴10,顶针3的一端与顶针孔4螺纹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电机轴10;电机9可通过减震件13设置在支架1上,减震件13包括螺栓14、上部金属片15、软体部16和下部金属片17,螺栓14的一端和上部金属片15的一端固定连接,上部金属片15的一端通过软体部16连接下部金属片17,螺栓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9底部,采用特定结构的减震件,上部金属片15和下部金属片17在保障电机稳定性的同时,软体部16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顶针孔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达到方便的均匀顶出模型的效果。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机9电性连接控制器8,达到方便控制取卸打印模型的效果。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